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語文職稱論文(2)
小學教師語文職稱論文篇二
淺談中小學教師的語言文化修養(yǎng)
教師職業(yè)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高尚的職業(yè)。而語言文化則是教師完成歷史使命、履行神圣職責的重要條件和基本手段。教師語言的教育性,從廣義來講,它包括教師的文化知識教育、語言表達能力、德育修養(yǎng)、審美情趣等許多方面;從狹義上說,一般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本文是就后者來談的。
一、中小學教師語言的特性
中小學教師的語言有以下幾個基本特性:
1.教育性。教育語言的特征首先要求教師語言本身要健康、文明、進步;禁絕粗俗、低級、反動。中小學教師要注意運用語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把“德育”滲透到所有語言實踐當中。例如在教山東出版的《文學教程》里的詩《登岳陽樓》時,可以簡單介紹作者杜甫的身世和當時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作者當時漂泊他鄉(xiāng),面對浩浩蕩蕩的洞庭湖水,對當時時局多變而感到憂慮。通過介紹讓學生體會到社會的不安定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凄慘滋味,從而在學生心理埋下艱苦奮斗、努力學習的思想,就會不知不覺地把學生的思維拉到學習詩歌的內(nèi)容當中,這也使學生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2.科學性。中小學所學的各門科目都是科學知識??茖W知識就要用科學、規(guī)范的語言去表達。老師所說的概念、原理、規(guī)則、結(jié)論等,都要符合各科目的科學要求,要準確無誤、完整、周密。不能向?qū)W生講無用內(nèi)容,更不能說錯內(nèi)容。因此,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是教師職業(yè)口語的基本要求。
3.規(guī)范性。中小學教師語言必須力求規(guī)范。不能用方言來教學,要用規(guī)范的普通話。教師的語言在用語用詞方面都要正確得當。例如,有一位老師在一次批評女同學中用了“婦女同學們”一語,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的反抗情緒。學生有很強的模仿力,他們不但跟教師學習科學文化,而且還跟教師學習用語。在老師語言的潛移默化之下,學生都能講出規(guī)范的用語;教師只有用規(guī)范的語言才能談得上語言美。
4.鼓勵性。鼓勵性也是中小學老師語言的一個明顯特性。中小學老師的語言主要對象是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希望老師把他們看成成人。一般說來,他們有很強的自尊心。面對這類人群的談話,老師一定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積極上進。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傷害學生,即便批評也要沖滿激勵性。
5.針對性。中小學老師的口語具有針對性的特點,老師一定是針對不同的對象、文化和環(huán)境來運用的語言。這就是常說的“因材施教”。因為這樣,教師的語言才會有的放矢,從而取得實效。
如,一位中學老師對兩位不愿登臺演講的同學采用了動員和激勵方式。對一位靦腆的男同學,教師說:“內(nèi)向的人靠的是他的真誠。我相信你有比一般人更能打動大家的實際想法。”對第二位性格倔強、冷冰冰拋出“我講不好”的男生,教師說:“具有謙虛美德的人,往往對自己要求過高,但決不會讓大家失望。請你講幾句并不至善至美,但又能表達出你內(nèi)在情感的文章。”在老師針對性的激勵之下,結(jié)果兩位學生都上臺了,還講得很不錯。這位老師的成功就在于他能因人而異,突出了針對性。
6.審美性。中小學老師的語言美,包括這兩個方面:一是內(nèi)容美,二是形式美。內(nèi)容美就要求中小學老師的語言思想深刻,哲理性高,充實易懂、具有令人豁然開朗的啟迪性;形式美則要求老師在詞、句方面和修辭上都要很好,不能只滿足于一般的語言水平,要極力做到具有“建設(shè)美、色彩美和音樂美”。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語言是一定要有文采的,教師的語言更應(yīng)如此。很多有巨大藝術(shù)魅力的中小學教師的語言范例都是富于審美性的。因為它美,所以動人。
二、提高中小學教師的語言文化修養(yǎng)的意義
1.掌握口語藝術(shù)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中小學教師成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使學生愛聽、樂聽、高效省力的情況下來接受教育。例如:在學習一篇新課文之前,如果教師不把難理解的詞、句對學生講述清楚,這就會造成部分學生因不能理解文章內(nèi)容而導致沒興趣聽課。所以蘇霍姆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老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
2.中小學教師掌握口語藝術(shù)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智能、學生思維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如學習新的歌曲,就應(yīng)從歌詞入手,分析歌曲內(nèi)容,展開學生的“音樂想象”。例如小學第三冊音樂教材中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時,應(yīng)讓學生了解王二小把敵人引入我軍埋伏圈的生動故事,腦海中呈現(xiàn)一幅二小機智勇敢、壯烈犧牲的情景,從而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做到“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然后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每段歌詞演唱時不同的感情。從而也就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思維力和創(chuàng)造力。
3.中小學教師掌握教師口語藝術(shù)能給學生以學習模仿的對象。“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的語言生動、活潑、優(yōu)美,就能給學生以熏陶,提高學習效果。用呂叔湘先生的話說就是“學生生活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里,正如蓬在麻中,不扶自直。”若是教師語言基本功差,就會給學生學習語言帶來消極影響,長期接受這樣的教師教育,學生不可能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語言能力。因此,特級教師斯霞說:“我們決不可能低估教師語言對學生語言的影響,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
4.中小學教師掌握教師的口語藝術(shù)能使師生關(guān)系更為和諧。優(yōu)秀的教師都非常重視語言在溝通師生關(guān)系中的特殊作用。例如一位小學二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為了改變學生抄別人作業(yè)的習慣,在一次發(fā)作業(yè)的時候這位教師問學生:“同學們,我們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算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啊?比如抄別人的作業(yè)欺騙老師算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嗎?”雖然短短的兩句話,但學生聽后再也不抄別人的作業(yè)了??梢?,一個老師如果掌握了口語藝術(shù),就能使他的教學工作更為出色;師生的關(guān)系也特別融洽。
三、怎樣提高中小學老師的語言文化修養(yǎng)
中小學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語言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把話說“通”。這是說的教學語言既要有書面語言的精確,又要有口頭語言的通俗易懂。教學取得成功往往是因為教師能深入淺出地把問題講清楚,老師要做到自己的教學語言通俗易懂,就必須很好地加工和改造教材上的書面語言。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2.把話說“活”。老師的課堂語言不能老是一個腔調(diào),一種語速。適當?shù)恼Z速、抑揚的語調(diào)會使課堂變得富有生機。于漪在講析揚朔的《茶花賦》時,正確地抓住了文中得“極”“擱”“醉”三個字。有時娓娓而談,明道析理;有時心馳神往,妙語連珠;有時縱情抒發(fā),飽含深情。講課人的聲音時高時低、時快時慢,就像過巒的風、入夜的雨,縷縷吹香,點滴入土,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學生呢?既是在聽課,也是在聽奏樂、聽演說、聽游子的心聲。如果沒有教師“活”的語言,是難以達到這種出神入化的效果的。
3.把話說“準”。中小學教師怎樣做到把話說“準”呢?一是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包括語言、演示、提問、教態(tài)變化等技能;二是掌握調(diào)控教學過程技能,包括導入、組織、結(jié)束等技能;三是課堂教學的實施技能,包括模式設(shè)計,課堂的觀察與評價等技能;四是教材的研究和教法的選擇技能,包括教材體系的研究技能,對學科教法和學法的確立技能;五是掌握個別輔導談話的技能,包括聽、說、應(yīng)對等的技能。教師只有掌握了高超的語言技術(shù)技能,才能把教學的話說“準”。
4.把話說“趣”。幽默、風趣的語言是課堂教學的興奮劑,是調(diào)節(jié)師生情緒狀態(tài)所具備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有一位語文老師在上課時,一只蝴蝶飛進了教室,并且繞著教室玻璃飛來飛去,這時有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就隨著蝴蝶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于是老師就停下課來說:“這只蝴蝶為什么在教室飛來飛去而不愿離去呢?”同學們一時不懂怎么回答好。于是教師說:“這就是蝶戀花,因為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嘛!”同學們開心地笑了。在笑聲中,一個學生打開窗放走了這只花蝴蝶,同學們的注意力又集中到課堂上了。非常精妙的語言,非常高超的藝術(shù)處理。如果教師沒有好的口才,沒有風“趣”生動形象的語言,在當時的情形下又怎能那么輕易地把學生注意力轉(zhuǎn)到課堂當中呢?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機智的老師更容易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氣氛。
5.把話說“美”。美的教學語言能很好地增加教學內(nèi)容的感染力,很多時候在一堂課的起始和高潮處,都需要老師“美”的語言和豐富的知識底蘊來縱情渲染、恣意鋪陳,才能讓學生步入課文情境,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更容易創(chuàng)設(shè)課堂的氣氛。在這種情形下,學生能很好地領(lǐng)會內(nèi)容,接受陶冶。所以,只有“美”的語言才能使文章富有生命力。這便要求中小學教師平時多注意積累文句,多思考。
四、結(jié)束語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語言文化直接決定了教學成效。所以,教學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成是語言的問題。中小學教師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要把教學搞得情趣橫生,生動活潑。只有不斷地追求課堂教學的語言文化藝術(shù),不斷地提高教師的語言文化修養(yǎng)才能實現(xiàn)。
看了“小學教師語文職稱論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