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一學習方法>高一語文>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

      時間: 文娟843 分享

        文言文復習,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基礎,不同的學習習慣,復習效果都會很不一樣,因此老師的引導很重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歡迎參考!

        教學課題 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

        教學目標 1. 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

        2. 掌握本文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教學重點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虛詞等文言知識。

        課時安排 七課時 授課時間

        教 學 過 程

        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修改、備注

        第一課時

        指 南 錄 后 序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具以北虛實告東西二閫(具,通“俱”。作副詞,全,都。)

        (2)層見錯出(見,通“現(xiàn)”。)

        2.古今異義

        (1)窮餓無聊,追購又急

        古義:沒有依托 今義:單調(diào),沒有意義

        (2)初至北營,抗辭慷慨

        古義:十分激烈 今義:大方

        (3)為巡船所物色

        古義:搜尋 今義:尋找需要的人才或東西

        (4)以至于永嘉

        古義:到達 今義:表示退一步的副詞

        (5)幾彷徨死

        古義:走投無路 今義:猶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好

        3.一詞多義

        (1)間 得間奔真州(jiàn,名詞,機會)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jiàn,動詞,夾雜)

        (2)靡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動詞,倒下)

        天高地迥,號呼靡及(副詞,無,不。靡及,達不到)

        (3)如 如揚州,過瓜洲楊子橋(動詞,往.......去,到.......去)

        4.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北雖貌敬(表面上)/則直前詬虜帥失信(上前)/予分當引決(按名分)/草行露宿(在野草間,在露天里)/日與北騎相出沒(每天)

        (2)名詞作動詞。 道海安、如皋(取道)

        二、文言虛詞

        1.而

        (1)連詞,表承接。 歸而求國之策/死而死矣

        (2)連詞,表轉(zhuǎn)折。 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為

        2.以

        (1)連詞,表承接,相當于“當”。 然而隱忍以行

        (2)連詞,表目的,來。 挾匕首以備不測

        (3)連詞,因為。 幾以捕系死

        (4)介詞,用。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5)介詞,憑。 以資政殿學士行

        (6)介詞,憑借。 將以有為也

        3.則

        (1)連詞,表承接,就。 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2)連詞,表轉(zhuǎn)折,卻。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初至北營,(我)抗辭慷慨,(元軍)上下頗驚動

        (2)(我)但欲求死,不復顧(個人)利害

        (3)(我)詆大酋當死,罵逆賊當死

        (4)(我)坐桂公塘土圍中,(元人)騎數(shù)千過其門,(我)幾落賊手死

        2.被動句

        (1)予羈縻不得還(被扣留)

        (2)無日而非可死(被殺死)

        (3)幾以不納死(被接受,準許出入)

        3.倒裝句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為?(為何,賓語前置)

        (2)君親其謂予何(何謂予,賓語前置)

        【課堂演練】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揚州,過瓜洲揚子橋 往……去

        B.道海安、如皋 取道

        C.為巡船所物色 盤查

        D.窮餓無聊,追購又急 單調(diào),沒有意義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以資政殿學士行

        將以有為也

        B.歸而求國之策

        死而死矣

        C.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D.北雖貌敬,實則憤怒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昔人云:“將以有為也。”

        (2)嗚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

        (3)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4)嗚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為?

        答案:1.D(沒有依托) 2.C(句中停頓,助詞/……的人) 3.略

        第二課時

        五人墓碑記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通“只”,不過,僅僅;通“又”)

        (2)獨五人之曒曒,何也(通“皎皎”,光明顯耀的樣子)

        (3)斂貲財以送其行(通“資”)

        (4)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通“搢”,插)

        (5)亦曷故哉(通“何”,疑問代詞)

        2.古今異義

        (1)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p>

        古義:“至”動詞,“于”介詞;“至于”是“到”的意思

        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古義:黨羽 今義:指與公家相對的個人

        (3)吳之民方痛心焉

        古義:痛于心,痛恨 今義:極端傷心

        (4)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

        古義:考察,查究 今義:壓住

        (5)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

        古義: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 今義:金子

        (6)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古義:非同尋常 今義:程度副詞,十分,極

        (7)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古義:比較 今義:看

        (8)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

        古義:頭顱,借指性命 今義:借指某些集團的領導人

        3.一詞多義

        (1)發(fā) 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動詞,拿出)

        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動詞,激發(fā))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動詞,發(fā)動)

        發(fā)其志士之悲哉(動詞,抒發(fā))

        而又有剪發(fā)杜門(名詞,頭發(fā))

        (2)行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名詞,品行)

        其辱人賤行(名詞,行為)

        行之斂貲財以送其行(動詞,走)

        (3)固 輕重固何如哉(副詞,本來,引申為“究竟”、“到底”)

        斯固百世之遇也(副詞,實在,真是)

        (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動詞,主使)

        人皆得以隸使之(動詞,使喚)

        (5)徒 慷慨得志之徒(名詞,一類的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形容詞,空)

        (6)按 緹騎按劍而前(動詞,用手壓或握)

        按誅五人(動詞,考查,查究)

        (7)得 慷慨得志之徒(動詞,實現(xiàn))

        人皆得以隸使之(動詞,能夠)

        4.詞類活用

        (1) 名詞作動詞。 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 其疾病而死(患疾病)/ 緹騎按劍而前(走上前)/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撫慰)/ 買五人之頭而函之(用盒子裝)/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作記)

        (2) 名詞作狀語。 人皆得以隸使之(當作仆役)

        (3) 動詞使動用法。 眾不能堪,抶而仆之(使……倒地)/ 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

        (4) 動詞作名詞。 不敢復有株治(株連治罪的事情)

        (5) 形容詞作名詞。 不能容于遠近(遠近的百姓)

        二、文言虛詞

        1.而

        (1) 連詞,表承接。 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沒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買五人之頭而函之

        (2) 連詞,表修飾。 其疾病而死/則噪而相逐

        2.以

        (1) 連詞,表目的。 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

        (2) 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3) 連詞,表修飾。 于是乘其厲聲以呵

        (4) 介詞,表憑借。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5) 介詞,用。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

        (6) 介詞,因為。 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

        3.焉

        (1) 兼詞。 激于義而死焉(于之,在這件事上)

        (2) 代詞。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五義士)

        (3) 語氣詞。 吳之民方痛心焉(無實義)

        4.之

        (1) 助詞,的。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p>

        (2)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3)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鉤黨之捕遍于天下

        (4) 動詞,去,往。 佯狂不知所之者

        (5) 代詞。 人皆得以隸使之(指代他們)/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指代石碑)

        5.其

        (1) 代詞,作定語成分。 以旌其所為(指代五義士)/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自己)

        (2) 代詞,作主語成分。 斂貲財以送其行(代周順昌)

        (3) 指示代詞,那。 發(fā)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6.于

        (1) 介詞,表被動。 激于義而死焉/不能容于遠近

        (2) 介詞,向。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p>

        (3) 介詞,在。 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

        7.為

        (1) 動詞。 以旌其所為(做)/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作為)

        (2) 判斷動詞,是。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3) 介詞,替,給。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

        8.當

        (1) 介詞,在……時候。 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當刑也

        (2) 動詞。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掌管,主持)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用判斷動詞“為”表示判斷)

        (2)即今之倮然在墓者也(用“也”表示判斷)

        (3)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用否定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4)斯固百世之遇也(用副詞“固”表示判斷)

        2.被動句

        (1)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被”表被動)

        (2)公之逮所由使也(意念被動句,“逮”其實是“被逮”)

        (3)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于”表被動)

        3.省略句

        (1)斷頭置(于)城上,顏色不少變(省介詞“于”)

        (2)問:“誰為(之)哀者?”(省介詞賓語“之”)

        (3)買五人之頭而函之,(頭)卒與尸合(省主語“頭”)

        (4)亦以(之)明死生之大(省介詞賓語“之”)

        4.倒裝句

        (1)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于當?shù)勒?,介詞結(jié)構后置)

        (2)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于其墓之門立石,介詞結(jié)構后置)

        (3)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于社稷有重,介詞結(jié)構后置)

        (4)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大之四海,定語后置)

        (5)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者(能不易其志者之縉紳,定語后置)

        (6) 鉤黨之捕遍于天下(捕遍于天下之鉤黨,賓語前置)

        【課堂演練】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B.吳之民方痛心焉

        C.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

        D.安能屈豪杰之流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激于義而死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B.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私人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C.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D.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

        然五人之當刑也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

        (2)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3)凡四方之士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4)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答案:1.B(痛于心,痛恨) 2.A(兼詞,于之,在這件事上/代詞,代五義士)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

      文言文復習,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基礎,不同的學習習慣,復習效果都會很不一樣,因此老師的引導很重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歡迎參考! 教學課題 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 教學目標 1. 掌握并積累重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21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