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設(shè)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設(shè)計
《再見了,親人》是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記敘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軍離開朝鮮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告別的情景。學習啦小編為五年級語文老師整理了《再見了,親人》教學設(shè)計,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設(shè)計1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不久的1950年,美帝國主義跟南朝鮮李承晚政府色結(jié),向我國的友好鄰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猖狂進攻,妄想滅亡朝鮮,進而侵犯我國東北。與此同時,美帝國主義還派軍艦侵占臺灣海峽,派飛機轟炸我國東北。為了支援朝鮮抗擊美帝侵略,保家衛(wèi)國,我國政府派遣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0月,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戰(zhàn)爭進行了三年,志愿軍朝鮮人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以無比頑強的精神,打敗了美國侵略者,迫使它接受停戰(zhàn)談判。戰(zhàn)后5年,志愿軍又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在這8年的相處中,志愿軍與朝鮮人民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1958年,志愿軍開始離開朝鮮回國,課文寫的就是志愿軍回國,朝鮮人民在車站依依相送的情景。
本文作者魏巍,在抗美援朝時,曾于1950年、1952年兩音樂會赴朝,任志愿軍隨軍記者,與志愿軍指戰(zhàn)員生活、戰(zhàn)斗在一起,先后寫了近20篇文章,匯成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1958年志愿軍回國,他又寫了紀實文學《依依惜別的深情》,課文即節(jié)選于此。
2.教材特點
文章以道別語"再見了,親人"作題,可見全文以寫離情別意為主,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士稱呼朝鮮人民為"親人",可見志愿軍戰(zhàn)士和朝鮮人民已結(jié)下了深厚的親人般的感情。
課文前一部分側(cè)重寫朝鮮人民依依惜別,回顧他們在戰(zhàn)爭歲月中為志愿年作出的巨大犧牲;后一部分側(cè)重寫志愿軍依依難舍的感情。全文可分兩段。
第一段是重點段,即第1至3自然段,以大娘(老人)、小金花(孩子)、大嫂(中年人)為代表,表現(xiàn)朝鮮人民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每個自然段各記敘一個代表人物。三個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由"勸慰--回憶--抒情"三部分內(nèi)容組成。"回憶"中安排的材料分別是:大娘"送打糕昏倒在路旁"和"救傷員失去小孫孫"這兩件事;小金花因"媽媽救老王"而永遠失去了最親的人;大嫂"挖野菜被炸致殘"。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幾個方面近排了哪些材料。
2.學會8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并能用"惟一""深情厚誼"造句。
3.知道反問句有加強語氣的作用,并能把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感受中朝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為了說明朝鮮人民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深情厚誼,安排了哪些典型材料,這些材料又是通過怎樣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領(lǐng)會中朝人民的友情,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
四、教學準備
符合課文情感的音樂、詞句訓練的小黑板。
五、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背景及課文主要內(nèi)容。
2.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給課文分段。
3.學會生字,初步理解新詞的意思。
(二)教學過程
(1)讀課題,"親人"指什么人?課文中的"親人"是誰誰的稱呼?這樣稱呼說明什么?
(2)為什么志愿軍和朝鮮人民的感情如同親人一般呢?教師介紹寫作背景。(見"背景知識")
2.了解課文內(nèi)容。
默讀全文后,想一想課文描寫了怎樣一個場景,并完成填空。
課文主要寫( )戰(zhàn)士在離開( )時,與( )、( )、( )這代表的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
3.給課文分段。
(1)課文分哪幾方面來描寫惜別的情景。根據(jù)交流,板書:朝鮮人民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志愿軍戰(zhàn)士留戀朝鮮親人不忍離別。
(2)我們可以把課文按這兩部分分為兩段。那么,每一部分,作者具體安排了哪些材料呢?四人小組討論,匯報后歸納,教師板書要點。
4.檢查字詞自學情況。
(1)出示多音字,讀準字音,分別組詞。
血xuè血泊看kān看守供gōng供應
xiě血淋淋kàn看見gòng招供
(2)注意"噩"的筆順,在本子上寫一寫。
(3)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阻擊噩耗惟一雪中炭
(4)辨析"戰(zhàn)爭戰(zhàn)役戰(zhàn)斗"
①在三個圈中,分別填上合適的詞。
( )( )
( )
?、谶x詞填空:
美帝國主義發(fā)動了侵略朝鮮的( )。
在解放隆化的( )中,董存瑞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遼沈、平津、淮海三大( )的勝利,奠定了解放全國的基礎(chǔ)。
5.完成課堂作業(yè)本1、7兩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一段,了解三個材料聯(lián)系的方式。
2.能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感受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深情厚誼。
3.知道反問句的作用,進一步理解"惟一、同歸于盡、雪中送炭"等詞語的意思。
(二)教學過程
1.研讀第1自然段。
?、龠@一段寫誰來送別?
?、谡n文中哪句話最能看出愿軍與大娘的深情厚誼不忍離別?
?、蹚哪男┦驴闯龃竽飳χ驹杠姷纳钋檎x?
(2)討論以下思考題,再深入理解。
?、?quot;比山還高比海學深"的情誼說明什么?把這句話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后,比較著讀一讀,課文用反問的形式結(jié)束這一段,好在哪兒?
?、?quot;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課文中"雪"和"炭"分別指什么?為什么說"這真是雪中送炭呀?"
③"惟一"是什么意思?大娘為什么寧愿舍去惟一的親人也要救戰(zhàn)士?
(3)小結(jié),指導朗讀。
①自由讀一讀,看看第1自然段按怎樣的順序?qū)懙?,與后兩個自然段一樣嗎?
討論后歸納:文章按"勸慰--回憶--抒情"的順序?qū)憽?/p>
②分別指名讀這3部分,個別與集體穿插朗讀。
③我們可以按照學習第1自然段的方法學習2、3自然段,即在閱讀前,給自己提出相似的思考題,帶著問題讀課文。
2.學生分4人小組,共同學習第2或3自然段。
3.全班交流自學情況,同時,能把未尾的反問句改為陳述句,體會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1)學生自由組合,配合朗讀其中1個自然段。
(2)每一合組匯報朗讀,師生共同評議。
(3)全班齊讀第1自然段。
5.完成課堂作業(yè)本2、3、4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二段,能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志愿軍戰(zhàn)士一朝鮮人民依依惜別之情。
2.總結(jié)全文,讀寫結(jié)合,練習寫《再見了,××》。
(二)教學過程
1.學習第二段。
(1)第一段中寫到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誰?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再一次概括落大意。)
(2)自由讀讀第二段,這3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發(fā)生的?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感情?
討論,歸納:
列車啟動--揮手告別
邊速加快--再看一眼
列車離遠--心心相連
表達了惜別之情
(3)為了表出這種依依惜別之情,這一段該怎樣朗讀,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比較讀,評價,齊讀。
2.配樂朗讀全文并總結(jié)。
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為什么會結(jié)下這般深厚的友情呢?(這種友情是鮮血凝成的。)
3.讀寫結(jié)合
(1)回顧文章第一段的寫作結(jié)構(gòu)和第二段感情遞增的材料安排,
(2)激發(fā)寫作動機,回憶內(nèi)心深處對某一人、某一物(包括動物)、某一景、某一事的深情厚誼。
(3)交流題材,擬好提綱。
(4)練筆《再見了,××》。
教師也可提供部分題材,如:"再見了,爺爺,""再見了,二十世紀""再見了,我的小龜""再見了,我的啟蒙老師……"
4.布置作業(yè):完成作業(yè)本5、6題。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設(shè)計2
一、朗讀課文,領(lǐng)悟?qū)懛?/p>
1、選擇你最感動的一個人物的事跡,有感情地朗讀。
2、學生分別讀不同的故事。
3、這三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這三個自然段雖內(nèi)容有別,但寫法相似,這三個朝鮮人民的代表人物都為志愿軍付出了數(shù)不清的日日夜夜、說不盡的關(guān)心幫助,付出了鮮血甚至生命“這樣高的代價”,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每一段最后的一個反問句,都強烈地表達了我們對朝鮮親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三、刨根究底,再讀再悟
1、可親可敬的朝鮮人民,為什么要像親人一樣對待我們志愿軍戰(zhàn)士呢?再讀課文,找出句子體會。
2、交流:
◇“五次戰(zhàn)役的時候,由于敵機的封鎖,造成了暫時的供應困難。我們空著肚子,在陣地上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
◇“偵察員老王到敵占區(qū)去偵察,被敵人抓住了,關(guān)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個班的鬼子看守著。”
◇“1952年的春天,金達萊花開滿山野的時候,我們?nèi)鄙僖安?hellip;…”
這些描寫說明了什么?
3、志愿軍戰(zhàn)士踏上異國他鄉(xiāng),與朝鮮人民共同浴血奮戰(zhàn);朝鮮人民關(guān)心志愿軍戰(zhàn)士,軍民一家人,同甘共苦,都是為了什么?(為了共同的敵人,為了共同的心愿--和平,這就是愛國主義,這就是國際主義精神。)
四、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驗朗讀
1、當離別的抽泣聲與長鳴的汽笛交織在一起時,當我們從車窗伸出手、探出頭跟朝鮮親人再見時,當列車的轟鳴一聲緊似一聲時,你的心情是怎樣呢?請通過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朗讀來表現(xiàn)出你的心情。
2、指名讀--互評--齊讀。
3、讀了這幾自然段,你覺得當時的場景可以用哪幾個詞來形容?(難舍難分、依依不舍……)
4、正是因為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兩國人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所以說這種友誼是偉大的友誼,這種感情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五、總結(jié)全文,回歸整體
1、齊聲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是以志愿軍的口吻來說的,但是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肯定也有千言萬語要表達。想一想,朝鮮人民會說些什么?請選擇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們的口氣,寫一個片斷題目,也是《再見了親人》。
六、作業(yè)
1、背誦喜歡的段落。
2、摘錄使自己感動的句子。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設(shè)計反思
《再見了,親人》是一篇敘事抒情的散文,文中采用典型事例和典型場面突出中心思想,多種句式交替使用的方法,使文章情感波瀾起伏,是一篇進行語言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好課文。由于時空距離大,學生對抗美援朝時代景景缺乏認識,加上句式復雜,因而對理解課文內(nèi)含的豐富感情,難分難舍的送別情景,中朝人民鮮血凝成的友誼,難于引起情感共鳴。因此,運用一般的講讀法,效果不好。我根據(jù)敘事抒情的散文的特點,采用“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學方法,即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人物之間的聯(lián)系后,即以體會語言的意義和情味的方法,使學生在語言訓練的過程中,始終處于情感曲線起伏跌宕,心靈不斷得到凈化的情感內(nèi)化狀態(tài),收到教學上“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自然滲透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我在教學上的主導作用,是引導學生在理解詞、句、段的基礎(chǔ)上,多讀、善讀、帶著感情讀,反復體會語句的意義和情味,做到“披文以入情”。教師注意以讀激情、以情激情,誘發(fā)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但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又建筑在認知目標的實現(xiàn)的基礎(chǔ)上,使“知”與“情”相互滲透,互為因果,構(gòu)成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共同為完成文道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服務(wù)。
我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感知全文,認識親人指誰?為志愿軍做了哪些事?接著便抓住文中句式和重點詞、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場面,典型事例,想象朝鮮人民為志愿軍舍生忘死,“雪中送打糕”、“智救偵察員”、“上山挖野菜”付出巨大犧牲的動人情景,扣動學生心弦,接著“移情入文”,進行感情朗讀指導,并配合采用“導語撥動情思”、“設(shè)疑觸動情思”、“范讀誘發(fā)情思”、“幻燈、錄音創(chuàng)設(shè)情思”、“品味詞句激發(fā)情思”等“情思結(jié)合”“讀議結(jié)合”的方法,使學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朝鮮人民的偉大情懷,對朝鮮人民付出血的代價締結(jié)中朝友誼引起心靈上的震撼,從而使“知”與“情”,“理解”與“情感”在聯(lián)系中,不斷加深,不斷升華,引起情感上的和諧共振,水到渠成地感知課文的中心思想,又受到生動、深刻的國際主義教育。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了強化。
認知目標與情感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知情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是完成雙基教學任務(wù),實現(xiàn)“文道統(tǒng)一”,滲透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zhì)和思維素質(zhì),也有利于學生審美情思和道德感的升華。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