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習啦 > 優(yōu)秀作品專欄 > 考試指導 > 高中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點

      高中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點

      時間: 小龍0 分享

      高中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精選3篇)

      很多小伙伴都學過化學這門學科,大家知道嗎?化學的歷史淵源非常古老,可以說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精選篇1)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zhì)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zhì)的變化

      3、物理性質(zhì):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zhì):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zhì)都保持原來的性質(zhì)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zhì)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zhì)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zhì)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zhì)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zhì)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相對原子質(zhì)量≈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因為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zhì)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17、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

      如:A+B=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zhì)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zhì)的反應

      如:AB=A+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AC+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D=AD+CB

      18、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zhì)跟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fā)燃燒

      19、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zhì)(注:2H2O2===2H2O+O2↑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0、質(zhì)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

      (反應的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種類、質(zhì)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1、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分散到另一種物質(zhì)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zhì)。(溶質(zhì)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zhì),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zhì);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zhì)。)

      22、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zhì)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zhì)量,就叫做這種物質(zhì)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23、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24、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5、結(jié)晶水合物:含有結(jié)晶水的物質(zhì)(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6、潮解:某物質(zhì)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xiàn)象

      風化:結(jié)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jié)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xiàn)象

      27、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高中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精選篇2)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問題

      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對某些化學事實從反向進行思考,改變某一或某些化學事實的敘述方式,變正向敘述為逆向敘述,從逆向提出問題。例如,在化學變化中常伴隨放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從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隨放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的反應是否一定為化學變化?”問題。

      方法二:覺察異常,發(fā)現(xiàn)問題

      該方法通過觀察某一事物或某一過程中的“異常點”,從而有針對地提出問題。由于“異常點”中往往隱含許多問題,所以,學習過程中要善于抓住異常之處發(fā)現(xiàn)問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用容器盛裝固體物質(zhì),容器的口總是向上的,而在實驗室制取氨氣時,發(fā)生裝置中的試管管口卻是要略微向下傾斜,這是為什么?

      方法三:善于對比,發(fā)現(xiàn)問題

      化學事實往往既存在著相同之處也存在不同之處,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對不同的事物或化學事實進行對比,通過比較事物間的不同提出有關問題。氧氣和臭氧均為只有氧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那么,“它們是否屬于同種物質(zhì)?其性質(zhì)是否一樣?”同位素和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是什么?

      方法四:窮追不舍,刨根問底

      具有某種屬性的物質(zhì)往往有多種,而且某種物質(zhì)通常具有多種屬性(如用途)。課本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對有關事物的屬性全部羅列。學習過程中,應學會窮追不舍,發(fā)現(xiàn)問題。如,課本中有談到“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一種微粒”,這里說分子僅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一種微粒。那么,“除了分子之外,還有那些微??梢员3治镔|(zhì)的化學性質(zhì)呢?”哪些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嗎?哪些物質(zhì)是有原子組成的?哪些物質(zhì)是有離子組成的?金屬中含有自由電子,那么金屬是有那些微粒組成的呢?

      方法五:聯(lián)系實際,發(fā)現(xiàn)問題

      實際生產(chǎn)生活中存在許多化學現(xiàn)象,其中隱含許多化學知識,學習時,要善于聯(lián)系實際,發(fā)現(xiàn)問題。如“油庫為何要嚴禁煙火?”“干燥的夏天為何常見鬼火現(xiàn)象?”等等。

      高中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精選篇3)

      一、概念判斷:

      1、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zhì):有電子的轉(zhuǎn)移(得失)

      2、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有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是否氧化還原反應)

      3、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得電子的能力),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被還原,生成還原產(chǎn)物。

      4、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失電子的能力),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被氧化,生成氧化產(chǎn)物。

      5、氧化劑的氧化性強弱與得電子的難易有關,與得電子的多少無關。

      6、還原劑的還原性強弱與失電子的難易有關,與失電子的多少無關。

      7、元素由化合態(tài)變游離態(tài),可能被氧化(由陽離子變單質(zhì)),

      也可能被還原(由陰離子變單質(zhì))。

      8、元素價態(tài)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強氧化性;元素態(tài)有還原性,但不一定有強還原性;陽離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不一定是價態(tài),,如:Fe2+),陰離子不一定只有還原性(不一定是態(tài),如:SO32-)。

      9、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10、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反應類型的關系:

      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中有一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例、在H+、Fe2+、Fe3+、S2-、S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有還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是___________。

      二、氧化還原反應的表示:(用雙、單線橋表示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轉(zhuǎn)移情況)

      1、雙線橋:“誰”變“誰”(還原劑變成氧化產(chǎn)物,氧化劑變成還原產(chǎn)物)

      例:

      2、單線橋:“誰”給“誰”(還原劑將電子轉(zhuǎn)移給氧化劑)

      例:

      三、氧化還原反應的分析

      1、氧化還原反應的類型:

      (1)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應(一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應(一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4HNO3(濃)=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還原反應: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2H2SO4(濃)=CuSO4+SO2↑+2H2O

      (5)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歧化反應)

      Cl2+H2O=HCl+HClO3S+6OH-=2S2-+SO32-+3H2O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同種元素不同價態(tài)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歸中反應)

      2H2S+SO2=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7)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不止一種的氧化還原反應:

      2KNO3+S+3C=K2S+N2↑+3CO2↑

      2KMnO4=K2MnO4+MnO2+O2↑

      2、氧化還原反應分析:

      (1)找四物: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

      (2)分析四物中亮的關系:特別是歧化反應、歸中反應、部分氧化還原反應

      (3)電子轉(zhuǎn)移的量與反應物或產(chǎn)物的關系

      例:根據(jù)反應: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問題:

      (1)氧化劑是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比是____________;

      (2)當有68gNH3參加反應時,被氧化物質(zhì)的質(zhì)量是____________g,生成的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186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