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子游是誰
子游是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是孔子七十二賢人中的唯一的南方弟子,在歷史上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搜集整理的歷史上的子游,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的子游
子游生于公元前506年,卒于公元前443年,字言偃,是春秋時期吳地常熟人,也就是今天的常熟虞山鎮(zhèn)人,是孔子的學(xué)生,位列孔子學(xué)生中的七十二賢,是七十二賢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將自己在孔子處學(xué)得的思想積極的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推廣,得到孔子的稱贊,孔子說:“吾門有偃,吾道其南。”
正是因為言偃積極的推行孔子的學(xué)說,可以說對孔子的儒家學(xué)說做到了身體力行,所以其成就是比較大的,對于江南儒文化的影響也是比較深遠的,也正因為如此言偃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推崇,唐代開元八年,言偃被列為“十哲”之一,被迎入孔廟,享受世代的祭祀,唐開元二十七年,言偃被追封為吳侯;北宋年間,被追封為丹陽公;南宋時期被封為吳公;元代被封為吳國公;明朝嘉靖年間被稱為“先賢言子”;康熙年間朝廷在言偃的后世子孫中設(shè)立五經(jīng)博士一員,可以世代承襲;并且清代的幾個皇帝南巡的時候先后派大臣到言子墓祭祀,并且欽賜御筆匾額。
從歷代對言偃的推崇來看,言偃對于江南地區(qū)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也可以說這是統(tǒng)治階級拉攏人心的一種表現(xiàn),之所以可以通過敬奉言偃能拉攏人心,其根源還在于江南人民尤其是讀書人對言偃的推崇??梢哉f在江南地區(qū),言偃就是儒家的代表,是孔子儒家學(xué)說的代言人。
子游的小故事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在這里孔子將僅僅給父母吃喝的孝稱為像是對待犬馬的孝,是有著讓人振聾發(fā)聵的作用的,孔子尖銳的指出,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孝敬父母上僅僅是給與父母衣食,并沒有考慮到對父母感情的需要,并沒有做到尊敬父母,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與我們對待犬馬是沒有區(qū)別的。
孔子的這種說法在今天也具有非常普遍的意義,很多人確實是這樣做的,總是覺得讓自己的父母衣食無憂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父母的感情需要,不去陪伴父母,不去尊敬父母,總是惹自己的父母生氣,這與我們對待能夠為我們效力的犬馬有什么區(qū)別呢?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但是實際上細細的思量,孔子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啊!
子游問孝,可以說適合每一個朝代,甚至是現(xiàn)代也具有非常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所以我們今天重新推崇儒家學(xué)說,重新開設(shè)孔子學(xué)院,因為孔子的思想對于今天來說也是非常合時宜的。
子游的歷史評價
言偃死后得到后人的崇敬,累世不絕。唐代開元八年(720年)他被列為十哲之列進 入孔廟而受到人們的祭祀。十九年以后,即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他被迫封為號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被封為丹陽公。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被封為吳公。元代大德年間,被封為吳國公。明嘉靖年間,被封為先賢言子。清代承襲明代的封號。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朝廷批準(zhǔn)在言偃后裔中設(shè)五經(jīng)博士一員,世代承襲,用以奉祀先賢。清代幾個皇帝南巡,先后派大臣到常熟言偃墓致祭,并贈送御筆題的匾額。
歷史上的子游是誰相關(guān)文章:
2.歷史上鄧石如是誰
5.廣州親子游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