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電子教材
九年級化學,是新開的一門科目。其中的化學題是中學生比較頭痛的一類題,涉及到很多計算和化學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span>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電子教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電子教材
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關注后對話框回復【9】獲取九年級語文、九年級數(shù)學、九年級英語電子課本資源。
初三化學解題技巧
一.平均值法
這種方法最適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慮各組分的含量.根據(jù)混合物中各個物理量(例如密度,體積,摩爾質(zhì)量,物質(zhì)的量濃度,質(zhì)量分數(shù)等)的定義式或結合題目所給條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個物理量的平均值,而這個平均值必須介于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數(shù)值之間,換言之,混合物的兩個成分中的這個物理量肯定一個比平均值大,一個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從而可判斷出混合物的可能組成。
二.估算法
化學題尤其是選擇題中所涉及的計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學知識,而不是運算技能,所以當中的計算的量應當是較小的,通常都不需計出確切值,可結合題目中的條件對運算結果的數(shù)值進行估計,符合要求的便可選取。
三.差量法
對于在反應過程中有涉及物質(zhì)的量,濃度,微粒個數(shù),體積,質(zhì)量等差量變化的一個具體的反應,運用差量變化的數(shù)值有助于快捷準確地建立定量關系,從而排除干擾,迅速解題,甚至于一些因條件不足而無法解決的題目也迎刃而解。
四.守恒法
物質(zhì)在參加反應時,化合價升降的總數(sh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zhì)量,各物質(zhì)中所含的每一種原子的總數(shù),各種微粒所帶的電荷總和等等,都必須守恒.所以守恒是解計算題時建立等量關系的依據(jù),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它方法中同時使用,是各種解題方法的基礎,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關系,達到速算效果。
五.關系式法
對于多步反應,可根據(jù)各種的關系(主要是化學方程式,守恒等),列出對應的關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質(zhì)的數(shù)量與題目給出物質(zhì)的數(shù)量之間建立定量關系,從而免除了涉及中間過程的大量運算,不但節(jié)約了運算時間,還避免了運算出錯對計算結果的影響,是最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
1、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多變一分解反應:一變多
置換反應:一單換一單復分解反應:互換離子
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正價):
一價鉀鈉氫與銀,二價鈣鎂鋇與鋅,三價金屬元素鋁;
一五七變價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銅,二三鐵,二四六七錳特別。
3、排水法
(1)難溶或微溶于水,且與水不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氣體,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應盡量用此法,因為排水法收集的氣體純度大,但含一定的水蒸氣。
4、氣體的干燥原則:
濃硫酸、固體氫氧化鈉、硫酸銅固體、氯化鈣固體作干燥劑。
(1)選擇干燥劑:選擇干燥劑要根據(jù)氣體和干燥劑的性質(zhì),干燥劑不能與被干燥的物質(zhì)反應。
(2)選擇干燥裝置:干燥裝置由干燥劑的狀態(tài)來決定。干燥時,裝置要么是“長進短出”要么是“大口進、小口出”。
初中化學方程式整理匯總
1跟碳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1.C+O2=點燃=CO2(氧氣充足的情況下)
2.2C+O2=點燃=2CO(氧氣不充足的情況下)
3.C+2CuO=高溫=2Cu+CO2↑
4.3C+2Fe2O3=高溫=4Fe+3CO2↑
5.CO2+C=高溫=2CO
6.3C+2H2O=CH4+2CO
2跟二氧化碳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1.C+O2=點燃=CO2
2.Ca(OH)2+CO2===CaCO3↓+H2O
3.CaCO3+CO2+H2O===Ca(HCO3)2
4.Ca(HCO3)=△=CaCO3↓+CO2↑+H2O
5.Cu2(OH)2CO3=△=2CuO+H2O+CO2↑的氣體生成
6.2NaOH+CO2===Na2CO3+H2O(也可為KOH)
7.CaCO3=高溫=CaO+CO2↑
3跟氫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1.2H2+O2點燃====2H2O
2.Zn+H2SO4==ZnSO4+H2↑
3.Mg+H2SO4==MgSO4+H2↑
4.Fe+H2SO4==FeSO4+H2↑
5.2Al+3H2SO4==Al2(SO4)3+3H2↑
6.Zn+2HCl==ZnCl2+H2↑
7.Mg+2HCl==MgCl2+H2↑
8.Fe+2HCl==FeCl2+H2↑
9.2Al+6HCl==2AlCl3+3H2↑
10.H2+CuO====Cu+H2O
4熱化學方程式
1.CaCO3(s)+==CaO(s)+CO2(g)
2.C(石墨)+O2(g)===CO2(g)
3.C(金剛石)+O2(g)===CO2(g)
4.C(石墨)===C(金剛石)
5.NaOH(aq)+HCl(aq)=NaCl(aq)+H2O(l)
6.C(s)+O2(g)==CO2(g)
7.CO(g)+1/2O2(g)==CO2(g)
8.H2(g)+1/2O2(g)==H2O(g)
9.N2H4(g)+O2(g)==N2(g)+2H2O(g)
10.S(s)+O2(g)==SO2(g)
11.FeS2(s)+11/4O2(g)==1/2Fe2O3(s)+2SO2(g)
12.SO2(s)+1/2O2(g)==SO3(g)
13.3H2(g)+N2(g)==2NH3(g)
14.2O2(g)+N2(g)==2NO2(g)
15.O2(g)+N2(g)==2N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