五年級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范文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 五年級數學教學的重要知識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一課題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五年級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篇一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小數的互化、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后的一個知識點。重點:掌握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的基本方法,概括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形成基本的分數加減計算能力。難點:運用轉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的算理。整節(jié)課學上完后,本人感到自己教學能力還遠遠不夠。有很多不足,卻不能用語言整理出來。以下兩點只是很多不足中的兩點。值得以后的教學中引起重視。
一、計算要講清算理,學會算法。通過整節(jié)課的分析,學生在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后,遷移能力特別強,所以學習起來比較輕松。老師的首要問題是讓學生明確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比較簡單:分母不變,只要將分子相加減。這可以借助分數的意義或分數單位來理解。那么,異分母分數為什么就不能直接加減呢?本節(jié)課中,我雖然認真?zhèn)湔n,畫了圖,但是上課過程對算理的強調還是不夠,因此使很多學生對“異分母分數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減”,不是很理解??稍趯W生練習中,再次用圖來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減。分數中的分母表示分數單位,分數單位不一樣的時候是不能相加減的,比如3斤蘋果加4斤西瓜等于什么呢?學生明白了這一點后,其他的,學生自己能思考出來。
二、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方面:就拿本節(jié)課說,我設計本節(jié)課是圍繞教學重難點來展開的,在復習引入部分,以通分和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加減來引入,雖然這樣有幾個好處,做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不僅可以復習分數單位這個必要知識的鋪墊,而且還可以在學習 1/4+3/10 時,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去研究把異分母加減法怎樣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另外,在圖形結合教學時,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不過,在這個從圖中找計算方法步驟中,教學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不能很好的通過圖讓學生理解通分。我可以問“圖1/4+圖3/10等于是一個怎樣的圖?”這樣一個問題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思考碰撞出火花。然后經過學生的回答和教師運用圖形的講解,使學生對這個為什么要通分的過程更加清晰的掌握和理解。
本節(jié)課,設計的重點太多了,很難落實。難點也沒有很好的突破。經過這堂課的備課、上課,讓我深深地覺得:老師的教學理念很重要,把自己平時所聽到的和感悟到的滲透到課堂中去,幫助小學生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算理。另外,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備的教案固然重要,還必須有嚴謹地教學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引人入勝得教學情景和扎實的教學技巧以及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夠不斷地進步和創(chuàng)新。
五年級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篇二
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一課題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教學重難點是能運用通分的方法解決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的問題。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一、 折紙復習導入課題。讓學生用同樣一張紙各自折一折,并涂上顏色,使涂色部分表示一個分數,接著讓學生介紹折紙與涂色情況,再讓學生根據表示的分數,提問: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由此引發(fā)學生對這些算式進行分類,繼而引出課題。這樣的課前復習,不提供現成的習題,而采用讓學生動手操作,在親身體驗中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深化學生已學知識的認識起相當大的作用,又為下文探究計算方法做準備。
二、自主探究加減法計算。根據剛才學生列出的異分母分數算式中,學生任選一道嘗試著計算,并匯報計算結果。在匯報中學生出現了這樣的算法,如1/4+1/2=2/6 等,我認為學生的這種“計算錯誤”也是一種教學資源,我先不直接進行糾正,而是采用提問:為什么同樣的算式會有不同的答案,哪一題是對的呢?用這樣的提問,既可以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又通過延遲判斷提供學生反思的機會。正當學生在提問交流中出現了找不到方向的局面,在這緊要的關頭,可適時提問:能否借助你們手中的涂紙?zhí)骄拷涣髂?教師點撥用圖像進行驗證,能引發(fā)學生深層思考,發(fā)現異分母分數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此時在以例題1/3+1/2具體分析,本課的教學算理問題就這樣迎刃而解。最后又啟發(fā)學生得出,要利用通分的知識,把新知異分母分數轉化成舊知識——同分母分數,強化了新舊知識的聯系。
三、邊玩邊練鞏固應用。異分母分數在計算時為避免形式簡單枯燥,采用各種玩的形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如說帶有兩個數字的成語,讓學生猜出真分數,再計算使學生發(fā)現數學知識無處不有;改錯題時用迷宮的形式進行引發(fā)學生興趣;利用撲克牌上的數字,小組合作組成兩個真分數,再求出兩個分數的和與差,學生在游戲中又提高合作的交際能力。
四、小結交流時,讓學生動筆寫一寫計算方法,再根據課本上的結語自己進行評分,讓學生填寫:這節(jié)課你的閃光點在哪里?不僅使學生共同交流知識技能,又能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最后,以分母是互質數的特點,如1/2+1/3讓學生課后交流思索如何計算會更快,又為學生課外留下思考的空間。
通過整節(jié)課的分析,學生在學習了同父母分數加減法后,遷移能力特別強,所以學習起來比較輕松。老師的首要問題是讓學生明確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是:分數中的分母表示分數單位,分數單位不一樣的時候是不能相加減的,比如3斤蘋果加4斤西瓜等于什么呢?學生明白了這一點后,其他的,學生自己能思考出來。
五年級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篇三
一、計算教學必須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或多或少多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或知識經驗。如何將學生的這些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激活,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搭橋?是每一位數學教師上課時要考慮的?!稊祵W課程標準解讀》中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主動建構的過程。”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學生已在三年級學過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學期也剛學分數的通分。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如何將學生的這些知識經驗激活,為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服務,做好鋪墊呢?我是這樣考慮的:1、學習新知之前,有必要復習一下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為避免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給學生造成暗示,把異分母建行通分這一感覺,在學習新知之前,沒有必要復習通分知識。所以,在上課開始,我就出示了幾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算式,讓學生口算,并讓學生小結其方法,以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接著,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1/2+1/4 、1/2-1/4,引導學生觀察這兩題與剛才口算得幾道題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1/2+1/4、1/2-1/4”與剛才口算題的區(qū)別在于:分母不同。這時,我再揭示:分母不同的分數該怎樣計算呢?這樣,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產生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不僅是轉變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需要,也是學生發(fā)現算理,理解算理的有效途徑。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計算教學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再到學生練。學生的學習只有被動的聽與練習為主的方式。這種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不僅窒息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泯滅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足探索與合作交流使學生學習數學重要方式。”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等多種方式,親身經歷探究發(fā)現,從而體驗感悟算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理解異分母分數為什么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老師直接講解給學生聽,再強化練習;還是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發(fā)現、歸納感悟算理。也許第一種方法,學生也可以明白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但學生對難點的理解不會很深刻、透徹,尤其是一些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就會死記硬背算法。這樣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情感的培養(yǎng)。所以,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數?這里,我先讓學生猜測1/2+1/4=?,然后,通過這紙驗證,學生通過折紙發(fā)現:同樣大小的兩張紙,1/2部分就相當于1/4,所以1/2+1/4 =3/4 。也就是1/2+1/4 只有分母相同即他們分的份數相同的情況下才能相加。接著,我又出現1/2+1/3 讓學生再次折紙?zhí)骄?。最后,從探究過程中,歸納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學生經歷這樣的探索與感悟,對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當然,由于課前對學生操作能力估計不足,加之在教學中本人對一些教學細節(jié)處理欠妥,這里花費了太多時間,這也需要自己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注意,改進,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三、計算教學更需要給予學生更多地展現與交流的機會和空間。新的課改提倡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要讓位于學生,要張揚學生的個性,要體現算法多樣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忠不僅要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而且要注意給學生提供更多地展現與交流的實踐與空間。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jié)課中,我不僅讓學生先估一估1/2+1/4=?,而且學生動手折紙后還讓她們把自己得折法上臺展示并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教學1/2+/1/3 時,我則讓學生小組商量該怎樣折紙,折后又在他們在全班展示交流。在交流展示中,學生展示了許多我意料不到的折法,這令我感到十分驚喜!看來,我們老師的確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生,相信他們的智慧與才能。當然,我也感到困惑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的展示與交流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