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玉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玉竹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故有"補益五臟,滋養(yǎng)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壽。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玉竹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玉竹的功效和作用
?、佟侗窘洝罚褐髦酗L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顏色,潤澤。
?、凇秳e錄》:主心腹結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眥爛淚出。
③《藥性論》:主時疾寒熱,內補不足,去虛勞客熱,頭痛不安。
④《本草拾遺》: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
⑤《四聲本草》:補中益氣。
⑥《日華子本草》:除煩悶,止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
⑦《滇南本草》:補氣血,補中健脾。
?、唷毒V目》: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一切虛損。
?、帷稄V西中藥志》:養(yǎng)陰清肺潤燥。治陰虛,多汗,燥咳,肺痿。
玉竹的食用方法
百合玉竹粥
做法:
(1)百合洗凈,撕成瓣狀;
(2)玉竹洗凈,切成4厘米長的段;
(3)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4)把粳米、百合、玉竹放入鍋內,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置旺火上燒沸,改用小火煮約45分鐘;
(5)鍋內加入白糖攪勻,再稍燜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食譜營養(yǎng)
粳米: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玉竹豬心
做法:
(1)將玉竹洗凈,切成節(jié),用水稍潤,煎熬2次,收取藥液1000克。
(2)將豬心破開,洗凈血水,與藥液、生姜、蔥、花椒同置鍋內在火上煮到豬心六成熟時,將它撈出晾涼。
(3)將豬心放在鹵汁鍋內,用文火煮熟撈起,揩凈浮沫。在鍋加鹵汁適,放入食鹽、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熱成濃汁,將其均勻地涂在豬心里外即成。
功效:玉竹養(yǎng)陰益胃,豬心養(yǎng)血安神,以心補心。兩者合用,則養(yǎng)陰血,寧心神作用更佳。適用于心血不足的心悸、心煩、失眠、多夢、見忘,以及肺陰不足的久咳、干咳,胃陰不足的煩渴、不思飲食等癥。
玉竹人參雞
做法:
(1)雞腿剁大塊,洗凈。
(2)玉竹以清水快速沖凈,和雞塊、人參片一道放進燉鍋內,加調味料和4碗水,并以保鮮膜覆蓋住鍋口。
(3)隔水蒸(或以電鍋蒸)約30分鐘,待雞肉熟透即可食用
溫馨提示
玉竹藥效緩和,不適合急癥,但多食久食便知其妙,能除去面部黑斑,和悅容顏,更重要的是它能抗機體老化,延緩早衰現象。
玉竹是治療中風發(fā)熱、行動不便、頭痛腰痛的常用藥,能祛風退熱,而且還能抑制血糖、降低血壓,使人容光煥發(fā),氣色紅潤。
3.玉竹搭配人參,平日用于養(yǎng)生、滋補,則有解憂除煩、平定心氣的效果,最適宜工作壓力大、個性緊張敏感者。
食譜營養(yǎng)
補中益氣、潤澤心肺、延緩衰老、緩和情緒、抑制血糖、調節(jié)血壓,久服去面部黑斑
玉竹麥冬鴨
配料:玉竹50克,麥冬50克,老母鴨一只(約750克左右),黃酒適量。
做法:
(1)玉竹、麥冬裝入白紗布袋中,將鴨內臟去掉,洗凈濾干,濕藥袋放入鴨腹內。
(2)用旺火隔水蒸四小時,至鴨肉酥爛,離火。
(3)取出藥袋,再將藥汁絞入鴨湯中,棄藥袋。
食法:每日二次,每次一小碗,先喝淡湯,后吃鴨肉。也可佐膳食。吃鴨肉時,可蘸醬油食,分2~3天吃完。每食一次,必須蒸熱。
功效:此食療方具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曷,強心利尿,清肺熱,降血糖等功能。對陰虛口渴,大量飲水仍不解渴之糖尿病“上消證”有補養(yǎng)作用。
玉竹山藥黃瓜湯
配料:玉竹15克,山藥15克,黃瓜100克。
做法:
(1)把玉竹、山藥片、黃瓜塊放在鍋內,加入適量水,食鹽,武火燒沸,
(2)再改用文火煮30分鐘即可,吃山藥、黃瓜,喝湯。
功效:此藥膳具有補脾益胃,清熱潤肺功效。適宜于糖尿病患者陰虛燥熱之干咳,或痰少而黏,煩渴多飲,口干舌噪,大便干結等,上消之消渴證。
玉竹瘦肉片湯
配料:玉竹20克,瘦豬肉100克。
做法:
(1)先將玉竹入砂鍋,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鐘,去渣.
(2)將瘦豬肉切成薄片入砂鍋煮熟,加入蔥、姜末、香油、醬油適量,開鍋即可,吃肉片喝湯,每日1次。
功效:此藥膳具有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適宜于糖尿病陰虛津虧,癥見煩渴多飲,消瘦易饑,口干口臭之上、中之消渴證食用。
玉竹茶
配方:玉竹9克。
用法:以上1味,將茶包放入杯子中,沖入約120毫升沸水后,耐心等待3分鐘左右即可飲用。每日代茶頻飲。
功效:養(yǎng)陰潤燥,生津潤顏。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內熱消渴。長期飲用可輕身延年。
玉竹的中藥配伍
肺中燥熱陰液不足,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者,可與沙參、麥冬、桑葉等相配。
熱病后期,損傷胃陰,癥見饑不欲食,口舌干燥者可與沙參、麥冬、甘草等同施。
凡內熱水渴不止者,可與天花粉、山藥、生地黃等同用,以滋陰清熱生津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