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試卷2017模擬題(2)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14~15題。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①。
注釋:①春秋時,齊景公游于牛山,見落日而北望國都臨淄,想到難于永享據有國土之樂,流淚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4﹒對于本詩內容與寫作技巧的理解,下列解說中錯誤的兩項是( )( )(5分)
A.首聯(lián)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懷抱里,用“翠微”來代指碧綠的江水,流露出對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B.頷聯(lián)寫詩人理想中盡興地過重陽的方式——應該將菊花插個滿頭再歸去,旨在表現他對菊花的獨特喜愛和對隱逸的向往。
C.頸聯(lián)用了對比,將大醉無憂與怨恨憂愁相對比。“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斟起酒來喝吧,詩人像是勸客,又像是勸自己。
D.尾聯(lián)用典,詩人由眼前登臨的齊山,聯(lián)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他與齊景公有同感,卻寬慰自己不必獨自傷感流淚。
E.李清照的《醉花陰》與本詩都反映出古人重陽賞菊、飲酒的風俗,但詩人心境不同,本詩沒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
15﹒通過記敘重陽登高,詩人表達了哪些感情?請結合詩句概括。(6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韓愈《師說》中以孔子曾拜鄭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來說明了一個事實:“ ▲ ”。
(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和抒情融為一體,筆力遒勁,境界宏闊,詞中“ ▲ , ▲ ”兩句由寫景轉到寫人,承上啟下。
(3)莊子在《逍遙游》中寫宋榮子不因外界的評價而改變自己的句子是: ▲ , ▲ 。
第Ⅱ卷 表達題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3分)
?、佟度嗣竦拿x》這一劇作的成功,說明敢于觸碰敏感題材,說真話,說人話,講能引發(fā)當下人感懷的道理,就足以讓觀眾甘之若飴。
?、陔S著房地產業(yè)的不斷升溫,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價格已經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沉重負擔,人們要求平抑房價的呼聲也一直不絕如縷。
?、廴绻麤]有抓住老街的特點,只是一味從商業(yè)的角度開發(fā),變成了批發(fā)“流水線”一條街,不僅破壞了老街本身的韻味,更是對文化遺產和文化記憶的殺雞取卵。
?、軒啄昵?,大家還對互聯(lián)網音樂嗤之以鼻,認為“網絡歌曲”就是口水歌的代名詞。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音樂產業(yè)的重要陣地。
⑤領導干部必須站位高,具備整體觀念和全局意識,才能判斷合理,決策準確,如果片面地看待問題,目無全牛,注定是不能成為好領導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帶一路”、“亞投行”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中國提出的這些倡議不僅對全球和區(qū)域發(fā)展都有利,而且對中國自身發(fā)展有利。
B.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記者昨日上午從成都某交警大隊了解到,初步判斷系因事故私家車車速過快,具體調查結果還需準確核實后對外發(fā)布。
C.《記住鄉(xiāng)愁》 以濃厚的文化內涵、豐富而平實的情感、感人的中國故事,受到海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被譽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接地氣的精品力作”。
D.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實現了成都市民從生存到生態(tài)、從溫飽到環(huán)保的訴求,而“會呼吸的痛”卻讓人們日益渴望干凈的空氣。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 ① 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 ② 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③ ,④ 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 ⑤ 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yōu)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⑥ ,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
?、?② ③ ④ ⑤ ⑥
A 而且 但是 雖然 是 因為 所以
B 但 / 然而 縱使 因為 因而
C 但是 因為 雖然 / 盡管 因此
D 可是 因為 但是 即使 / 總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鄉(xiāng)土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非物質的都是不可替代的無價之寶。對鄉(xiāng)土文化的保護和延承也必須覆蓋物質的、非物質的各個領域, ① ,即使要利用它發(fā)展旅游等產業(yè),也要突出“保護第一”的原則。對鄉(xiāng)土文化最有效的保護是 ② 。所謂“積極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繼承鄉(xiāng)土文化傳統(tǒng)的東西,也要適應現代生活需求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既要保護好原生態(tài)鄉(xiāng)土文化,又要創(chuàng)造新生態(tài)鄉(xiāng)土文化。所謂“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鄉(xiāng)土文化的“文脈”,也要有選擇地沿承作為鄉(xiāng)土文化載體的“人脈”;既要延承鄉(xiāng)土文化的物質表象,即“形似”, ③ ,即“神似”。
21.下圖是第14次全國成年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各類傳統(tǒng)與新興媒介閱讀時長對比圖,請根據圖表提供的信息寫出調查結論。要求內容完整,語言連貫,不超過80個字。(6分)
答: ▲
四、寫作(60分)
22.以“我眼中的高三”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③用規(guī)范漢字書寫。
高考語文試卷2017模擬題參考答案
1.D(強加因果。“我們并不知道人類的全部歷史”是“我們必須從局部知識入手,而且必須暫時接受所有的可能性”的原因,與前面的內容沒有因果關系。)
2.B(文章舉這兩個例子是說一些機遇的因素,像一些怪癖的特點或情況,或許就能打亂國家之間的平衡,從而證明我們難以推演未來。)
3.C(科學也是相對性至上,而且強加因果。)
4.C”人總是想殺狗”錯誤,因為最后人的良心覺醒,并未殺狗。另外本文的主題是表現人性的善良以及善有善報的愿景,并非“人性本惡”。
5.本文采用了第三人稱的敘述視角(全知視角)。作用:(1)不受時空的限制,方便作者自由無礙地敘述故事。2)方便讀者全面地了解故事,包括故事的背景全貌和人物的心理活動。(答對敘述視角1分,答對作用每點2分)
6.(1)“尖刀”是小說的線索,串聯(lián)起了小說的各主要情節(jié),使故事更加緊湊連貫合理;(2)“尖刀”反映了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歷程,磨制尖刀表現了主人公由于饑餓而動了殺狗求生的惡念,而唾罵拋棄尖刀又表現了其良知的覺醒,使得人物形象更真實更豐滿;(3)暗示了小說的主旨,最后主人公因尖刀反射光線而獲救,尖刀由殺戮的工具轉變?yōu)榫热说墓ぞ撸磉_了對于人性善良的褒揚以及善心終有善報的美好愿景。每答到一點給2分,其中術語1分,分析1分)
7.D“意在解釋杜甫不應代宗召補的深層原因”錯。
8.答C給3分,答E給2分,答D給1分;答A、B不給分。
解析 A.“以至于無暇……”錯誤;B.“在‘曾用野果充填過饑腸’的時候”表述的時間錯誤,這種認識是在草堂建成后;D.“因此”的表述不合文意。
9.觀點一:杜甫并沒有“陶醉”“忘卻”。理由:①他欣賞、贊嘆農舍之景,只是他心靈尋得片刻寧靜的表現,在并不豐裕的物質生活條件下能夠如此,正是杜甫熱愛生活、關注現實的體現。②從這一時期的杜詩中,讀者看到的是杜甫平靜心境后的報國無門的悲慨。(言之成理即可)
觀點二:杜甫暫時“陶醉”“忘卻”了。理由:①草堂建成后,杜甫開始“有滋有味”欣賞草堂風物,寫了不少頗具安恬情味的田園詩。②“定居草堂之后,杜甫生活安頓下來,開始游覽成都古跡,并與一些風雅人士交往。”杜甫與江村農家關系也很密切。”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答沒有“陶醉”“忘卻”或暫時“陶醉”“忘卻”都可。選擇沒有“陶醉”“忘卻”作答,一要說明欣賞、贊美農舍之景與關注現實的關系,二要指明這時的詩作仍然流露出報國無門的悲慨。選擇暫時“陶醉”“忘卻”,可從欣賞草堂風物、與風雅人士交往兩個方面作答。第二問,要注意文章最后的“相關鏈接”,可從開創(chuàng)新樂府運動、反映民間疾苦和表現形式對后世寫實詩人的影響等方面考慮。
10.B(釁:間隙、破綻)
11.C(“有時也指上級下達的文書”錯,“詔書”為皇帝專用。)
12.C(“由當地百姓自行選擇有仁愛之心的人擔任太守”有誤)
13.(1)這時郭千里(被)授職將要擔任監(jiān)丞,朱震說:“郭千里侵占強奪老百姓的田地,曾經受到追究懲處,希望(皇上)停止(對他的)新的任命。”(譯出大意給 3分;“按治”“寢”兩處,每譯對一處分1分)
(2)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處于明德皇后的喪期,過了一個月之后就除去了喪服。(譯出大意給3分;“居”“除服”兩處,每譯對一處分1分)
【參考譯文】
朱震字子發(fā),荊門軍(宋代地方行政單位)人。應試考中政和年間進士,在州縣任職時以廉潔著稱。胡安國一見到他后就非常器重他,將他推薦給宋高宗,高宗征召他為司勛員外郎,朱震稱病沒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趙鼎進入朝中擔任參知政事,皇上向他征詢當代的人才,趙鼎說:“我所了解的朱震,學問淵深廣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讀書人中首屈一指,讓他擔任講讀的職位,一定會對陛下有所裨益。”皇上于是下令征召朱震。朱震到了后,皇上用《易經》《春秋》的旨意來考問他,朱震用自己的全部所學來答對?;噬?聽了之后)很高興,提拔朱震擔任祠部員外郎,兼任川、陜、荊、襄都督府的詳議官。朱震于是上書說:“荊州、襄陽之間,沿著漢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綿延七百多里,如果挑選優(yōu)秀將帥率領軍隊鎮(zhèn)守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種植糧食,賊寇來了就抵御,賊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過三年,軍糧就會自足自給。(然后)選擇有利的時機出兵,席卷黃河以南,這是以逸待勞、萬無一失的計策。”不久)朱震升任秘書少監(jiān)兼御前侍講。這時郭千里(被)授職將要擔任監(jiān)丞,朱震說:“郭千里侵占強奪老百姓的田地,曾經受到追究懲處,希望(皇上)停止(對他的)新的任命。”皇上采納了他的意見。這時,虔州(很多)老百姓做盜賊,皇上對這件事感到擔憂,于是挑選優(yōu)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任職)以安撫當地百姓。在新太守將要赴任時,朱震對(皇上)說:“如果讓當官的人廉潔奉公而不侵擾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誘他們當盜賊,他們也不會做的。希望皇上詔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屬各縣中貪贓枉法、行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將他們)全部罷免,聽憑老百姓自主選擇慈愛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擔任官職),有政績的人加以優(yōu)待獎勵。”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按照先例,皇上正逢喪期沒有祭祀廟堂的禮節(jié)。當時徽宗去世后還沒有祭祀于祖廟,太常少卿吳表臣就奏請皇上舉行明堂祭祀禮節(jié)。朱震于是上書說:“《禮記》說‘(天子)居喪三年不舉行祭禮,(期間)只祭祀天地社稷,稱為越紼行事。’《春秋》上寫著‘夏五月乙酉,這一天是吉日,大祭莊公。’《公羊傳》解釋說‘這是譏諷開始不實行三年的喪制啊。’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處于明德皇后的喪期,過了一個月(以日易月)之后就除去了喪服。(因為)當時沒有實行三年的喪制,專門實行以一天代替一月的制度,(真宗皇帝的做法)是可以的,在(實行了三年喪制的)今天再這樣做就是錯誤的。”宋高宗紹興七年,朱震因病辭去職務而自請充任祠祿官(祠祿官為主管祭祀的閑職,一般由年老不能任事的大臣擔任),不久任禮部貢舉,恰逢生病而去世。
14﹒AB(A“翠微”代指齊山。注意“上”字及重陽登高的風俗。B 注意結合三句,四句表現的是詩人趁著重陽節(jié)拋開世事、盡情放縱快樂的思想。)(5分)
15﹒①節(jié)日登臨的愉悅。江涵秋影,大雁開始南飛,一片翠微的美景,攜客帶酒登山,歡度佳節(jié)的樂事。②暗含人世的憂苦。世間生活難逢可歡笑的事,多是憂苦愁悶。③生命易逝的悲傷。悵望落日,古往今來一樣難免生命易逝的悲傷。④努力超越苦悶的曠達。塵世難逢歡樂事,今逢佳節(jié)當盡情歡樂,“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知道古往今來都不免生命短暫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淚傷心。(每點2分,答出三點給滿分)
16.(1)圣人無常師
(2)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
(3)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17.(3分)D(甘之若飴:為了從事某種工作,甘愿承受艱難、痛苦。屬于望文生義。不絕如縷: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xù)。屬于不合語境或對象不當。殺雞取卵:為了要得到雞蛋,不惜把雞殺了,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利益。使用正確。嗤之以鼻:用鼻子吭聲冷笑,表示輕蔑。目無全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褒貶不當。)
18.(3分)C(A.遞進分句的語序不當;B.句式雜糅,去掉“系因”的“因”;D,缺少主語,去掉“經過”)
19.(3分)B(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解答連貫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據上下文意進行推斷。解答此題,結合“脆弱”和“有思想”可知,此處表示轉折,排除A項。前面是“用不著宇宙毀滅”,后面是“宇宙毀滅”,應該是轉折的假設。⑤是對死亡高貴的原因的解釋,最后一處是對全段的總結,全部的尊嚴在于思想。綜合看來C項最合適。)
20.①而且保護始終是第一位的;(1分)②積極的全方位的延承;(2分)③也要注意延承鄉(xiāng)土文化的精神內涵。(2分)
21.(6分)我國成年國民接觸新興媒介的時長整體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機接觸時長增長顯著;(3分)傳統(tǒng)媒介中,我國成年國民人均閱讀圖書時間最長,但紙質報刊閱讀時長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分)
猜你喜歡:
6.高考語文考卷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