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論文目錄如何自動生成目錄
畢業(yè)論文目錄如何自動生成目錄
畢業(yè)論文用Word自動生成目錄。這對那些寫畢業(yè)論文的同學很有用,小編整理了畢業(yè)論文目錄如何自動生成目錄的方法,歡迎閱讀!
畢業(yè)論文目錄自動生成目錄
1、在[格式]中選[樣式與格式]
2、出現(xiàn)右邊的一條“樣式格式”欄,這里面主要就是用到標題1,標題2,標題3。把標題1,標題2,標題3分別應用到文中各個章節(jié)的標題上。例如:文中的“第一章 制冷概論”我們就需要用標題1定義。而“1.1制冷技術的發(fā)展歷史”就用標題2定義。如果有1.1.1×××那就用標題3來定義。
3、用標題1,2,3分別去定義文中的每一章節(jié)。定義時很方便,只要把光標點到“第一章 制冷概論”上,然后用鼠標左鍵點一下右邊的標題1,就定義好了;同樣方法用標題2,3定義1.1;1.1.1;依此類推,第二章,第三章也這樣定義,直到全文節(jié)尾。
4、當然標題1,標題2,標題3的屬性(如字體大小,居中,加粗,等等)可以自行修改的。修改方法:右鍵點擊“標題1”選“修改”,會彈出修改菜單,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要求自行修改。
5、當都定義好后,我們就可以生成目錄了。把光標移到文章最開頭你要插入目錄的空白位置,選[插入]--[引用]--[索引和目錄]
6、選第二個選項卡[目錄],然后點右下的確定。就OK了。下圖就是自動生成的目錄
7、當你重新修改文章內容后,你需要更新一下目錄,方法是:在目錄區(qū)域內,點右鍵,選[更新域]
8、當選[更新域]后,會出現(xiàn)上圖的選框,選第二個“更新整個目錄”點確定。就OK了。
關于青春的論文范文
青春是一場迷夢
【摘 要】《關于莉莉周的一切》是日本青春影像大師巖井俊二的代表作品之一。影片圍繞一群青少年在困境中的掙扎與求索,譜寫了一曲特殊情境下的青春殘酷物語。帶有實驗性質的視聽體驗,為影片青春迷茫的主題提供了鏡語支撐,作者別具風格。
【關鍵詞】改編;青春;印象派;莉莉周;以太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0-0120-02
巖井俊二無疑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新生代導演中最具先鋒性的導演之一,除拍攝電影外,音樂、繪畫,文學皆為其所擅長,加上多年從事音樂MV創(chuàng)作的影響,其作品常流露出浪漫主義、唯美、印象主義等特征,并附著意識流、文學化的傾向。盡管巖井俊二在創(chuàng)作中總會有帶有先鋒實驗性質,但其作品細膩的情感表現(xiàn),唯美的影像體驗,依然深受觀眾喜歡,其中《情書》曾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巖井熱”,足以體現(xiàn)巖井俊二的獨特出眾。以2004年為分界線,以往作品包括《情書》在內,巖井俊二的創(chuàng)作中不乏有《燕尾蝶》、《花與愛麗絲》、《四月物語》等一系列優(yōu)秀影片,且大部分影片皆表現(xiàn)青春影像,故巖井俊二在廣大年輕群體中倍受推崇,更是成為“文藝青春”的標志。而2001年推出影片《關于莉莉周的一切》盡管晦澀難懂,并未達到如《情書》那樣的大眾認可程度,但卻是巖井俊二影片中極具作者風格的一部,也是一次大膽地實驗嘗試。
一、文學改編電影
《關于莉莉周的一切》在拍攝前,巖井俊二在自建的網(wǎng)絡BBS征集留言對話,通過篩選后收入文學小說《關于莉莉周的一切》,全書整篇都是論壇式的留言對話形式,他將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物理化,將人物身份、時間空間模糊,以菲利亞和青貓網(wǎng)絡名稱身份作為小說兩位主體,通過散亂無邏輯性的對話,交代出現(xiàn)實中的事件,構建出“人物”與“人物”之間微妙的關聯(lián)與人物特性?!独颉穼嶋H上消解了傳統(tǒng)敘事中具體時空、事件三位一體的必然要求,以BBS文字的形式,將有效信息自然掩埋在無限盲目的網(wǎng)絡語言中,呈現(xiàn)出一種零敘事的假象。將這樣一部散亂無章實際卻精確細膩地小說搬上熒幕,無疑只有巖井俊二自己能做到。
影片《莉》講述在田園城鎮(zhèn)背景下,一位壓抑迷茫放棄現(xiàn)實的少年學生,寄身與虛擬網(wǎng)絡論壇,將信仰寄托在虛幻的音樂當中以尋求慰藉,并在這個精神凌亂的虛擬空間里相互麻痹與陷落,最終卻被現(xiàn)實捉弄,以極端的方式終結了一切。
電影基本承襲了原著文學小說無敘事的風格,保留了部分BBS論壇留言對話的形式,代替部分對話或旁白,交代信息線索,或者用做一種特殊影像體驗,映襯影片基調,通過快閃的剪輯并加入鍵盤聲響,產生奇特的視聽感受,傳遞出一種冰冷的現(xiàn)代氣息與一閃而逝的印象。影片雖然構建了具體的物理環(huán)境,具體的人物身份,但正如上文所說,影片的整個環(huán)境正是虛擬世界的視覺化,一個看似開放實際卻異常封閉的環(huán)境,摒棄了生活氣息、社會的存在感,甚至家庭也只是個體的棲居地,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青少年個體的漂流,對存在的質疑,以及精神上的異化。盡管影片在表現(xiàn)形式上與原著文學小說相去甚遠,但影片的深層表達卻與原著契合。
二、本體:敘事、影像、音樂
影片的特殊性還表現(xiàn)在電影語言多重風格的疊加:意識流的敘事,唯美印象主義影像、MV式剪輯,德彪西印象派音樂等等。
從劇作的角度看,影片表達了青春的殘酷與單純美的統(tǒng)一,但故事卻是破碎、隨機的,沒有故事主線,亦沒有情節(jié)之間的因果邏輯關系,更不用說人物的核心欲求。不同于生活流的日常敘事,影片幾乎所有的情節(jié)都是“非生活”,“非常態(tài)”的,作者獨立創(chuàng)造出一個類似虛幻死寂的青春世界,雖然主體聚焦于幾名初中生,但人物的行為思想?yún)s與其身份極度不符,完全表現(xiàn)同學之間的欺壓、援助交際、偷摸搶砸、暴力恐嚇等等駭人事件。其實影片更著重的是通過一系列非正常的事件觀察青少年脆弱的心理狀態(tài)與轉變,是一種基于內在邏輯性的變化,比如星野在去過海邊旅行之后,見識了生死無常,生命的脆弱與無助,之后卻性情大變,對曾經的伙伴以近乎殘忍的方式任意折磨這一段落。這其中沒有激勵事件的必然邏輯聯(lián)系,但若與人物內在本身就深深存在著的雖與現(xiàn)實生活混亂無助的心理相聯(lián)系,則這樣的轉變遵循著內在邏輯。
影片的整體風格帶著印象主義的烙印,強調自然物象與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契合,追求表現(xiàn)人物心理的視覺表現(xiàn)。巖井俊二極其擅長逆光拍攝,通過提高曝光度而使人物面容清晰,使背景過曝,整個人物存在于一片光暈之中,畫面極度唯美、干凈,造成一種非現(xiàn)實的迷幻,符合青春時期的單純明凈,這是巖井俊二影片的最大特點。電影正是反映了真實的巖井俊二自身的存在,他將自己的青春夢幻投入到電影創(chuàng)作中。[1]在片中多次出現(xiàn)綠麥田和鋼琴教室的逆光拍攝,則是特定場景下運用,綠色麥田是雄一幻想中的以太,能感受到精神上的安撫與澄凈。大幅度的晃動繚目鏡頭,除了表現(xiàn)人物迷亂的精神狀態(tài)和所處不安定的環(huán)境之外,在節(jié)奏上也與固定靜態(tài)鏡頭形成對照。影片的色調同樣時暖時冷,表現(xiàn)青春的雙面性,殘酷與天真。
作者特意使用印象派音樂巨匠德彪西的音樂貫穿整部影片,不僅與唯美轉瞬即逝的印象畫面相輔相成,更有意識地將不同的鋼琴曲對應不同情境和不同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刻畫了人物性格,德彪西印象派的音樂正符合青春的朦朧美和純凈感。與印象主義影像結合,使影片的視聽更為和諧。音樂的功能在此已經不是簡單的配合畫面來打動觀眾,在畫面被幻化、弱化的時候,音樂甚至站在了畫面的前面,為觀眾塑造出極端單純敏感卻殘酷的青春本質,[2]強化了電影本身傳達的內在意義―迷夢青春。
三、青少年個體異化的死亡漂泊
影片中雄一和星野代表著青少年個體異化的兩種極端,在面對無序的現(xiàn)實方面,極度壓抑的雄一與極度暴戾的星野形成鮮明對比,但導致其自身異化的原因卻來自同一個壓抑的現(xiàn)實。而片中津田的自殺與久野的堅強忍耐則代表著女孩在極端環(huán)境下尋找出路這兩種不同卻同樣令人心塞難過的方式。在影片中,青少年們毫無目的、不知所措地漂泊在他們所在的世界里,卻無人能給予援手,家庭被解構成喪失父權權威的異狀,而并未完全轉變傳統(tǒng)社會身份的母親依然處于對孩子無法干預的境地,軟弱的女教師沒勇氣踏入青少年的世界中,少年們如同被隔絕在一塊封閉的小世界,無法與外界溝通,相互之間也會因年少而缺乏信用,以至于墮落到自己也無法與自己溝通的境況,少年們只能探索自己的方式在這個壓抑的世界里尋求一絲解脫,于是就有了片中雄一選擇了隱忍,星野寄托于暴力中尋找社會生存的法則,津田選擇了“追求自由”而自殺,久野則邁著沉重的步伐繼續(xù)走下去,卻不知道前方到底有無出路。無論是雄一、星野、津田還是久野都曾在精神世界中尋找到同一個寄托,即莉莉周的以太,但這種寄托無法幫助他們尋找到出路,甚至可能是一種精神麻痹與毒藥,雄一刺死星野是最好的例證,久野也早早放棄對以太的幻想。
四、莉莉周與以太
莉莉周是整個故事的核心元素,在影片中是以一種虛無、迷幻、神秘的方式存在,歌聲、CD、海報等等,實體卻從未出現(xiàn),在影片中是一種信仰的象征,被認為是最了解以太的人,影片中主要人物都是喜歡聽莉莉周的歌的人。而以太,本是現(xiàn)代社會互聯(lián)網(wǎng)絡的名稱,在劇中用來代表一種虛幻的概念――光的傳播媒介,情感的催化劑。
影片中,莉莉周和以太被包括主要角色在內的廣泛群眾所信仰,盲目到每個人都自信地以為聽懂。但事實上以太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種因過度崇拜而將其神圣化的精神幻覺。在片中的作用便是突出主角們對現(xiàn)實的自我懷疑與絕望,只得將自己沉浸在虛幻中尋求安全感。而影片的最后,卻是莉莉周和以太造成了星野和津田的死亡悲劇,而雄一在看見星野便是青貓的時候,這種虛幻的信仰便瞬間崩塌,頗具諷刺意味是,雄一大喊著莉莉周的名字引起現(xiàn)場騷亂,從而趁亂將匕首刺向星野結束了過去的一切。缺失信仰的雄一陷入更深的迷茫,結局雄一在家中及理發(fā)的一系列鏡頭都表明他內心的絕望和想要自殺的不穩(wěn)定心理狀態(tài),但久野的堅強卻是使雄一活下去的動因,最終影片以雄一站在從窗外穿透進教室柔美的光束下看著久野彈奏《阿拉格風格曲》結束,以一種反諷上揚的結局,來表達青春之光與希望的傳播媒介不是以太而是堅強的內心。“以太”本是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交流主要的工具之一,在影片中作為一種被賦予神話的虛無,無疑是一種諷刺,網(wǎng)絡會造就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孤立,表面上方便的溝通造成的是實際關系的陌生與無法溝通,也表達出個體化進程所造成的集體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信仰的缺失,精神的空洞和無法與現(xiàn)實溝通的孤獨感,在自我懷疑與無助中,盲目地尋求精神寄托,不斷地淪陷與沉溺的狀況。
參考文獻:
[1]王一波.逆光下的生活:巖井俊二電影的美學特征[J].寧夏大學學報,2010,(1):32
[2]郭瑾,李瑋.在《關于莉莉周的一切》中聽德彪西音樂[J].電影文學,2010,(15):134
作者簡介:
陳 鑫(1991-),男,湖北省荊門人,遼寧師范大學影視藝術學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
看了“畢業(yè)論文目錄如何自動生成目錄”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