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
歷史學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
在畢業(yè)論文工作中,歷史學專業(yè)學生要認真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原則,加強歷史理論、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培養(yǎng)。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歷史學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歷史學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篇1
淺談黑格爾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突出貢獻
[摘要]通過對黑格爾和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分析、考察和比較,發(fā)現馬克思繼承了黑格爾世界歷史理論的合理內核的同時,依據近代資本主義的歷史現實,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對黑格爾的世界歷史理論進行了革命性的變革,從而使世界歷史理論第一次真正變成了科學。
[關鍵詞]世界歷史 貢獻
今天,全球化問題日益突出,南北差距拉大,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落后國家的發(fā)展問題十分緊迫。面對時代提出的問題,西方各種全球化理論、現代化理論和其他社會發(fā)展理論都無能為力,不少非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斷言,資本主義全球化表明馬克思主義過時了,社會主義終結了,自由資本主義取得了勝利。于是,人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馬克思主義學說,尤其是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實踐證明,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它蘊含著一種新的哲學思維方式和發(fā)展理念,即從整體上與過程上把握人和世界的關系。它是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代全球化實質與特征的理論武器,也是指導中國當代發(fā)展的科學方法論。列寧曾指出,不鉆研不理解黑格爾的全部邏輯學,就不能完全理解馬克思的《資本論》,特別是它的第一章。同時,不鉆研和理解他的《歷史哲學》,尤其是他的世界歷史理論,也就不能完全理解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是對黑格爾世界歷史理論的革命性批判、超越,最終形成了科學。
黑格爾對世界歷史理論的貢獻
首先在于他進一步完成了對歷史方法的哲學提升。在世界歷史觀發(fā)展史上,黑格爾是第一次對世界歷史范疇做出邏輯規(guī)定的學者,這也是近代資產階級世界歷史理論完全成熟的標志。在他看來,哲學的世界歷史指的是世界歷史本身。在本體上,世界歷史和世界精神是相同的。世界歷史指的是世界精神本身的發(fā)展過程。在他看來,理性支配世界歷史,是世界歷史的實體和本質,“世界歷史可以說是‘精神’在繼續(xù)做出它潛伏在自己本身‘精神’的表現。如像一粒萌芽中已經含有樹木的全部性質和果實的滋味色相,所以‘精神’在最初跡象中已經含有‘歷史’的全體。”在辯證法上,世界歷史表征著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整體性聯系。
黑格爾認為:世界精神是歷史中的“普遍的東西”,它只能通過特殊的民族與個人去實現。但個人在歷史中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同的。他把所有社會成員分成兩類:其一是“再生產的個人”,他們是追求個人的群眾;另一是英雄人物,是“世界歷史個人”,他們是偉大的歷史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他認為,英雄人物能夠適應時代的要求,自覺地順從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過程與目的的探討,是黑格爾在世界歷史理論上的又一個重要貢獻。他認為,在理性和情欲的驅動下,世界歷史經歷了一個曲折的不斷進步的辯證發(fā)展過程,其目的是世界精神的實現。在黑格爾看來,世界歷史無非是世界精神實現自己目的的過程,但世界精神不是一次性地直接實現自己的目的,而是要借助于許多手段,經過許多環(huán)節(jié)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在他看來,世界歷史民族實際上就是在世界歷史特定的階段占統治地位的民族,它執(zhí)行著世界精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的使命,具有“絕對的權利成為世界歷史目前發(fā)展階段的擔當者”。但每一個世界歷史民族都有自已產生、發(fā)展、衰亡的過程,一個世界歷史民族在實現自己使命的時候,也就是它走向衰落的時候。于是,舊的世界歷史民族消亡,新的世界歷史民族產生,這種前后相繼的世界歷史民族之間采取了辯證否定的方式,呈現出揚棄的發(fā)展狀態(tài)。
黑格爾的世界歷史理論也有局限性
黑格爾以“世界精神”的自我發(fā)展來說明世界歷史由低級向高級的進化,以精神和理性作為歷史進步的動力,看不到歷史與現實之間,尤其是歷史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這就使他的歷史觀同他的辯證法一樣,陷入了唯心主義。另外,黑格爾將世界上的民族分為世界歷史民族和非世界歷史民族,并把非世界歷史民族排斥在世界歷史之外,所以黑格爾在論述作為整體的世界歷史及其演變對世界歷史各個構成部分的演變、發(fā)展的作用和影響的同時,又忽視了不同民族和國家發(fā)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獨特性,把整體的世界歷史與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割裂開來,這種傾向使他不可能獲得科學的“世界歷史”思想。因此,在他那里,始終找不到人類歷史演變的客觀物質基礎,僅僅是一些純粹的觀念、原則、邏輯的推演。這也就決定他不可能從根本上闡述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向延仲.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梁樹發(fā).從源頭理解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讀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浙江學刊,2003年,第1期.
[3]馬克思和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版,第1卷.
[4]俞可平,李慎明,王偉光主編.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叢――全球華與全球化問題.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版,第46卷上冊.
歷史學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篇2
試談初高中歷史學習銜接
一、按時間先后順序重構歷史過程
歷史首先表現為特定的時間之內的人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就是社會在時間上的延續(xù)和展開。具體做法首先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材料,然后再從中整理出豐富而生動的發(fā)展情節(jié)、事件的經過。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教師可以把第1課“鴉片戰(zhàn)爭”、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第4課“甲午中日戰(zhàn)爭”、第5課“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等4課的歷史內容可以按時間先后順序重構一個歷史過程:近代中國是怎樣一步一步地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學生通過上述先后4次外國列強侵華戰(zhàn)爭的系統學習,就明白了中國逐步被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了。“林則徐虎門銷煙和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軍抗擊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義和團運動”等4項歷史內容按時間先后順序重構為“列舉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中國人民抗擊外國列強的史實。”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的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中的“日本的大化改新”和第19課“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中的“明治維新”進行重構,比較這兩個歷史事件的異同和給我們的啟示。這樣重構教材中的歷史,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節(jié)省了思考的時間,更好地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二、按照空間觀念重構歷史過程
空間,簡單說就是人類生存和活動的環(huán)境。歷史不僅是時間的延續(xù),更是空間的展開。因此,時間和空間都是構成歷史事實和歷史過程的基本要素。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這樣重構歷史事實最能反映歷史的本質。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的第11課“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第12課“美國誕生”、第13課“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和第18課“美國南北戰(zhàn)爭”等4課的歷史內容按空間順序重構一個歷史過程:比較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
(從革命的原因、過程、領導人、文件、性質、作用、局限性等)。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的第11課“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第12課“美國誕生”、第13課“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第18課“美國南北戰(zhàn)爭”和第19課“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等5課的歷史內容按照空間順序重構一個歷史過程:舉例說明當今世界主要的資本主義大國在近代建立資本主義政權的方式有哪些,并簡要評價這些方式。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的第6課“古代世界的戰(zhàn)爭與征服”和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重構為:古代傳播文明的方式有哪些,簡要評價這些方式。按照空間觀念重構歷史應該遵循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原則。就是被還原的歷史事實不僅具有空間范圍,還應該具有比較完整的歷史過程即包括原因、經過、結果等主要因素在內的完整的歷史史實。
三、按照內容性質重構歷史過程
不同性質不同類別的歷史內容是歷史的內在關系和內涵的表現,因此,在重構歷史過程時還要依據不同性質不同類別的歷史事實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重構為“改革、戰(zhàn)爭、法律文件、思想、藝術、科技”等專題史。資產階級革命中促進政治民主化的標志性文件:英國的《權利法案》、美國的《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的《人權宣言》等,認識文件產生的時期、主要內容及歷史作用。經濟工業(yè)化:比較人類歷史上的三次工業(yè)革命。思想理性化:文藝復興運動、思想啟蒙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海上航行:比較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
歷史改革:查利•馬特改革、大化改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按照歷史材料的內容性質重構歷史過程,帶有更大的專門性和專業(yè)技術性,使歷史認識更加深化和抽象,更能充分反映歷史的內在本質和歷史多元化的豐富多彩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歷史是豐富多彩的、千變萬化的,初中歷史需要重構的地方有很多,需要我們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多去發(fā)現。本文列舉一些實例只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究竟采用那種方法來重構歷史,也需要初中歷史教師從實際需要出發(fā),靈活運用,不拘一格,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為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歷史學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篇3
淺述西方收入分配理論的歷史演進
摘 要 通過梳理西方經濟學收入分配的理論淵源,闡明西方收入分配理論的歷史變遷與演進。本文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為出發(fā)點,對古典經濟學以來的收入分配理論進行剖析與批判,并闡釋馬克思收入分配理論的精髓。
關鍵詞 收入分配理論 勞動價值論 理論批判
一、古典政治經濟學收入分配理論的演變與爭論
古典經濟學收入分配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可追溯到18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杰出代表亞當•斯密。由于經濟學的收入分配理論是價值理論的邏輯延伸,所以,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最早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勞動價值理論,闡明了勞動是人類財富的主要來源,承認勞動者在生產中創(chuàng)造財富的作用。但是斯密的價值理論和研究方法的二元論性質,一方面他承認生產中耗費的勞動決定價值,即工資是勞動的收入或報酬;利潤和地租是非勞動收入,是無償占有工人剩余勞動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又認為三種收入(工資、利潤和地租)決定價值,并提出工資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利潤是資本的自然報酬,地租是土地的自然報酬的論斷,也被稱為“斯密教條”。
馬克思早就對此進行過批判,馬克思認為斯密的這個論斷的錯誤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他混淆了價值源泉和使用價值即財富的源泉;二是他混淆了價值的生產和已經生產出來的價值的分配;第三,工資+利潤+地租=V+M,是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而不是全部價值,全部商品價值中還應包括轉移到商品中的舊價值C。亞當•斯密的二重性價值理論成為西方分配理論發(fā)展史中重要的理論分歧根源。
大衛(wèi)•李嘉圖比較徹底地貫徹了斯密勞動價值論的科學成分,在承認勞動者在生產中創(chuàng)造財富的決定性作用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收入分配理論,即“生存工資”理論、利潤理論和地租理論。他認為勞動者的工資只是維持最低基本生活的費用,利潤和地租都是商品價值中扣除工資后的余額,從而提出了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地租和利潤的對立的基本命題,在一定限度內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三大階級之間經濟利益上的對立性。但是,李嘉圖并未深入研究工資、利潤和地租的起源和實質,將它們看作自然規(guī)律(他們把市場經濟運作看成是自然規(guī)律)的結果。同時,他把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歸結為分配問題,也為后來的庸俗經濟學開了方便之門。
古典經濟學價值理論的兩重性造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分配理論的產生。一是馬克思的分配理論。馬克思在繼承和發(fā)展了斯密和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勞動二重性學說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不合理性和剝削的實質,并提出資本主義私有制被社會主義主義公有制所取代以后,提出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形成了與西方經濟學相對立的馬克思主義分配理論。二是以薩伊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經濟學家沿襲了斯密價值理論的庸俗成分,形成了以效用價值論取代勞動價值論的西方分配理論,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運用各種理論分析工具來論證資本主義分配理論的合理性,其中主要以法國薩伊的“三位一體”分配理論、馬歇爾的供求均衡價格分配論和美國克拉克的邊際生產力分配論為代表。
在經濟學說史上,法國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薩伊將“斯密教條”的價值理論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效用價值論,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三位一體”的分配理論。薩伊認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價值的基礎,而物品的價值就是財富所由構成的①。”因此,薩伊提出三要素的所有者應分別依據各自要素提供的生產性服務獲取相應的收入或報酬,即勞動的所有者得到工資,資本的所有者得到利息,土地的所有者得到地租,從而形成他的“三位一體”的分配理論。
作為無產階級的代言人馬克思對薩伊的“三位一體”分配公式進行尖銳的批判。首先,“三位一體的公式”在邏輯上是混亂的、不成立。這是因為資本、土地和勞動分別屬于完全不同領域,“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tài)的生產關系,它體現在一個物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②。”資本是社會生產關系,而與資本并列的土地則是“無機的自然界本身③”,勞動是人類共同具有的活動。其次,“三位一體的公式”從根本上否定了勞動是價值的真正源泉。最后,“三位一體的公式”徹底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成為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理論。利潤、利息、地租是資本家階級和大土地所有者無償瓜分雇傭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的具體形式,馬克思指出:“這個公式也是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的,因為它宣布統治階級的收入源泉具有自然的必然性和永恒的合理性,并把這個觀點推崇為教條④。”從而挑起了馬克思主義的分配理論與西方經濟學的一次大論戰(zhàn)。
二、以“邊際革命”為切點的收入分配理論的新發(fā)展
19世紀70年代興起的“邊際革命”使西方經濟學收入分配理論有了新的分析工具。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克拉克,他以邊際生產力理論為基礎,對薩伊的效用價值論和要素分配論作了創(chuàng)新性地闡述。
首先,克拉克繼承了薩伊的效用價值論,以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價值為前提,得出勞動生產力遞減規(guī)律和資本生產力遞減規(guī)律。其次,他用勞動生產力遞減和資本生產力遞減兩個規(guī)律引出勞動和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從而得出在所謂靜態(tài)經濟條件下,三個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的貢獻正好等于它們各自的邊際產量,它們在分配中的收入正好等于它們各自邊際產量的結論。最后,他得出的結論是:勞動、資本、土地、企業(yè)家的經營能力分別得到與它們各自創(chuàng)造的邊際產量相當的份額??死说倪呺H生產力分配理論后成為現代微觀經濟學分配理論的支柱,但事實上依然是薩伊的生產要素分配理論的變種,他們都從本質上將價值的創(chuàng)造和價值的分配、財富與價值、使用價值與價值混淆一談,力圖論證資本和勞動一樣可以創(chuàng)造價值,資本主義生產不存在剝削的理論。
此后新古典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馬歇爾,他在均衡價格論的基礎上提出一套所謂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理論―生產要素價格論,即關于國民收入如何在生產要素所有者之間分配的理論。他運用了均衡分析的方法,即先把各生產要素的需求和供給轉化為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再用它們的邊際生產力來說明其各自的需求價格,用生產要素(土地除外)的生產費用來說明它們的供給價格,最后用它們各自的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的均衡來說明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的量的規(guī)定。這樣,從國民收入分配的渠道到國民收入分配主體所得份額量的規(guī)定以及收入分配的杠桿,他都作了較為充分地論證,從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理論。不僅如此,馬歇爾還發(fā)展了薩伊的三要素說,提出生產四要素論,即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yè)家才能共同創(chuàng)造財富的學說。
以邊際革命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的分配理論基礎由勞動價值論轉向要素價格論,從而脫離了古典經濟學的傳統,這種轉變是以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為出發(fā)點,論證資本主義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否認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實質。
三、馬克思收入分配理論
馬克思與新古典經濟學家不同的是他并不將分配問題歸結為經濟利益問題,而是將其引入社會生產條件,乃至社會和生產方式,從而更加深入的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本質。馬克思認為:“所謂的分配關系,是同生產過程的歷史特定的特殊社會形式,以及人們在他們生活的再生產過程中相互所處的關系相適應的,并且是由這些形式的關系產生的。這些分配關系的歷史性質就是生產關系的歷史性質,分配關系不過是表示生產關系的一個方面⑤。”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是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的前提條件。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詳細地考察了剩余價值如何在資本和土地的所有者之間分割的過程,從而揭示利潤、利息和地租的本質和來源。根據勞動價值論,全社會生產的年產品價值是由三部分組成即C+V+m。C是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也是過去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V+m是勞動者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其中V在生產結束后轉化為雇傭勞動的工資,即勞動者在必要勞動時間創(chuàng)造的價值;而勞動者在剩余勞動時間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m,則由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并以產業(yè)利潤、商業(yè)利潤、利息、銀行利潤、地租、農業(yè)利潤等不同的形式分配于剝削階級之間。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資本主義分配關系的重點是資本、土地生產要素所有權對剩余價值的分割。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資本所有權與使用權合一的條件下,各個產業(yè)資本家和商業(yè)資本家通過部門之間競爭形成平均利潤率,從而使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二是在資本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產業(yè)資本經營土地使用者的土地條件下所產生的剩余價值的分割,產業(yè)資本家獲得企業(yè)利潤,借貸資本家獲得利息,土地所有者獲得地租。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科學地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按勞分配前提條件和實現形式。提出以勞動力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即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分配原則。他提出只有“在一個集體的、以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里”,才能實現“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交換⑥”。“社會根據個人的勞動量直接進行分配,而不需要其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作為分配媒介的,是最能直接表現社會主義分配關系性質的勞動�或勞動證書⑦。”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剝削性的基礎上,提出了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設想的未來社會的一種公平、理想的分配形式。馬克思并不否認社會主義條件下剩余勞動的存在,但由于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剩余勞動不以剩余價值的形式出現,而以剩余產品的形式出現。這些剩余產品是對全部勞動產品進行的扣除:作為擴大再生產基金、社會后備基金、社會福利基金、社會救助基金、國防費用、社會管理費用等等,但這些剩余產品最終歸屬于所有勞動者。
總之,馬克思收入分配理論是一以貫之的堅持勞動價值論,從社會生產關系的視角來詮釋收入分配形成的階級根源,這種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是具有說服力的。馬克思的公平、正義的分配原則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社會主義的分配制度在新的歷史時期也應逐漸回歸分配正義的原則。與此同時,隨著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不斷變化,資本主義的分配制度也悄然發(fā)生變化。
注釋:
?、偎_伊.政治經濟學概論.商務印書館.1963:59.
②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20.
?、圪Y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20.
?、苜Y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39.
⑤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98-999.
?、揆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89-90.
?、唏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11.
參考文獻:
[1]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
[2]湯在新,顏鵬飛.近代西方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洪銀興.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私人資本及其收入的屬性.中國社會科學.2002(4).
[4]王成玲.淺談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世紀橋.2009(6).
[5]楊燦明,胡洪曙,俞杰.收入分配研究述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8(1).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