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變形記》教案
《變形記》是卡夫卡短篇代表作,是卡氏藝術上的最高成就,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作品之一。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三語文《變形記》教案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高三語文《變形記》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相關知識;
2.了解卡夫卡;
3.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及人物;
4. 鑒賞小說荒誕的情節(jié)、真實的細節(jié)和心理描寫的藝術效果。
教學過程
一、簡介卡夫卡及現(xiàn)代主義文學。
幫助學生了解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社會條件,為閱讀作品掃清障礙。
二、閱讀小說,了解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
閱讀時,教師可做如下提示:
讀第一部分要了解格里高爾突然變成甲蟲后的心情,變成甲蟲的原因。讀第二部分要注意分析格里高爾對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責任感,以及他的自責心理。讀第三部分要注意:全家人對格里高爾態(tài)度的變化,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爾在寂寞和孤獨中死去。
學生熟悉了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后歸納:
情節(jié)的發(fā)展由兩條線索交互展開:
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一成為累贅一絕望而死
家里親人:驚慌、同情一逐漸憎恨一“把他弄走”
三、閱讀討論
A.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后的心理變化,以及家里人對他態(tài)度的變化。
B.討論這篇小說的主題
(問題A的解決方法:
1.引導學生找出揭示格里高爾變形的原因的句子,思考:格里高爾失去了人的本質,異化為非人的原因。
此為落實書后練習一的要求。
2.結合書后練習四所列三段人物心理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片斷所表現(xiàn)的格里高爾的內心狀態(tài)及其變化。
此過程在于引導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語句來感悟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3.討論:妹妹、爸爸和媽媽是怎樣對待格里高爾的,他們?yōu)槭裁磿@樣?
此過程在于了解親情異化而導致格里高爾被親人拋棄,從而反映出資本主義制度摧殘人性的社會本質。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
1.格里高爾是個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負擔和父親的債務,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拼命地干活,卻受老板的氣。他不幸變成甲蟲,失業(yè)了,然而他還為父債擔憂,還眷戀親人,甚至為討父親歡心,乖乖地、艱難地爬回臥室。這樣忠實而又富有責任感的人,最終還是被親人拋棄。
2.格里高爾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點,主要是通過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的。心理變化大致有三個階段:①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大甲蟲。他驚慌、憂郁,但還想為還清父債而苦干。父親發(fā)現(xiàn)他變成大甲蟲,露出惡狠狠的樣子,把他趕回臥室。他謙恭地懇求盡快回屋,免得父親生
氣。他忍辱負重,順從父親。②為家庭經(jīng)濟狀況焦慮,自我責備。在絕望中,“他覺得整個房間已經(jīng)開始繞著他旋轉起來,便掉下來摔在那張大桌子的中央”。③受重傷后,遭親人厭棄而絕望、空洞、平和。一只蘋果落到背上,格里高爾身受重傷,終于被妹妹厭棄。他異常冷靜,面對變形,面對厭棄,面對死亡,他感到孤獨、驚慌、痛苦、絕望,最終平靜地死去。從這一點看,他還是一個清醒、堅強的人。
3.格里高爾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集中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掙錢養(yǎng)家,顯示了忠誠、善良而富有責任感的個性;一是爭取自由,還清父債,追求時來運轉。自由獨立,最終在無奈與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種超脫——死亡。)
(問題B明確:
一家人本該相親相愛、互相幫助。格里高爾始終關心家庭,懷念親人,可一旦不能養(yǎng)家了,親人們就把他看作累贅,最終拋棄了他。格里高爾死了,親人們也無動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資本主義社會,在機器生產(chǎn)和生存競爭的高壓下,人異化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小了現(xiàn)實世界,現(xiàn)實世界容納不了人。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也是一種象征,象征人的異化,人性的異化,人際關系的異化。在金錢和私利面前,小說表現(xiàn)了兩種異化:一是格里高爾的異化,人變成了甲蟲,本性也變了,從掙錢還清父債,爭取獨立自由變?yōu)榘灿诩紫x生活的自娛自踐;二是以妹妹為代表的親人的異化,親情變成仇情,善良變成冷酷。小說描寫這種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異化、親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摧殘人性的不合理性。
對小說主題的探討,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
五、誦讀小說,深入研究
再次誦讀小說重點段落,研究這篇小說是如何通過荒誕的情節(jié)來表現(xiàn)社會生活本質的。
明確:
(1)小說借助荒誕的情節(jié)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變形異化。文學藝術是虛構的藝術,作家大膽想象,虛構出荒誕的情節(jié),推動人物的沖突,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格里高爾突然變成甲蟲,失業(yè)了,母親無奈,父親狂怒,妹妹厭棄,撕破了資本主義社會家庭表面的脈脈溫情的面紗,顯示了人際關系的自私、冷漠和殘酷,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唯利是圖的社會本質。
(2)作者用了寫實的手法,使荒誕、變形的情節(jié)真實可信。
(學生可以有自己的見解)
六、課外延伸
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現(xiàn)代主義,可以結合資源庫中《西方現(xiàn)代派美術》給學生展示相關圖片。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了解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相關知識;
2.了解卡夫卡;
3.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及人物;
4. 鑒賞小說荒誕的情節(jié)、真實的細節(jié)和心理描寫的藝術效果。
教學過程
一、簡介卡夫卡及現(xiàn)代主義文學。
幫助學生了解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社會條件,為閱讀作品掃清障礙。
二、閱讀小說,了解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
閱讀時,教師可做如下提示:
讀第一部分要了解格里高爾突然變成甲蟲后的心情,變成甲蟲的原因。讀第二部分要注意分析格里高爾對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責任感,以及他的自責心理。讀第三部分要注意:全家人對格里高爾態(tài)度的變化,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爾在寂寞和孤獨中死去。
學生熟悉了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后歸納:
情節(jié)的發(fā)展由兩條線索交互展開:
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一成為累贅一絕望而死
家里親人:驚慌、同情一逐漸憎恨一“把他弄走”
三、閱讀討論
A.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后的心理變化,以及家里人對他態(tài)度的變化。
B.討論這篇小說的主題
(問題A的解決方法:
1.引導學生找出揭示格里高爾變形的原因的句子,思考:格里高爾失去了人的本質,異化為非人的原因。
此為落實書后練習一的要求。
2.結合書后練習四所列三段人物心理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片斷所表現(xiàn)的格里高爾的內心狀態(tài)及其變化。
此過程在于引導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語句來感悟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3.討論:妹妹、爸爸和媽媽是怎樣對待格里高爾的,他們?yōu)槭裁磿@樣?
此過程在于了解親情異化而導致格里高爾被親人拋棄,從而反映出資本主義制度摧殘人性的社會本質。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
1.格里高爾是個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負擔和父親的債務,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拼命地干活,卻受老板的氣。他不幸變成甲蟲,失業(yè)了,然而他還為父債擔憂,還眷戀親人,甚至為討父親歡心,乖乖地、艱難地爬回臥室。這樣忠實而又富有責任感的人,最終還是被親人拋棄。
2.格里高爾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點,主要是通過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的。心理變化大致有三個階段:①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大甲蟲。他驚慌、憂郁,但還想為還清父債而苦干。父親發(fā)現(xiàn)他變成大甲蟲,露出惡狠狠的樣子,把他趕回臥室。他謙恭地懇求盡快回屋,免得父親生
氣。他忍辱負重,順從父親。②為家庭經(jīng)濟狀況焦慮,自我責備。在絕望中,“他覺得整個房間已經(jīng)開始繞著他旋轉起來,便掉下來摔在那張大桌子的中央”。③受重傷后,遭親人厭棄而絕望、空洞、平和。一只蘋果落到背上,格里高爾身受重傷,終于被妹妹厭棄。他異常冷靜,面對變形,面對厭棄,面對死亡,他感到孤獨、驚慌、痛苦、絕望,最終平靜地死去。從這一點看,他還是一個清醒、堅強的人。
3.格里高爾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集中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掙錢養(yǎng)家,顯示了忠誠、善良而富有責任感的個性;一是爭取自由,還清父債,追求時來運轉。自由獨立,最終在無奈與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種超脫——死亡。)
(問題B明確:
一家人本該相親相愛、互相幫助。格里高爾始終關心家庭,懷念親人,可一旦不能養(yǎng)家了,親人們就把他看作累贅,最終拋棄了他。格里高爾死了,親人們也無動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資本主義社會,在機器生產(chǎn)和生存競爭的高壓下,人異化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小了現(xiàn)實世界,現(xiàn)實世界容納不了人。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也是一種象征,象征人的異化,人性的異化,人際關系的異化。在金錢和私利面前,小說表現(xiàn)了兩種異化:一是格里高爾的異化,人變成了甲蟲,本性也變了,從掙錢還清父債,爭取獨立自由變?yōu)榘灿诩紫x生活的自娛自踐;二是以妹妹為代表的親人的異化,親情變成仇情,善良變成冷酷。小說描寫這種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異化、親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摧殘人性的不合理性。
對小說主題的探討,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
五、誦讀小說,深入研究
再次誦讀小說重點段落,研究這篇小說是如何通過荒誕的情節(jié)來表現(xiàn)社會生活本質的。
明確:
(1)小說借助荒誕的情節(jié)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變形異化。文學藝術是虛構的藝術,作家大膽想象,虛構出荒誕的情節(jié),推動人物的沖突,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格里高爾突然變成甲蟲,失業(yè)了,母親無奈,父親狂怒,妹妹厭棄,撕破了資本主義社會家庭表面的脈脈溫情的面紗,顯示了人際關系的自私、冷漠和殘酷,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唯利是圖的社會本質。
(2)作者用了寫實的手法,使荒誕、變形的情節(jié)真實可信。
(學生可以有自己的見解)
六、課外延伸
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現(xiàn)代主義,可以結合資源庫中《西方現(xiàn)代派美術》給學生展示相關圖片。
探究活動
卡夫卡小說創(chuàng)作對現(xiàn)代派文學的影響
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
參讀書目:
(1)葉廷芳《現(xiàn)代藝術的探險者》,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2)吳玉龍、吳濤《卡夫卡·現(xiàn)代藝術的殉道者》(歷史的豐碑叢書·文學藝術家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葉廷芳《論卡夫卡》,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4)朱維之、趙澧主編《外國文學簡編》(歐美部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5)葉廷芳主編《卡夫卡全集(一)·總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曹國臣《論卡夫卡的創(chuàng)作與現(xiàn)代小說美學》,《外國文學研究》1989年第4期。
試論變形人格里高爾形象的經(jīng)典意義
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
參讀書目:
(1)楊恒達、陳戎女、范方俊《變形的城堡·卡夫卡作品導讀》,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版。
(2)袁可嘉《外國現(xiàn)代派作品選》第一冊(下),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
(3)懷文主編《外國文學名著賞析詞典》,浙江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4)葉廷芳《論卡夫卡》,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
(5)蔣承勇主編《世界文學史綱》,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盧健《論“變形人”何以成為經(jīng)典形象》,《文藝理論研究》2001年第2期。
高三語文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