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在國際談判中游刃有余
各個國家用不同的風土人情以及宗教信仰,這樣就造成了國際談判的障礙,致使談判以破裂而告終。那么怎么才能在國際談判中游刃有余呢?這就需要我們加強了解各國的社交態(tài)度,才能更好的為談判增加成功的機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怎么才能在國際談判中游刃有余,歡迎借鑒參考。
在對日本人進行演講、與日本人進行談判時
應當注意到、日本人非常注重團結(jié)協(xié)助和團體精神。但是,其個人能力相對來說就不是那么強,特別是個人的語言能力,更是差勁。我們知道,談判中相當重要的是語言,掌握好了語言技巧,就幾乎等于已成功了一半。而日本人說話枯燥干巴,沒有內(nèi)容,聽起來十分乏味。日本人不擅長交際,其交往大多是在親朋好友之間進行的,交往圈子也十分窄小,這是造成日本人說話能力差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日本社會里處處充滿了集體主義,幾乎一做事就是團體行動。在個人與團體的配合上,日本人顯得很默契,也做得非常成功。他們即使個人能力并不十分突出,甚至不能獨擋一面,但只要能與團體很好地配合,也往往能受到領導的重視,甚至會被委以重任。日本是一個很重視配合的國家,這種觀念也根植于日本人的腦海里,成為他們?yōu)槿颂幨碌囊淮鬁蕜t。在日本,人們并不十分強調(diào)個人的卓越能力,即使強調(diào),也強調(diào)的主要是與團體的配合精神和配合能力,而不是單打獨戰(zhàn)的能力。因此,日本人很少考慮培養(yǎng)自己獨立辦事的能力,一旦有事,首先想到的也是要依賴團體。日本的各類團體遍布全國,形成一張張大大小小的網(wǎng)。有人說,日本人就生活在“網(wǎng)”里,受“網(wǎng)”的束縛,也得到“網(wǎng)”的保護。通常來說,對于日本人的個人與組織之間互相配合的辦事能力和辦事效率是不可低估的。但是,如果把日本人單獨地與組織分開,他們就像離開了母親的小孩一樣感到茫然無措。在一對一的談判或競爭中,失敗的往往多是日本人。因此,對日本人應當多采取些分化瓦解的策略和手段。與一些日本人謀事,切不要輕信他們作出的承諾,因為一些日本人的承諾是相當隨便的,又不考慮后果。很尋常的例子就是,當你同日本人談判,向他就雙方之間的一些問題提出要求或作出承諾時,他會滿口答應:“好的,好的,我們一定加倍努力。”他也可能會說:“請放心,我一定會辦得非常出色,你盡可放心。”而事實上,當你離開之后,他可能會根本不考慮如何做。一些日本人開空頭支票相當大方,但是在具體的兌現(xiàn)上往往會令人大失所望。當你以為日本人的這些承諾必將兌現(xiàn),因而以后詢問相關事宜時,你極可能得到這樣的反問:“我這樣說過嗎?”
在對阿拉伯人進行演講、與阿拉伯人進行談判時
應當了解,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沙漠之中,喜歡結(jié)成緊密穩(wěn)定的群體,其性格豪爽粗獷,待人熱情。遇到能談得投機的人,他們會很快把你視為朋友。阿拉伯人一般好客而不拘泥,最好是能和他們打成一片。阿拉伯人的時間觀念不是很強,他們不像歐洲人那樣有精確的時間表,每一分鐘都有自己該干的事情。他們做事通常由性情決定,有時熱情得令你不知所措,有時又會冷漠得令你無地自容。在阿拉伯人的眼里,最為重要的是名譽和忠誠。他們認為,一個人名譽的好壞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名譽差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受人鄙視、遭人白眼。并且,一旦名聲敗壞,要想補救就勢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跟阿拉伯人打交道一定不要干出格的事情,要贏得他們的信任,這樣等于為你的談判開了綠燈。在談判的開始階段給阿拉伯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十分重要。這是制造良好氣氛的開端,有助于使談判氣氛更加融洽。也許這要花很多時間,費很大精力,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功”,有了良好的開端,接下來就會順利得多。談判者可以在制造良好氣氛、獲取阿拉伯人信任的開始階段,作出一些試探性的提問,看看雙方達成協(xié)議的可能性有多大。當然這種提問要非常藝術,不能顯得太露骨,否則會得不償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雙方增進了了解,融洽了感情,在不知不覺中一筆生意也就做成了。和阿拉伯人打交道,必須要有談判會被隨時打斷的心理準備。許多外國談判者都對阿拉伯人的這一特點感到沮喪,但又可奈何,只好去重新創(chuàng)造機會。不過,對這一點也不必過于擔心,阿拉伯人的情緒是很容易點燃的,要銜接剛才的談判氣氛也不會太費心,畢竟談判者在他們眼中是客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有很多規(guī)矩,因此,初次與阿拉伯人進行談判的人必須特別注意,要尊重他們的信仰,既使你十分虔誠地信仰天主教,那也不要在阿拉伯人面前表現(xiàn)出來。不尊重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其后果將是不可想象的。另外,最好不要對阿拉伯人的私生活表示好奇。盡管阿拉伯人熱情好客,但因阿拉伯人所信仰的伊斯蘭教規(guī)矩很嚴,他們的日常生活明顯地帶有宗教色彩,稍有不慎,就會傷害他們的宗教感情。通常而言,這是一個話題的禁區(qū)。
在對中國人進行演、與中國人進行談判時
應當了解,中國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傳統(tǒng),受儒家文化熏陶和感染很深,因而,中國人在談判中也有他們獨特的特點。中國人善良好客,如果你對他們十分真誠,他們也將對你付以真誠,你把他們當成朋友,他們也會把你當成朋友。一般說來,只要你是善意的,即使做錯了事,也很快能得到原諒,因為儒家文化講究寬恕別人,以己待人,認為人非圣賢,誰都難免犯錯誤,重要的在于及時認識并加以改正。中國人十分懂得尊重別人,因為中國人信奉一個道理,即“尊重別人即是尊重自己”。所以,談判桌上他們一般不會盛氣凌人、趾高氣揚,采用威脅強制手段。他們更喜歡的是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把事把情做好。與中國人相處,你要懂得尊重他們的感情,尊重他們待人接物的方式。中國人一般都很謙虛含蓄,因為儒家文化要求“內(nèi)斂”。即使他們是某一方面的專家,也會在對方面前表示謙虛。當然,謙虛只是一種文化熏陶的結(jié)果,并不等于在這一領域內(nèi)不了解情況、沒有自信。
了解了以上這些國家和民族的特點,我們就知道了,在對這些國家的人進行演講,與他們進行談判時,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哪些話可以多說,而哪些地方又是話題的禁區(qū)。這對于我們發(fā)表演講和進行談判都是十分必需的。卡耐基先生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多次向人們提出忠告,千萬不可講那些不合場合、使人難堪甚至傷人感情的話,否則,我們所進行的演講和談判就必然出現(xiàn)我們所不希望出現(xiàn)的效果,達不到我們所要達到的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