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蘇洵二十七始發(fā)憤
說起蘇洵,很多人都知道蘇洵二十七始發(fā)憤。對于一個生活在宋代的人來說,二十七歲的時候才去學習確實有點晚,相傳蘇洵從小不喜讀書,那是什么原因讓他發(fā)奮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為什么蘇洵二十七始發(fā)憤,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什么蘇洵二十七始發(fā)憤
一個原因來自他的夫人。蘇洵的妻子程氏是大家閨秀,學過詩書,她終日勸諫蘇洵好好讀書,但蘇洵并不知悔改,于是程氏自己教孩子們認字讀書。蘇洵看到程氏對孩子們的管教,又想到自己的頑劣,漸漸意識到如果自己還這樣不思進取,將來是要被孩子們恥笑的,他這才考慮起自己的學習來。
直接讓蘇洵二十七始發(fā)憤的事件,發(fā)生在他的母親去世之年。奔喪的二哥讓他寫一些文章來贊美一下游覽過的名川大山,但蘇洵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將肚子里那些壯麗景色寫到紙上,看著焦急的弟弟,二哥讓他編寫蘇家族譜。在編寫的過程中。他看到祖先的事跡,不覺羞愧難當,這才拿起書看了起來。
后來,蘇洵多次趕考失敗,憤懣的他看了自己以前寫的文章,一氣之下將它們焚燒殆盡,下決心要好好讀書,寫出真正的好文章來。這就有了蘇洵二十七始發(fā)憤的故事。
蘇洵從一個頑劣的少爺變成享譽后世的文壇巨匠,周圍的人給了他很大的鼓勵,他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見只要想成功,無論什么時候踏出第一步都不會晚。
蘇洵的詩
蘇洵是宋朝著名的文人,自然也是喜歡寫詩。蘇洵在散文上有很大的造詣,蘇洵的詩也有很大的造詣。
蘇洵的哥哥有一次同蘇洵游覽山河美景,哥哥問他能否寫點文章來描繪這些美好景色。蘇洵也想寫點文章,覺得自己的心中有些話不吐不快,但是一時不知道從何處下筆。他回到家后讀了很多唐詩,覺得豁然開朗起來,想到自己所看到的美景,就寫出了一首有名的詩篇,名為游嘉州龍巖,詩中的“山川隨望闊,氣候帶霜清”一句非常有名氣。
蘇洵在寫作散文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蘇洵的詩篇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了解社會上上一些情況,并且不與奢靡的官員豪族同流合污,他寫出的詩篇都很有見地。在送王吏部直徐州一詩中,他寫了一句“徐州勝覺不需問,紅門巨豪俱在徐”,諷刺當時的徐州豪族們奢靡度日。
蘇洵的詩很多是送朋友的,他在為官的時候,認識了很多朋友,并且他的文章在當時很有名氣,得到了許多人的稱贊,因此很多人都想和他認識。他寫的送別詩很有意味,在送李才元學士知邛州一詩中,“白馬渡浐水,紅旗照蜀山”一句寫出了去往邛州之路的景色,通過景色來表達送別之情。
蘇洵的故事
蘇洵在少年時期不愛學習,因家里由父親掌管,所以蘇洵在少年時期并沒有體會到累的感覺,每天都跟朋友們到處閑逛,在此期間,他還參加了一次科舉考試,但是沒有考上。
之后蘇洵便跟著陳公美等人游歷四方,在峨眉山游玩一圈之后,聽說西北的岷山也是很壯美的,這一去便是半年。回家之后發(fā)現(xiàn)妻子面容憔悴,通過妻子的敘述,他在兒子身上看到了自己頑劣的影子。他這才開始考慮家庭跟未來。
在其喪母之后,哥哥叫他整理家譜,從那時起,蘇洵便喜愛學習了。他的努力,加上他的天賦,蘇洵成了家喻戶曉的文人。此后,蘇洵名句老少皆知。在蘇洵的散文名句中,我們可以感覺出他的大氣,他寫的所有散文都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蘇洵對秦始皇為何能統(tǒng)一六國的論述名句,在文章中,蘇洵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看法,有著異于常人的理解能力。在當時人的眼中,六國被統(tǒng)一,是由于秦國的強大,但是,蘇洵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奧妙。秦能統(tǒng)一六國是因為其他國家之間的不團結(jié),各國的皇帝目光不夠長遠,只是顧及自己國家眼前的利益,而不是百姓認為的,秦國的強大,英勇善戰(zhàn),統(tǒng)一了六國。
為什么蘇洵二十七始發(fā)憤相關(guān)文章:
2.蘇洵有什么故事
4.歷史上的蘇洵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