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xué)習(xí)啦>原創(chuàng)作品專欄>故事創(chuàng)作>

      生活散文:唉,你丟了好多古董?。?)(2)

      時間: 曉晴1082 分享

        10.木甑

        當(dāng)木甑出現(xiàn)在灶頭的時候,往往是有重大事情來了。

        例如紅白喜事,一下子有數(shù)十張嘴一百多張嘴在一起吃飯了,普通的鍋子蒸不下了,就得用木甑。

        又比如糧食豐收,多到吃不了了,就可以勻出一部分來釀酒。釀酒之前先得把糧食蒸熟。

        我見得最多的木甑上灶是因為要過年了,要踹糍粑了,要蒸年粑了。尤其是要踹糍粑了,半個月之前就開始張羅,用長粒的糯米還是圓粒的糯米,也值得婆婆媽媽討論好幾天;選定了,還要擇米,就是把糯米里的粘米一顆顆地剔除掉,這一擇也得好幾天;然后是洗糯米,跟著通宵晾糯米;最后才是上甑蒸糯米。踹糍粑的糯米不能像平時吃糯米飯那般,軟糯,要越犟越好!

        木甑頂上的水蒸氣由盛轉(zhuǎn)小,意味著木甑內(nèi)糯米熟了。還不夠,鏟一小碗出來,讓在場的孩子嘗嘗,確確實實熟了,才趕緊捧出去,送到舂碓的地方,接著就該踹糍粑了!

        小時候,最喜歡候在灶火旁,等糯米熟了,奶奶鏟一小碗給我嘗嘗。碗里事先已經(jīng)放了紅砂糖,那糯米是熱乎乎地甜!

        11.牛軛頭

        我曾經(jīng)是個放牛娃,跟牛打過一陣子交道,所以熟悉牛軛頭是干什么的。

        牛軛頭是個略大于90度的彎角農(nóng)具,有一段木頭火烤而成的,也有兩根木頭交叉成榫卯結(jié)構(gòu)做成的,更有天然的90度彎木頭直接做成的。它的兩端可以栓繩子或者鏈子,跟犁耙耖子構(gòu)成一體。

        犁田耙土耖地的動力當(dāng)然來源于耕牛。牛軛頭就架在牛脖頸的上方,牛朝前走,帶著牛軛頭走,牛軛頭和鏈條繩索一起拖著犁耙耖子走,耕田的動作就是這樣一步步達成的。

        牛軛頭是堅實的木頭做的,涂過桐油,不僅有韌性,也不會遭蟲蛀。牛軛頭的內(nèi)彎和耕牛的脖頸摩擦,久而久之,牛脖頸上的贅肉越來越厚實,牛軛頭的臂彎也越來越錚亮。

        12.兜羈

        先前,我以為老家人把兜在牛嘴上的半球狀的竹籠子叫做“牛兜子”,后來才漸漸明白,應(yīng)該叫做“牛兜羈”。

        羈這個字,首先認識它是與絆相連的,是為羈絆。它的構(gòu)字三部分依次是網(wǎng)兜、皮革、馬,也就是用皮革做成的套住馬嘴的籠子。

        曹植有“白馬飾金羈”的名句。飾金羈的白馬實在非同常馬,那是一位少年英雄的坐騎,少年英雄是誰?可能是漢代名將霍去病,也可能是曹植自喻。

        從曹植的筆下我們更加明白了,羈者,套在馬嘴上的籠子也!上圖可見者,兜羈,是套在牛嘴上的籠子。牛的命不及馬,無皮革更無黃金來裝飾。

        為什么要給牛套上兜羈?為的是防備它在耕田犁地的時候偷吃兩旁的莊稼苗兒!

        【本文作者:劉鳴飛】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38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