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虛詞歸納總結有哪些(2)
(5)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冻觥?/p>
(6)相與步于中庭?!队洝?/p>
(7)箕畚運于渤海之北?!队薰?/p>
(8)又留蚊于素帳中?!锻ぁ?/p>
(9)余嘗于土墻凹凸處?!锻ぁ?/p>
(10)飲于河渭?!犊洹?/p>
(11)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洞蟮馈?/p>
(12)出沒于鯨波萬仞之中。《觀潮》
(13)多會于此?!堵 ?/p>
(14)休祲降于天《唐雎》
(15)欲信大義于天下
(16)信義著于四?!堵 ?/p>
(17)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堵 ?/p>
(18)試用于昔日?!冻觥?/p>
(19)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
(20)起于魯。《莊子》
2、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
(1)請廣于君。
(2)未嘗不嘆息于桓靈也。
(3)欲招之于陛下也。
(4)日拌仲永環(huán)于邑人。
(5)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6)受地于先王。
(7)欲報之于陛下也。
(8)不求聞達于諸侯。
(9)地而不足于民。
(10)胡不見我于王。
(11)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
3、表示比較,譯作“比……怎么樣”
(1)賢于常人遠矣。
(2)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3)每自比于管仲。
(4)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乎
語氣助詞,表示反問或疑問也可表示猜測和感嘆
1、反問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3)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2、提問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3)然足下卜之鬼乎?
(4)公亦常問天子之怒乎?
(5)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6)將軍豈愿見之乎。
(7)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8)是亦不可已乎?
(9)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子知之乎?
3、感嘆
(1)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乃
1、連詞:可翻譯為“于是”,“這才”
(1)乃重修岳陽樓?!对狸枠怯洝?/p>
(2)乃入見。《曹劌論戰(zhàn)》
(3)陳涉乃立為王?!蛾惿媸兰摇?/p>
(4)乃入據(jù)陳?!蛾惿媸兰摇?/p>
(5)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蛾惿媸兰摇?/p>
2、副詞:相當于“就”,“才”
(1)蒙乃始就學?!秾O權勸學》
(2)乃今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陳涉世家》
(3)乃丹書帛曰:……《陳涉世家》
(4)陳勝吳廣乃謀曰:……《陳涉世家》
(5)乃記之而去?!缎∈队洝?/p>
(6)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
(7)乃悟前狼假寐?!独恰?/p>
(8)去后乃至?!蛾愄鹋c友期》
3、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例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短一ㄔ从洝?/p>
4、對事物的判斷和確認,譯為“是”,“實在是”,“本來是”等
例如: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項燕?!蛾惿媸兰摇?/p>
5、代詞:第二人稱代詞,做定語,譯為“你的”“你們的”
例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妒緝骸?/p>
然
1、……的樣子
(1)秦王怫然怒。
(2)謂為信然。
(3)雜然相許。
(4)為之怡然稱快。
(5)塵氣莽莽然。
(6)公欣然。
2、但是,表轉折
(1)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2)然操遂能克紹。
(3)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
3、代詞,這樣
(1)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2)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者
1、代詞,一般附著在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或動賓詞組的后面,相當于“……的”或“……的人(東西、事情、地方)。
A指人:
(1)念無與為樂者《記承天寺夜游》
(2)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3)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4)后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
(5)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核舟記》
(6)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答謝中書書》
(7)
B指東西、物、地方
(1)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傷仲永》
(2)以中有足樂者 《送東陽馬生序》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魚我所欲也》
(4)雖欲言,無可進者 《鄒忌諷齊王納諫》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記》
2、用在因果復合句或條件復句偏句的末尾,提示原因或條件。
(1)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死命》
(2)以弱為強者 《隆中對》
(3)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出師表》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3、用在主語之后表示停頓,謂語一般用“也”字結尾,起判斷作用。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馬說》
(3)陳勝者,陽城人也 《陳涉世家》
(4)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隆中對》
(5)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放在時間詞后起語助作用,可不譯
(1)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 《共工怒觸不周山》
(2)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孫權勸學》
5、用在數(shù)詞后,可譯為“個”、“樣”等
(1)或異二者之為 《岳陽樓記》
(2)二者不可得兼 《魚我所欲也》
6、用在某些描寫的詞語后,相當于“……的樣子”
(1)感極而悲者矣 《岳陽樓記》
(2)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3)中軒敞者為艙 《核舟記》
7、用在疑問句末表疑問語氣,相當于“呢”
(1)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論語·衛(wèi)靈公》
(2)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而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猜你喜歡:
1.初一語文段考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