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論文(2)
淺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論文
淺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論文篇二
《淺析素質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由此引發(fā)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由此入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祖國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才。
關鍵詞:素質教育 心理健康
1、時代呼喚心理健康教育
現(xiàn)代教育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這是社會發(fā)展對人類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加快,充滿矛盾變化的世界經(jīng)濟會給人們帶來這樣那樣的心理壓力,人們如何面對成功,面對失敗,面對挫折,甚至面對災難,這將取決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即人們的心理素質,這是決定競爭成敗的重要條件。因此,素質教育應該特別強調和重視心理素質教育。
2、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經(jīng)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它不僅指一個人沒有疾病的癥狀和表現(xiàn),而且指一個人應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也就是說,健康與適應從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三個方面來評價。目前,我們有的學生虎背熊腰,但性格孤僻,缺乏朝氣;有的體壯如牛,但膽小如鼠,意志薄弱;有的膀大腰圓,但心胸狹窄,空虛頹廢;有的忸怩膽小,憂郁、依賴、神經(jīng)質,人際關系不良等已成為當前學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遺憾的是不少教師對這個問題尚未予以重視。在一定意義上說,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在一切不利的條件中,對人威脅最大的莫過于不良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加強青少年的心理素質教育刻不容緩,在中小學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3、正確認識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3.1 學校應該是學生的樂園;學習應該是學生的需求、樂趣、享受。目前,在教育的指導思想上仍一味地追求高分,偏主科、設重點,使教師、家長、學生都背上沉重的包袱,而心理負擔最大的還是學生,違背心理規(guī)律教育手段,加重了學生的思想負擔和學習壓力,使他們更加喪失學習的興趣,造成心理上各種矛盾的激化和混亂,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從而影響學習。
3.2 社會因素;學生求知欲強,思想活躍,對新生事物敏感,又敢于幻想和冒險。但是一些消極思想和生活方式,加上不良宣傳的誤導,同樣沖擊著身心還很幼稚的學生,影響著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干擾他們的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3.3 家庭因素;放縱、溺愛的家庭,導致自私、任性、粗暴、孤傲、異常心理等,殘缺家庭日益增多,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也是不可低估的。父母離異、家庭不和而放棄了對子女的教育,使子女產(chǎn)生委屈,抱怨仇恨等情緒,造成自卑、孤僻、偏執(zhí)、逆反等病態(tài)心理。走向極端的家庭和不利的家庭因素,使學生心理素質不健康。
3.4 個體因素;學生大多數(shù)很在意外表形象。個頭高低,長相好壞是造成他們自傲、自卑、多疑等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學習和升學的競爭,人際關系的緊張所造成的心理壓力都容易導致焦慮、悲觀、抑郁、冷漠、孤僻、恐懼、偏執(zhí)等異常心理。
4、全面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1 學生心理健康維護;這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包括:①智能訓練,針對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設計不同的訓練活動。②學習心理指導。即訓練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③情感教育。教會學生把握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學會控制、調節(jié)宣泄自己的消極情感,進行相關的訓練和自我表達、放松訓練。④人際關系指導。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系,指導學生正確認識關系學的本質,并學會處理人際關系活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和原則。⑤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即關于個體面對社會生存壓力應具備的健康人格品質。⑥自我心理休養(yǎng)指導。通過訓練和指導幫助學生科學地認識自己,并在自身的發(fā)展變化中,始終做到能較好地悅納自己。
4.2 心理行為矯正;這是面向少數(shù)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開展的心理咨詢、行為矯正訓練的教育內容,屬矯正范疇。①學習適應,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厭學等。②情緒問題。指影響學生正常生活、學習與健康成長的,如抑郁、恐懼、緊張、憂慮等。③常見行為問題,主要指在學生生活、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良行為特征如多動、說謊、打架、膽怯等。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心理困擾而形成的軀體癥狀與反應。如神經(jīng)衰弱、失眠、神經(jīng)性強迫癥等。
5、準確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人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提出的。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5.1 科學性原則;心理品質教育必須堅持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科學化。在教學中,教師要有高度負責的敬業(yè)精神,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jù),同時耐心正確地回答學生的各種問題,擯棄那種自以為是、主管武斷的做法。
5.2 現(xiàn)實性原則;由于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缺乏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因此要根據(jù)本校實際,教師實際的教育能力,學生發(fā)展水平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5.3 個別教育與集體教育相結合原則;學校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正面教育,同時注意針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開展個別談心,個別輔導。
6、靈活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6.1 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環(huán)境也同樣創(chuàng)造人”。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及至知識才能的形成,無不受到健康環(huán)境的熏陶和影響。所以學校應力圖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營造適合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育人氛圍。
6.2 加強心理衛(wèi)生知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可以通過系統(tǒng)傳授、專業(yè)講座、辦報刊專欄,組織討論等,介紹心理學,心理衛(wèi)生知識,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內容、標準有所了解普及宣傳心理衛(wèi)生知識,健全心理衛(wèi)生教育的系統(tǒng)工程,使這項教育真正得到社會領導重視,家長支持。
6.3注重教學活動的心理衛(wèi)生;學生的主要活動是學習。因此,注意教育活動中的心理衛(wèi)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體現(xiàn)因材施教原則,改進教育方法,合理使用評價手段,防止因過多使用否定性評價而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淺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