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民俗活動
處暑,即為“出暑”,意味著炎熱即將離開,天氣逐漸轉涼,正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秋涼,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如虎”。那么,在處暑你知道有哪些民俗活動嗎?
處暑節(jié)氣習俗活動
出游迎秋
處暑節(jié)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jié)”。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jù)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后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后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jié)。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云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云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jié);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開漁節(jié)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便是漁業(yè)收獲的時節(jié)。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jié),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jié),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fā)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潑水習俗
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nèi),日本各地有組織潑水降溫的習俗。
處暑文化,各種民俗活動令人大開眼界!
1
處暑傳統(tǒng)習俗:開漁節(jié)
對于沿海地區(qū)的漁民來說,處暑后一定是漁獲的一個大好時節(jié),每年處暑節(jié)氣,在浙江省一帶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jié),訣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們出海。
開漁節(jié)時候,原本帆檣林立、千舸錨泊的靜態(tài)海面,瞵間成為機器轟鳴、汽笛長鳴、百舸齊發(fā)的活躍場景。
2
處暑傳統(tǒng)習俗:祭祖、迎秋
處暑節(jié)氣前后的民俗大多都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稱“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節(jié)”。
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開始,就有開鬼門的儀式,一直要到月底關鬼門才結束,在這期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
3
處暑傳統(tǒng)習俗:拜土地爺
小暑節(jié)氣正值農(nóng)作物收成時刻,農(nóng)家紛紛舉行各種儀式來拜謝土地爺。有的殺牲口到土地廟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還有的這一天從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腳,恐把到手的豐收洗掉。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在農(nóng)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4
處暑傳統(tǒng)習俗:煎藥茶
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5
處暑傳統(tǒng)習俗:龍眼稀飯
老福州的生活習俗是,在處暑的時候要吃龍眼配稀飯,因為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人體消耗了很多熱量,吃龍眼能補充熱量。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yǎng)氣的作用。
6
處暑傳統(tǒng)習俗:吃鴨子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tǒng),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tǒng),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里去買處暑百合鴨。
7
處暑傳統(tǒng)習俗:放河燈
河燈也要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一座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若是有亡魂托著一盞河燈,就能找到托生的路。
傳統(tǒng)節(jié)日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一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xiàn)代的一種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基于這種思想和對先人的感情和責任使然,各種民俗勢必也會不斷得到延續(xù)和傳承。
處暑相關文章:
3.描寫處暑的古詩
4.處暑中處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