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與和平讀書筆記摘抄賞析
《戰(zhàn)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以往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膽?zhàn)爭與和平讀書筆記摘抄賞析,希望你喜歡。
戰(zhàn)爭與和平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
《戰(zhàn)爭與和平》是一部宏偉巨著,它以戰(zhàn)爭問題為中心,以庫拉金、保爾康斯基、勞斯托夫、別竺豪夫四家貴族的生活為線索,展示了19世紀最初15年的俄國歷史,描繪了各個階級的生活,是一部再現(xiàn)當時社會風貌的恢弘史詩。
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畫精準細膩,景物如臨眼前,雖是19世紀的作品,但流傳至今,卻沒有任何隔閡感,其中流露出來對人性的悲憫情懷,穿越時空背景,仍舊撼動人心。以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在戰(zhàn)爭與和平年代里的生活為情節(jié)線索,生動地展現(xiàn)了1805年至1820年間,俄奧聯(lián)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zhàn)、法軍入侵俄國、莫斯科大火、拿破侖軍隊潰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歌頌了俄國人同仇敵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偉大勝利。
場面壯觀,結(jié)構(gòu)清晰,具有強烈時代感。體會最深的是,這部小說人物形象十分鮮明、富有個性。如安得烈性格內(nèi)向,意志堅定,有較強的社會活動本事;彼埃爾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缺少實際活動本事,更側(cè)重于道德夢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富,生機勃勃,熱愛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氣質(zhì)的女人。他們在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這幾個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墮落的個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畫出來,并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我認為,以托爾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遠,他未必會把人類的所謂政治放在眼里。從根本上講,托爾斯泰所關(guān)心的,應當是更廣闊的精神與永恒?!稇?zhàn)爭與和平》里面,托爾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爾、安德烈的大腦來探討這個問題,探討的最終結(jié)果,他沒有告訴我們,這也正是其客觀之處。他似乎期望我們?nèi)オ毩⑺伎?,并找出答案來。然而,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我的觀點與見解,所以,凡是讀過《戰(zhàn)爭與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構(gòu)造了一部屬于自我的《戰(zhàn)爭與和平》。
《戰(zhàn)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人生的啟發(fā)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向以來,我都很喜歡皮埃爾這個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一個知心朋友來對待。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shù)募茏?,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娜塔莎很可愛,可是略顯輕浮了些,所以一經(jīng)阿納托里誘惑便放棄了對安德烈的感情。
經(jīng)歷了戰(zhàn)火洗禮后的娜塔莎沉穩(wěn)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歡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結(jié)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zhàn)爭與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zhàn)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里探出頭來,看到穿著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癡戀娜塔莎又研究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jīng)心,最終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彪S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后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歡樂的微笑。這一段異常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十分平淡,幾乎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能夠感覺到戰(zhàn)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
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备涌少F。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zhàn)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說出這么看似不經(jīng)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戰(zhàn)爭與和平讀書筆記摘抄賞析2
在這個九月我看了一本列夫。托爾斯泰寫的書,這本書的名字相信大家必須耳熟能詳,那就是《戰(zhàn)爭與和平》。書中寫了許多人物,其中有很多大家肯定都不太明白,可是有一個人物大家必須十分熟悉,那就是波拿巴。大家肯定會說,這個人是誰?聽都沒聽說過,其實這就是拿破侖。托爾斯泰在書中塑造的許多人物形象,個個色彩鮮明,個性突出。他們多屬于鮑爾康斯基公爵、羅斯托夫伯爵、別祖霍夫伯爵、庫拉金公爵這四大家族。別祖霍夫伯爵死后,在新一代中,最值得關(guān)注的是安德烈公爵和皮埃爾伯爵。安德烈公爵身材不高,面貌英俊,表情嚴肅冷漠,對上流社會生活感到厭倦,在這一點上與普希金筆下的奧涅夫有些相似。皮埃爾伯爵是老別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他為人正直、善良,喜歡進行思考,可是意志薄弱,缺乏辦事本事。經(jīng)過對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一個危機四伏的舊俄羅斯上流社會清晰地展此刻我的面前,比如為了老別祖霍夫伯爵的財產(chǎn),有許多人千方百計地想害皮埃爾。
之所以說它是哲學之經(jīng)典,是因為它同時具有歷史小說、社會心理小說、家庭紀事小說和哲理小說的特點,是全面反映了俄國一個特定時期的社會面貌和人民生活的具有史詩性的歷史小說,這個看法大多俄羅斯學者都認同的。作為一名小學生,我雖然也貌似通讀了這本恢弘巨著,但所獲得的感受與體會必定是很淺薄的,以后隨著年齡及學識的增長能再多看幾遍得的話,那體會與認識必須會逐漸深刻。
戰(zhàn)爭與和平讀書筆記摘抄賞析3
俄羅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撰寫的《戰(zhàn)爭與和平》,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這部巨著以兒女情長襯托出法俄戰(zhàn)爭,生動地描述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社會領域,十分值得回味,我懷著崇敬的心境,拜讀了這部著作。
小說描述的是:俄羅斯的羅斯泰爾伯爵的女兒娜塔沙美若天仙,在一次舞會上和一位年輕的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相愛??墒?,不久后法俄戰(zhàn)爭爆發(fā),安德烈奔赴沙場,最終負傷身亡。娜塔沙悲痛欲絕,在別人的勸說下無奈改嫁。此時,在俄國人民的打擊下,法軍潰敗。俄國有恢復了其樂融融的景象。這本書充分地表現(xiàn)出俄國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
讀了《戰(zhàn)爭與和平》這本書,我感觸異常深刻:主人公安德烈忠心報國,最終為國捐軀,他的愛國情懷使我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安德烈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放棄了自我的幸福,終身長眠于九泉之下,守護著自我的祖國。娜塔沙天真善良,十分純潔。彼埃爾善良真誠,憑著繼承的遺產(chǎn)成了上流社會的矚目人物,可他并不像其他貴族,堅強與邪惡作斗爭……這本書真是把那時候的俄國人的思想感情描述的淋漓盡致。
讀完這本書,我衷心祝愿人世間不在發(fā)生戰(zhàn)爭,和諧永在!
戰(zhàn)爭與和平讀書筆記摘抄賞析4
《戰(zhàn)爭與和平》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步長篇巨著,它生動描述了19世紀前十五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展示了一幅廣闊的生活畫卷。
名著的主要資料是:在1805年,法國和俄國之間的關(guān)系惡化,即將發(fā)生戰(zhàn)爭。然而在俄國上層社會,人們的生活依舊恬靜悠閑,社交舞會照常舉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決心干一番事業(yè),就提任庫圖佐夫?qū)④姷母惫伲蚯熬€出發(fā)去了,他期望這次戰(zhàn)爭能為自我?guī)磔x煌與榮耀。在奧斯特里,他參加聯(lián)軍與法軍的會戰(zhàn)并受傷。斯托夫伯爵家,他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那塔。感情使他振作起來重新投入生活和事業(yè)。俄法戰(zhàn)爭爆發(fā),安德烈奔赴沙場院,在波羅金塔會戰(zhàn)中受重傷。他忽然體會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過程。從那一刻開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靜地走到終點。
與安德烈的故事平行發(fā)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爾是個熱血沖動、善良真誠的年青人,憑著繼承一筆可觀的遺產(chǎn),他成了上流社會矚目人物。勢利庫拉金公爵便把放蕩墮落的女兒愛倫嫁給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夢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爾在荒淫的貴族群中屢次受挫。衛(wèi)戰(zhàn)爭中,彼埃爾組織民團并經(jīng)受了戰(zhàn)火考驗。后被法軍逮捕。在戰(zhàn)俘營,士兵中的宿命論和不抗惡思想使他深受感動。在俄國人民打擊下,法軍潰敗。彼埃爾被游擊隊救出,返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參加了十二月黨人的秘密組織,而娜塔莎則成為一個賢妻良母。
這部名著再現(xiàn)了當時史詩般壯闊的社會風貌。
戰(zhàn)爭與和平讀書筆記摘抄賞析5
托翁反復強調(diào)的歷史觀:歷史并非英雄史,英雄絕不是時代的操縱者,而是順應時代的產(chǎn)物。所謂的勝利者,能夠看透時代的本質(zhì),懂得那潛在的“力量”,順勢而為。
戰(zhàn)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有著無法估量的復雜性。我們對于它的靜態(tài)了解遠遠不夠,況且它還是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的。在此情景下,科學理性的分析往往不能帶來預定的效果。
安德烈和比埃爾一樣,對現(xiàn)實生活很不滿意,一向在努力給自我的生活賦予一個理性的解釋,給生活賦予意義,使自我能坦然理解當下的生活。安德烈臨死前擁抱了上帝獲得解脫,比埃爾沉浸于日常生活的幸福,以政治改革為己任。最終并沒有找到那個“理性解釋”,但似乎已到達了自我想要的結(jié)果。
在尋求過程中,安德烈找到了“真”,即娜塔莎的純真,但這份純真卻給他帶來了新的傷害,間接將他領向死亡。而比埃爾首先找到了“善”,加入了教派,妄想經(jīng)過“善”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但依舊體會到的是和以前一樣的虛假。
安德烈臨死前意外地與阿納托利和娜塔莎重逢,這些以往給他帶來傷害的人同樣正在面臨痛苦,面臨失去他們最珍視東西的痛苦,而此時的安德烈感受到的不是“恨”,相反卻是“愛”,是一種上帝的“博愛”,即對生活達成諒解,坦然理解生活“美”的一面。
比埃爾在失去一切以后遇到了普拉東,普拉東身上具有一種天真的樂觀,受其感染,比埃爾放棄了對理性思考的盲目追求,開始學會感受生活中的“美”。
回到平凡的日常生活,所做的這一切,自我的所有努力,對自我和生活有任何改變嗎?并沒有!最終只是與生活達成諒解而獲得內(nèi)心的平靜,而這是不是也能夠看作是一種屈服?無論你的夢想有多偉大,無論你對探索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最終還是回歸到平凡的洪流,被大潮裹挾著消失在時代的潮流中。
戰(zhàn)爭與和平讀書筆記摘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 讀書筆記好段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