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桃花意象的道家觀照
時間:
王繼敏1由 分享
摘要: 道家文化傳統(tǒng)歷史悠久,其隱忍退讓、清靜無為的生活信條對文人士大夫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擬從道家這個角度來觀照宋詞中的桃花意象,試圖挖掘出蘊含在桃花意象中的道家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是隱逸思想。桃花花期早,它的綻放預(yù)示著春天的到來,正契合道家的自然意識。桃花年復(fù)一年的花開花落與人事衰變的不可逆轉(zhuǎn)形成鮮明的對照,引發(fā)了詞人對生命的思考。
關(guān)鍵詞: 宋詞桃花意象道家思想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jīng)·周南·桃夭》),生機勃勃、艷麗動人的桃花展現(xiàn)著自然生命之美,也因此得到一個“夭桃”的美稱。“小桃無賴已撩人”①((辛棄疾,《生查子》),熱烈絢爛的桃花撥動了無數(shù)騷客詞人的心弦,成為他們爭相吟詠的對象。在宋詞中,桃花意象傳達的感情、寄予的含義相當(dāng)豐富。有時詞人看到桃花歡欣雀躍,作“桃李風(fēng)前多嫵媚”(辛棄疾,《武陵春》)之語;有時則又是“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張先,《相思兒令》),一副任紅雨撲面、淚眼問花的感傷情景;有時甚至對桃花鄙夷到了極點,斥之“桃李漫山奈俗何”(周紫芝,《減字木蘭花》);有時卻又是“洞里桃花,仙家芝草”(汪莘,《沁園春》)、“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秦觀,《虞美人》),不沾染紅塵凡俗。桃花的生長與凋零,桃花的雅與俗,桃花蘊含的文化意義,等等,使得宋詞中桃花意象的內(nèi)涵多元而豐富。宋代宗教思想十分濃厚,宋代詞人鮮有不涉獵禪宗、道教的,且多熟讀老莊,深受道家思想影響,因而在作品中融入佛道思想②相當(dāng)自然。道家文化傳統(tǒng)歷史悠久,其柔弱退讓、清靜無為的生活信條對文人士大夫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擬從道家這個角度來觀照宋詞中的桃花意象,試圖挖掘出蘊含在桃花意象中的道家思想。
一、桃花意象的隱逸之想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漁人,緣溪看見桃花林,漸漸行到人跡罕至之處,最后發(fā)現(xiàn)了這個世外桃源。這片隱逸的樂土是由夾岸桃花引入的,藏于桃花深處。又唐代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描寫的是漁父的隱逸生活。自他開始,詞中的漁父形象漸漸成了隱者的代名詞。在宋代,詞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漁隱詞,如蘇軾《漁父》四首,戴復(fù)古《漁父》四首,有的詞人甚至是完全化用張詞中的語句,如徐俯③、蘇軾④、黃庭堅⑤、朱敦儒⑥等。桃花漸漸成為隱者生活環(huán)境的象征之一。因此,桃花意象在文人的心理上投射下了隱逸的意味。
歌頌隱逸,追求閑適,它的思想基礎(chǔ)主要來自于道家哲學(xué)。老子講恬淡寡欲,抱全守真。莊子主張見素抱樸,清靜閑逸,“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⑧??傊兰覐娬{(diào)的是一種以“虛無”為宗的養(yǎng)身處世態(tài)度。至宋代,“禪宗汲取老莊哲學(xué),形成以追求自由心性、自然適意為特征的南宗”⑧。道教內(nèi)丹派則向老莊回歸,認為只要求得心靈的閑適就是得道成仙。宋代文人本就對老莊思想浸淫較深,再受到上述兩種思潮的影響,宋詞中表現(xiàn)隱逸懷抱、閑適情調(diào)的作品就更多了。
在這些作品中桃花意象常常被用來表現(xiàn)隱逸閑適生活的環(huán)境。一方面,桃花清新脫俗,桃花林令人有塵外之想,夾岸桃花更是一幅美麗的桃源圖,景致幽美,遺世獨立。另一方面,沉淀在桃花意象中的文化內(nèi)涵使得詞人們在抒寫隱逸懷抱時特別青睞之。有時詞人寫“桃花”“桃源”不一定是實寫,只是為了渲染一種隱逸的氛圍。我們看朱敦儒的《減字木蘭花》:
閑人行李。羽扇芒鞋塵世外。一疊溪山。也解分風(fēng)送客帆。時平易醉。無復(fù)驚心并濺淚。長揖忘言?;罔一ú鍧M船。
詞人開門見山,道出詞旨——“閑”,寫隱于山水云壑間的閑適生活。“回棹桃花插滿船”,雖然詞人沒有明寫桃源式的美景,但是我們可以想象詞人坐船徜徉于桃源的悠然自得的情景及“桃花插滿船”的愜意快樂。
有時候詞人處于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如黃庭堅的《水調(diào)歌頭·游覽》: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shù),花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詞人不滿于污濁的現(xiàn)實社會而采用幻想的鏡頭描寫神游桃花源的情景,表現(xiàn)了一定的出世思想。武陵溪上溪水淙淙,夾岸桃花朵朵,樹枝上的黃鸝歌聲婉轉(zhuǎn)。這個世外桃源不僅僅是詞人希望隱逸的地方,更是詞人苦苦找尋的理想境界。
自士階層產(chǎn)生以來,仕隱問題一直是困擾士人身心的一大問題。莊子說:“隱,故不自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fā)也,時命大謬也。當(dāng)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dāng)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⑨其真實用意則是主張“隱”,而絕意于“仕”。有宋一代實行的是文官政治,禮遇士人,士大夫文人參政熱情空前提高。優(yōu)越的政治地位、豐厚的國家俸祿可以滿足士大夫世俗生活的各種功利性、享樂性需求,但高度的中央集權(quán)、嚴(yán)苛的臺諫制度、日益殘酷的黨爭又鉗制了其個體人格的獨立與自由。若想保持個體人格免受損害,則只能逃避政治現(xiàn)實而脫離官場,或歸園田居,或棲隱山林;但作為一個世俗人,這樣就沒有了物質(zhì)保障。同樣,若想獲得世俗人生的種種適意和享受,則必須依附國家政權(quán),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而如此置身于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中,個體人格的獨立與自由也就難以實現(xiàn)。因而宋詞中如黃庭堅這樣的出處矛盾十分常見。這個矛盾的調(diào)解得益于隱逸文化傳統(tǒng)的“精神化”轉(zhuǎn)向。傳統(tǒng)意義上遠離塵世、餐風(fēng)飲露的“形隱”,越來越朝著注重主體精神化修煉的“心隱”方向發(fā)展。只要能把握隱逸的精神實質(zhì)而涵養(yǎng)自己的隱逸品格,保持自己的人格操守,不必高臥林泉、脫離塵世即可獲得隱逸的樂趣。“何必桃源是故鄉(xiāng)”(李之儀,《鷓鴣天》),無需買山、無需擇地,只要求得心靈的閑適,心中有隱,就是隱者了。這時,桃源意象往往就成了詞人們用來反襯的手段,“桃源今度難認。林間即是長生路”(張炎《摸魚兒》),何必執(zhí)著于桃花源似的仙家景致呢?
關(guān)鍵詞: 宋詞桃花意象道家思想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jīng)·周南·桃夭》),生機勃勃、艷麗動人的桃花展現(xiàn)著自然生命之美,也因此得到一個“夭桃”的美稱。“小桃無賴已撩人”①((辛棄疾,《生查子》),熱烈絢爛的桃花撥動了無數(shù)騷客詞人的心弦,成為他們爭相吟詠的對象。在宋詞中,桃花意象傳達的感情、寄予的含義相當(dāng)豐富。有時詞人看到桃花歡欣雀躍,作“桃李風(fēng)前多嫵媚”(辛棄疾,《武陵春》)之語;有時則又是“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張先,《相思兒令》),一副任紅雨撲面、淚眼問花的感傷情景;有時甚至對桃花鄙夷到了極點,斥之“桃李漫山奈俗何”(周紫芝,《減字木蘭花》);有時卻又是“洞里桃花,仙家芝草”(汪莘,《沁園春》)、“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秦觀,《虞美人》),不沾染紅塵凡俗。桃花的生長與凋零,桃花的雅與俗,桃花蘊含的文化意義,等等,使得宋詞中桃花意象的內(nèi)涵多元而豐富。宋代宗教思想十分濃厚,宋代詞人鮮有不涉獵禪宗、道教的,且多熟讀老莊,深受道家思想影響,因而在作品中融入佛道思想②相當(dāng)自然。道家文化傳統(tǒng)歷史悠久,其柔弱退讓、清靜無為的生活信條對文人士大夫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擬從道家這個角度來觀照宋詞中的桃花意象,試圖挖掘出蘊含在桃花意象中的道家思想。
一、桃花意象的隱逸之想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漁人,緣溪看見桃花林,漸漸行到人跡罕至之處,最后發(fā)現(xiàn)了這個世外桃源。這片隱逸的樂土是由夾岸桃花引入的,藏于桃花深處。又唐代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描寫的是漁父的隱逸生活。自他開始,詞中的漁父形象漸漸成了隱者的代名詞。在宋代,詞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漁隱詞,如蘇軾《漁父》四首,戴復(fù)古《漁父》四首,有的詞人甚至是完全化用張詞中的語句,如徐俯③、蘇軾④、黃庭堅⑤、朱敦儒⑥等。桃花漸漸成為隱者生活環(huán)境的象征之一。因此,桃花意象在文人的心理上投射下了隱逸的意味。
歌頌隱逸,追求閑適,它的思想基礎(chǔ)主要來自于道家哲學(xué)。老子講恬淡寡欲,抱全守真。莊子主張見素抱樸,清靜閑逸,“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⑧??傊兰覐娬{(diào)的是一種以“虛無”為宗的養(yǎng)身處世態(tài)度。至宋代,“禪宗汲取老莊哲學(xué),形成以追求自由心性、自然適意為特征的南宗”⑧。道教內(nèi)丹派則向老莊回歸,認為只要求得心靈的閑適就是得道成仙。宋代文人本就對老莊思想浸淫較深,再受到上述兩種思潮的影響,宋詞中表現(xiàn)隱逸懷抱、閑適情調(diào)的作品就更多了。
在這些作品中桃花意象常常被用來表現(xiàn)隱逸閑適生活的環(huán)境。一方面,桃花清新脫俗,桃花林令人有塵外之想,夾岸桃花更是一幅美麗的桃源圖,景致幽美,遺世獨立。另一方面,沉淀在桃花意象中的文化內(nèi)涵使得詞人們在抒寫隱逸懷抱時特別青睞之。有時詞人寫“桃花”“桃源”不一定是實寫,只是為了渲染一種隱逸的氛圍。我們看朱敦儒的《減字木蘭花》:
閑人行李。羽扇芒鞋塵世外。一疊溪山。也解分風(fēng)送客帆。時平易醉。無復(fù)驚心并濺淚。長揖忘言?;罔一ú鍧M船。
詞人開門見山,道出詞旨——“閑”,寫隱于山水云壑間的閑適生活。“回棹桃花插滿船”,雖然詞人沒有明寫桃源式的美景,但是我們可以想象詞人坐船徜徉于桃源的悠然自得的情景及“桃花插滿船”的愜意快樂。
有時候詞人處于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如黃庭堅的《水調(diào)歌頭·游覽》: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shù),花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詞人不滿于污濁的現(xiàn)實社會而采用幻想的鏡頭描寫神游桃花源的情景,表現(xiàn)了一定的出世思想。武陵溪上溪水淙淙,夾岸桃花朵朵,樹枝上的黃鸝歌聲婉轉(zhuǎn)。這個世外桃源不僅僅是詞人希望隱逸的地方,更是詞人苦苦找尋的理想境界。
自士階層產(chǎn)生以來,仕隱問題一直是困擾士人身心的一大問題。莊子說:“隱,故不自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fā)也,時命大謬也。當(dāng)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dāng)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⑨其真實用意則是主張“隱”,而絕意于“仕”。有宋一代實行的是文官政治,禮遇士人,士大夫文人參政熱情空前提高。優(yōu)越的政治地位、豐厚的國家俸祿可以滿足士大夫世俗生活的各種功利性、享樂性需求,但高度的中央集權(quán)、嚴(yán)苛的臺諫制度、日益殘酷的黨爭又鉗制了其個體人格的獨立與自由。若想保持個體人格免受損害,則只能逃避政治現(xiàn)實而脫離官場,或歸園田居,或棲隱山林;但作為一個世俗人,這樣就沒有了物質(zhì)保障。同樣,若想獲得世俗人生的種種適意和享受,則必須依附國家政權(quán),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而如此置身于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中,個體人格的獨立與自由也就難以實現(xiàn)。因而宋詞中如黃庭堅這樣的出處矛盾十分常見。這個矛盾的調(diào)解得益于隱逸文化傳統(tǒng)的“精神化”轉(zhuǎn)向。傳統(tǒng)意義上遠離塵世、餐風(fēng)飲露的“形隱”,越來越朝著注重主體精神化修煉的“心隱”方向發(fā)展。只要能把握隱逸的精神實質(zhì)而涵養(yǎng)自己的隱逸品格,保持自己的人格操守,不必高臥林泉、脫離塵世即可獲得隱逸的樂趣。“何必桃源是故鄉(xiāng)”(李之儀,《鷓鴣天》),無需買山、無需擇地,只要求得心靈的閑適,心中有隱,就是隱者了。這時,桃源意象往往就成了詞人們用來反襯的手段,“桃源今度難認。林間即是長生路”(張炎《摸魚兒》),何必執(zhí)著于桃花源似的仙家景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