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文化論文投稿
數學文化是指人類在數學行為活動的過程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數學文化論文投稿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數學文化論文投稿篇1
淺談我國基礎數學文化教育的歷程
一、何謂數學文化
對于數學文化的界定很多,“數學文化是指,不僅數學自身屬于人類社會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而且數學還擁有廣泛的超越數學自身意義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對人類的巨大影響,從而應把數學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數學教育放到整個社會文化背景中去觀察和認識。”
“由于數學對象并非物質世界中的真實存在,而是人類抽象思維的產物,因此,數學就是一種文化。” 特別是一部數學史可以反映出數學文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具體的數學概念、數學方法、數學思想中都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都是值得我們在教學中一一展示給大家的素材。
二、數學文化教育提出的背景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育質量。
不管是在哪個國家,數學教育都是基礎教育的重點,然而數學一直以來被大部分學生視為比較枯燥單調難學,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甚至畏懼且望而卻步。但是數學教育對每位合格的社會公民的培養(yǎng)又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所有教育者都很注重的,該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中挖掘發(fā)揮數學本身的文化內涵并實現(xiàn)在數學教學中成了數學教育中的熱點問題,因此,提高數學教育質量是提倡數學教育中重視文化教育的原因之一。
2.素質教育的需要。
中國是數學大國,但是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過于重視數學教育的工具價值,而忽略了其作為一種文化陶冶情操的文化審美教育價值。應試教育轟轟烈烈,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過重,中國學生在世界上是最勤奮的學生群體,但是中國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高,基礎教育沒有體現(xiàn)它最基本的功能: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合格公民。我們不需要只會讀死書的書呆子,所以,為了提高國民素質,提高數學素質和數學教育質量,數學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開始被大家提倡。
3.數學本身是一種文化,本來就具有文化教育的價值和功能。
20世紀初年的數學曾經存在著脫離社會文化的孤立主義傾向,并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數學的過度形式化,使人錯誤地感到數學只是少數天才腦子里想象出來的“自由創(chuàng)造物”,數學的發(fā)展無須社會的推動,其真理性無須實踐的檢驗,當然,數學的進步也無須人類文化的哺育。于是,西方的數學界有“經驗主義的復興”。懷特(White)的數學文化論力圖把數學回歸到文化層面??巳R因(Kline)的《古今數學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數學》、《數學:確定性的喪失》相繼問世,力圖營造數學文化的人文色彩[3]。近年來,數學文化成了當今探討數學發(fā)展的新視角,人們愈來愈認識到,數學的發(fā)展與人類文化息息相關,數學一直是人類文明主要的文化力量,同時人類文化發(fā)展又極大地影響了數學的進步。數學本身不僅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具有文化教育的價值和功能。“優(yōu)秀的數學文化,會是美麗動人的數學王后、得心應手的仆人、聰明伶俐的寵物。伴隨著先進的數學文化,數學教學會變得生氣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三、我國基礎教育中數學文化教育所經歷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基礎數學文化教育的被忽視階段(1949年至20世紀90年代)
我國剛剛成立之時,百廢待興,基礎教育還在起步發(fā)展,一時連合格的數學老師都難以保證,更何況數學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的重視了。從解放初期的全盤照搬蘇聯(lián)數學教育,直到1958年的很長一段時間的數學教育目的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數學教育重視了運用已經學到的知識和技巧去解答算術應用題和日常生活中的簡單計算問題,而對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的教學目的提得不夠全面、明確。
之后受趕美超英的大躍進運動和十年“”的影響,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受到嚴重沖擊,直到1978年年頒布了《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試行草案)》,使我國的數學科學教育事業(yè)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然而,此次修訂的大綱,增加了很多高等數學內容,顯然與當時基礎數學水平較低的現(xiàn)實不符,加重了學生們的學習負擔。針對這種情況,于1982年又擬定了《六年制重點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草案)》,對中學數學的內容進行了適當地調整,編寫了幾套深度和廣度不同的教材,以供不同地區(qū)根據當地的具體基礎選擇相應的教材,同時積極穩(wěn)妥地進行了大量地教材改革試驗。1986年頒布了《全日制中學數學教學大綱》,對教育的目標提出了適應當時具體情況和未來發(fā)展的新要求[4]。很顯然,相對于今天,對于基礎教育中的數學文化教育,大家還一時無暇顧及和提及。
第二個階段:基礎數學文化教育被熱烈探討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2004年)
隨著國力的增強,對教育的足夠重視和投入,中國的數學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也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然而,應試教育也愈演愈烈,很多學者和教師發(fā)現(xiàn),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課程注重知識傳授,忽略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特別是數學這樣的理科科目,在學生眼里就是難題,更何況全民奧數熱。很大程度上奧數毀壞了中國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增加了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恐懼,占用了學生們發(fā)展其他素質的寶貴時間,浪費了太多人力物力。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總結廣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發(fā)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中小學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為了貫徹和落實《綱要》,中共中央于1994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基礎教育必須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伴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廣泛深入,大家對怎樣提高素質教育的研究越來越廣泛。具備學習的愿望、興趣和方法,比記住一些知識更為重要,這也是素質教育所倡導的。怎樣提高數學教育質量,使數學教育也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宗旨,成了大家探討的熱點,首先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原數學本身的教育價值成了大家深思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直被忽視的數學文化教育被大家發(fā)現(xiàn)是貫徹數學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很顯然我們的數學教育中忽略了數學的文化價值,數學獨特的美,數學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數學教育獨特的素質教育功能,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數學教育不再是簡單的計算證明推理,也要重視數學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從而提高素質教育。
對數學教育中怎樣開展文化教育的研究成為熱點,其中華東師范大學張奠宙教授經過對這一階段的研究,發(fā)表了以下看法,他認為當時的研究“都力圖把數學從單純的邏輯演繹推理的圈子中解放出來,重點是分析數學文明史,充分地揭示了數學的文化內涵,肯定數學作為文化存在的價值。這是必要的”。同時,張教授還指出兩點不足,其中之一便是,“數學文化的研究,不能只說數學的重要性,強調數學對人類文明的貢獻。與此同時,還應觀察數學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借助社會文明闡述數學的文化含義。這有助于人們貼近數學。”
在中學老師層面,這種思想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在他們 發(fā)表的教學研究的 論文中,如何恰當地將 文化 教育融入數學教育之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文章有
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領導和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都足夠重視數學文化的價值和重要性或者以此貫穿于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也沒有官方 的課程標準或者教材給予數學文化相應的地位。
第三個階段:基礎數學文化教育高度被重視并出現(xiàn)在教材中和實際的教學中(2004年至今)
“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教育是數學文化的教育。” 2004年開始的新課改中提出“關注數學文化的價值”,“數學文化教育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穿插,且數學史以 專題形式出現(xiàn)在選修教材中。”這些觀念在2003年頒發(fā)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中有所體現(xiàn)。新的課改指出,數學教育不僅是知識的教育,也是素質的教育。新課程將數學文化作為高中數學課程內容的一個方面,并且給出了一定數量的選題,提出了具體目的和要求,教學中要恰當把握好有關選題的內容和要求。例如,如何結合 統(tǒng)計思想方法的學習去把握“廣告中的數據與可靠性”;如何在恰當的地方設計恰當的“黃金分割引出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通過實際問題,認識數學在 建筑、 藝術、美學、優(yōu)選等方方面面的廣泛 應用, 體會數學文化的價值。
新的課改后,以往無意識的數學文化的教學轉化為有意識的數學文化的教學,關于數學文化的教學不單再是有關資料的介紹,而是應將資料中蘊涵的文化價值體現(xiàn)出來。數學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以下面兩種形式出現(xiàn)在實際的教學中。
1.數學文化內容的介紹穿插于數學知識的教學中。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介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發(fā)生、 發(fā)展,使學生認識數學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同時也了解人類從數學的角度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例如,關于解析幾何與微積分的創(chuàng)立、發(fā)展的資料比比皆是,選取和整理成數學素材時應關注那些體現(xiàn) 社會發(fā)展和數學發(fā)展相互促進的內容,或反映數學家為追求真理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求真務實、說理、批判、質疑等方面的內容。通過恰當的提示、引導,讓學生從對相關資料了解的基礎上,上升到對其中蘊涵的數學文化價值的認識”。
“幾句話,一個故事,一個片段等,總之,我們在知識教育的同時,以知識為載體使學生體會和認識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科學觀的形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2.數學史作為數學文化的載體出現(xiàn)在新教材中。
新課程中選修系列之中包括數學史選講,數學史選講作為選修課程已經進入高中數學新課程。選講教材告別了過去那種單一的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跳出數學知識和技能訓練的題海,從宏觀上審視數學的歷史演變,感悟數學發(fā)展史的風雨歷程,了解各種數學思想方法如何產生、發(fā)展和應用。
數學史是數學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的最好載體,數學史展示了數學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它是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是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寶庫。“通過數學發(fā)展進程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及其背景的介紹,可以使學生掌握數學的脈絡,懂得數學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以及數學于人類社會發(fā)展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了解古今中外數學家的生平簡介以及基本數學思想方法,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和 經驗教訓,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想觀念,樹立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進取精神;通過不同文化背景的數學的比較,引入多元文化的數學,可以使學生從更廣闊的視野去認識人類文明的數學成就,欣賞豐富多彩的數學 文化。”總之,數學史有助于我們全面認識數學 教育的文化價值,探索數學文化為主導的數學教育,數學史的教育價值在課程改革的實驗區(qū)已經顯現(xiàn)出來。
四、結束語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 社會進步的產物,也是推動社會 發(fā)展的動力。作為一種文化,數學文也是公民必備的科學家養(yǎng)。在美國數學教育中,教材也強調數學史知識的介紹,在介紹中注意數學家的閃光點,可教育性的材料,有引起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材料,也有關于世界各國的重要數學史實, 力圖使學生對數學的歷史發(fā)展有比較完善的認識,以擴大學生的眼界[8]。
在中國這樣一個曾經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一度在數學教育中缺失的數學文化教育被重視起來,“數學文化”已是新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教育是數學文化的教育。在此思想指導下的中國基礎數學教育,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改變他們的數學觀,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真正了解數學的美、數學的歷史,進而促進他們人格的健康成長,擴寬他們的視野,了解多元文化的數學,這樣的數學教育才是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9]。
數學文化論文投稿篇2
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文化
摘 要:數學文化是人類知識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中只是傳授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是不夠的,還應滲透數學文化,通過數學文化教育,展示數學的美和數學精神的魅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精神和意志品質。本文在介紹數學文化主要特征的基礎上,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文化;主要功能;滲透
數學文化是指人類在數學行為活動的過程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其中物質產品主要指數學語言、數學命題、數學問題以及數學方法等方面,精神產品主要指數學思想、數學意識、數學精神等方面。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需要,其目的是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文化感染,領略數學的美,體悟數學文化的價值,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精神和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個性的良好發(fā)展。
1 數學文化的主要特征
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文化是人類知識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歷史性。數學的發(fā)展離不開歷史的積淀過程,人們對數學本質的認識也是源于數學史的發(fā)展,因此,可以說數學文化具有一定的社會歷史性。數學學習要講究數學方法,而數學史是研究數學方法的重要依據,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切與數學有關的研究,與數學史息息相關。了解數學史,既可以增強全局觀念,又可以調動學習熱情。
(2)思維性。數學文化的主體是數學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所形成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它們都是人類通過數學語言總結出來的可應用于現(xiàn)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及數學關系的思維成果,因此,可以說思維是數學的內在靈魂,數學是思維的基本體現(xiàn)。
(3)審美性。數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數學中的簡單性、對稱性、統(tǒng)一性、協(xié)調性等基本特征都是數學美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古代,數學是“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一,在西方,數學與和諧曾被認為是宇宙的主要根源,因此,可以說數學具有很強的審美性,數學世界充滿了美感。而數學的美感正是數學文化對人類意志品質、高尚情操陶冶的一種體現(xiàn)。
2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2.1 滲透數學史,培養(yǎng)數學文化意識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數學史,在了解數學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文化意識。對此,可通過開設數學史選修課滲透數學史。在選修課中可以介紹一些與數學有關的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事件,如數學思想逐漸演變的歷史事件,數學家逐漸糾錯的歷史事件等?;蛲ㄟ^推薦有價值的與數學息息相關的作品,如張景中院士的《新概念幾何》、西奧妮・帕帕斯寫的《數學的奇妙》等,抑或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報刊等各種資源搜集、查找有關古今中外著名數學家的事跡,了解他們對數學做出的主要貢獻,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體會數學的文化品位。
2.2 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數學思想方法是指對數學知識和方法形成的規(guī)律性理性認識,為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指導方針和解題策略。高中數學教學不能僅滿足于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要幫助學生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引導學生借助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數學問題,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如:
已知當x∈[0,1]時,不等式x2cosa-x(1-x)+(1-x)2sina>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分析:本題通過構造的思想方法,即可輕易地求出結果??稍Of(x)=x2cosa-x(1-x)+(1-x)2sina=(cosa+sina+1)x2-(1+2sina)x+sina,由題意可知:f(0)=sina>0 ①; f(1)=cosa>0 ②,在條件①②下對稱軸x=∈[0,1],此時只要△<0,即sin2a> ③, 再聯(lián)立①②③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圍。
2.3 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數學的理性精神
數學教學的關鍵在于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數學的理性精神。數學思維是理性思維的重要形式,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一方面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理清學生的思維脈絡。數學的知識點是前后銜接、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 因此,在教學中對于每一個問題,教師要既要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又要考慮與它相關聯(lián)的知識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并逐步形成知識脈絡。另一方面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動機,提高學生思維的水平。動機是人們行為活動的內趨力。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動機,是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景,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引發(fā)學生最強烈的思考動機和最佳的思維定向,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
2.4 開展數學課題研究性學習,體悟數學文化的真正價值
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某些數學定理、公式作為研究性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檢驗、論證,體驗到數學家發(fā)現(xiàn)數學的真實過程,了解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結論形成的過程,獲得再創(chuàng)造的快樂,進而把握數學的本質,體悟數學文化的真正價值。同時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如在進行“直線方程的推導”時,教師可以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a.在我們生活中,常通過什么方法固定一條直線?b.要想確定一條直線的方程,需要給定什么樣的條件?如何求出其直線方程的一般式?當學生完成課題研究后,教師可及時展示學生的研究成果,進行合作交流,提出不同的意見,以保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總之,數學文化是數學的精髓,重視學生對數學文化的感悟,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的認識與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數學,進而愛上數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