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的簡單方法有哪些?
語文教學的簡單方法有哪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改進自己的教法和指導學生的學法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教和學的和諧發(fā)展。學習啦小編結合實際對語文教學的方法進行了簡單的歸類。
語文教學方法
(一)閱讀法(朗讀、默讀、背誦)
(二)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評、講演、復述、講讀、講練、說書法);
(三)對話法(問答、談話、討論、辯論)
(四)實踐法(觀察、調(diào)查、訪談、參觀、實驗、考察、考證、游戲、交往、旅游、實習、見習、練習、作業(yè)等)
(五)電教法(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錄音機、廣播、電視、電影、錄相機、語音實驗實、電腦、網(wǎng)絡、多媒體)
(六)研究法(問題—解決式;課題—探究式;實驗—論證式)
(七)自學法(自學—輔導式)
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好處
1 課堂容量大,節(jié)省時間
小學語文課堂,特別是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相對于數(shù)學科來說,容量大,涉及的知識面和知識點較多,如果準備不充分的話,往往會出現(xiàn)拖堂或時間不夠的現(xiàn)象。在以前的語文教學中,(也就是多媒體出現(xiàn)之前)筆者上課時老感覺時間不夠,應該講的內(nèi)容不能很自然、輕松地向?qū)W生傳授。要想節(jié)省時間,增加課堂容量,課前還要準備小黑板、卡片等教具,卡片容易制作,學生也感興趣,但時間長了,也就不新穎了。至于小黑板,頂多適合字詞、句子,涉及比較多或較長的句子就有點“捉襟見肘”了。有時候想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基本上沒法做到,只能是口頭向?qū)W生描述。這樣一來,整個課堂就得由教師做大量的口頭表述,顯得呆板,沒有生機,而且時間不夠。如果有遺留問題,也只能在自習課上補充,效果總沒有課堂上的好。
2 創(chuàng)設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刺激的作用。多媒體技術無疑為創(chuàng)設情景、陶冶學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視聽效果。在語文教學中,筆者時刻注意學生的感情變化,不失時機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激發(fā)和陶冶學生的情感,使之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具有濃重的感情色彩的記事文章。記敘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長街送別敬愛的周總理的感人場面。當學到周總理的靈車緩緩的開來,人們悼念總理時,筆者播放一段下載錄像:夜幕中,響起了哀樂,漫漫的長安街兩旁擠滿了前來送行的男女老少,人們望著靈車哭泣著,靈車緩緩前進,牽動著千萬人的心,許多人在人行道上追著靈車奔跑。學生看完人民群眾悼念總理的悲痛場面,對總理無限崇敬和愛戴之情由然而生。此時此刻,讓學生帶著這種感情朗讀課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實處。
3 巧設質(zhì)疑,拓展思維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例如,筆者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課時,當學到“草船借箭的經(jīng)過”這一部分時,放了一段錄像:畫面上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然后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放完錄像,問學生:“同學們看完錄像后有什么疑問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諸葛亮為什么選了大霧漫天的時候去取箭呢?諸葛亮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兒擺開呢?這有什么妙用呢?諸葛亮為什么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呢?他們不怕曹兵出來反攻嗎?”……筆者充分肯定了學生的疑問,又鼓勵其他學生來解答這些疑問,通過由學生質(zhì)疑,再由學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拓展他們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