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李鴻章的近代史人物論文
李鴻章是晚清的重臣,主持了清王朝19世紀最后三十年重大的對外事務。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李鴻章的論文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關于李鴻章的近代史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鴻章的近代史論文篇一:《李鴻章外交思想及其影響》
【摘要】李鴻章作為晚清重臣,主持了清王朝19世紀最后三十年重大的對外事務。文章闡述了他的“和戎”、“自強”、“循理”“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以及對當時中國外交活動重大的指導意義,客觀評價了李鴻章對近代中國現代外交理論體系形成產生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李鴻章;外交思想;和戎;自強;以夷制夷
李鴻章作為晚清的中興之臣,主持了19世紀最后三十年的晚清外交事務。他的外交主導思想是爭取和平、穩(wěn)定的局面。在其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以“和戎”為途徑,以“以夷制夷”為手段,以“自強”為目地。但就外交實踐而言,他的外交政策并未達到其想要的目的;而從思想本身來說,李鴻章的和局思想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積極性,不應隨著最終的實踐效果而被完全否定。
一、李鴻章外交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英國利用堅船利炮首次叩開緊閉的大清國門,迫使清政府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讓清政府面臨著未曾經歷過的割地、賠款、通商。此后,西方列強接踵而至,競相叩關,逼迫清廷簽訂各式各樣的不平等條約。在列強的肆意侵略下,晚清政府之前所實行的傳統外交政策已逐漸失去本身的作用,面臨著未曾遇到過主權淪喪、領土割占、疆界變更等一系列新的外交問題,晚清政府顯得束手無策。外憂未除,內患又起,1851年以洪秀全為首太平天國運動突然而至;加之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使得當時清王朝深受外憂內患的傷害,國力也幾乎消耗殆盡,封建統治岌岌可危。李鴻章正是在此等局勢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開始主持晚清政府的外交事務。
1870年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開始接觸清朝外交。在如此嚴峻的情勢下,腐敗的清朝統治者竟毫無警覺,依然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以為區(qū)區(qū)“夷狄”不足重視。而此時的李鴻章已清醒地、深刻地認識到清政府處于“歐洲各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東北,闖入中國邊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載,亙古之所未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合地球東西南北九萬里之遙,胥集于中國,此三千余年一大變局也。”的危急時刻。[1]而在外交活動中,李鴻章早已不再盲目的稱列強為“夷人”,敏銳的察覺到晚清政府面臨外交環(huán)境已與中國古代所面臨情景截然不同,深刻地意識到中國外交政策必須學習西方,從而在根本發(fā)生變革:“鴻章竊以為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日本區(qū)區(qū)小國尚能及時改轍知取法,然則我中國深惟窮極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變計矣……鴻章以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2]面對天下未有之變局,李鴻章徹底的意識到傳統的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國家的觀念必須改變,封建倫理道德指導下的中國傳統外交體系已經無法應對現實中遇到的巨大挑戰(zhàn)。
二、“和戎”、“自強”
面對列強不斷入侵,還在做著天朝上國美夢的清政府已經無力抵抗了。此時的李鴻章認識到“洋人論勢不論理,視我國勢之強弱。我自當自強,而使民物殷阜,洋人愈不敢肆要求,我不能自強,則雖民物蕭條,洋人也必隱圖其狂逞。”[3]他認識到只有國家強大才能避免外地入侵,因此李鴻章適時的提出“和戎”,主張學習西方軍事,教育方面的先進技術,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明確的提出了“自海禁開通,中外交涉頻繁,吾過墨守舊法,不適與今世”的看法。[4]面對“數千年大變局,識時務者,當知所變計耳”,[5]最終完成國家富強,進而達到“以夷制夷”。然而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李鴻章的“和戎”外交政策并未觸動封建統治的根基,只是把變革停留在學習洋務的基礎上。企圖以“和戎”為表,“自強”為里,在求取和平的環(huán)境的基礎上進行革新變法,從而達到自強。
三、“循理外交”
由于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給晚清政府帶來極大的傷害,加之清廷軍備廢弛,因此李鴻章深知當時清政府軍隊無力對抗外敵的入侵,進而內心產生了強烈的膽怯、怕戰(zhàn)心理,常言道:“外國利器強兵百倍,中國內則呀處葷谷之下,外則布滿江澤之內實能持我短長,無以扼其氣焰,旰衡于當時兵多,靖內患有余,御外辱則不足”。[6]故而一味妥協退讓,這一點在19世紀80年代的中法戰(zhàn)爭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他總認為列強利益只要得到滿足便會停止入侵,而中國也可以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下學習技術,改進軍備,增強對抗列強的實力。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李鴻章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外交政策――循理外交 。
在晚清時期士大夫中,最早提出“循理外交”的是郭嵩燾。在他看來,“天下事,一理而言,理得而揆之以情,度之以勢,乃可以平天下而無阻。”[7] 換言之,處理外交事務,關鍵在于“理”和“勢”,既然歷史的本質是變,那么人們就應使自己適應形勢的需要。馮桂芬也是循理外交的倡導者之一,他分析道,“夷人動輒稱理,吾即以其人之法,還其人之身。理可從,從之;理不可從,以理折之。”[8]郭嵩燾和馮桂芬曾為李鴻章的得力幕僚,他們的思想對李鴻章產生過較大的影響。李鴻章本人在中外交涉事務中亦非常注重運用“勢”、“理”、“情”。他指出,“勢不足以絀之,理尚可以折之,理不足以折之,情尚可以喻之。”以理服人,據理不讓,動之以情,輔之以利,就能妥善解決中外糾紛。隨著與洋人接觸的增多,李鴻章逐漸摸索出一條經驗:對付洋人,莫過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既然他們口口聲聲強調萬國公法和條約的神圣和不可侵犯性,且所言所行,皆“引萬國公法”,我亦應嚴格遵守萬國公法和條約行事,提倡循理外交。在李鴻章看來,中西條約體系固然有許多不平等之外,特別是使外人在華攫取的某些特權合法化和制度化,損害著中國的主權和尊嚴。但在另一方面,它們也同樣約束著西人不能隨心所欲地提出額外的索要。李鴻章的循理外交政策,在其三十年的外交活動中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有二:一是李鴻章在外交活動中未認清西方列強入侵的真正目的以及列強之間的共同利益,只是想當然的認為“倘遇一國有侵占無理之事,盡可邀集有約各國公議其非……”。二是他自身所具備的素質存在一定的缺陷性。李鴻章作為封建士大夫一員,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其外交活動中一味地對清政府愚忠,面對西方列強的現代外交手段,還采取“講人情、言苦衷”的策略,無意間暴露出自己的談判底細,讓他自己在外交談判中常常處于被動狀態(tài)中。 四、“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是李鴻章外交思想的現實手段,這是將古代的“以夷制夷”和西方的“均勢思想”相結合,采用遠近交攻的合縱連衡之術,使強敵相互對立、相互牽制,以維持中外相安局面。“以夷制夷”作為一種處理對外關系的手段,起源于春秋時代。在中國近代外交歷史中,這一策略又被重新提了出來。林則徐主張:允許其他國家象英國一樣與中國通商,以便牽制之。阮元建議利用美國鉗制英國。[9]魏源則主張:在陸上與俄國結盟,以威脅英屬印度,甚至越南、緬甸和尼泊爾;在海上與法國和美國結盟,從而構成對英國的聯合攻勢。[10]李鴻章深知現代外交需要以實力為后盾,而當時的清政府缺乏這種與西方對抗的實力。在強敵如林的局勢下,要想在國際大家庭中爭得一平等地位,就得制定一種有效的方略。為此,他“慮敵憂心常悄悄,盈廷聚訟自斷斷,東聯孫策防寒齒,北拒曹瞞恐接畛”,竭力想借助傳統的合縱連衡之術,并結合西方均勢理論,利用各國矛盾,甚至通過結盟一強國的方法,來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1870年,日本政府遣柳原前光來華求訂商約。李鴻章認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實力增強,且與中國同文同種,可聯為外援,因此,他建議,“宜先通好,以冀同心協力,”“以備聯絡牽制”。[11]1875年,英國公使威妥瑪利用“馬嘉理事件”,加緊勒索在華權益。李鴻章有意將此次談判與修改《天津條約》通商條款問題結合起來,以此來吸引各國政府對中英談判的注意。與此同時,他通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及有關國家的公使,了解到英國正參與土耳其戰(zhàn)爭,“英朝廷亦不敢開釁”,因而增強了與之抗爭的信心。李鴻章乘英、俄、德、法、美、日、奧等國公使齊集煙臺避暑之機,以慈安皇太后萬壽圣節(jié)的名義,邀請各位公使參加盛宴,既聯絡了“情誼”,也造成了“無確實憑據,擅請將大臣提京為非”的公論,從而使威妥瑪不得不放棄某些索要,打開了談判的僵局。李鴻章還積極向朝鮮輸出他“以夷制夷”的高見。1876年初,日本以武力迫使朝鮮訂立《日韓江華條約》,承認朝鮮為自治國。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改設沖繩縣。同年8月,李鴻章致函朝鮮當政者,運用均勢原理,規(guī)勸其“與泰西各國立約,藉以牽制日本”,以免為琉球之續(xù)。甲午戰(zhàn)爭以后,李鴻章把抑制日本侵略野心的希望寄托在俄國身上。俄國發(fā)起“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更使他對俄國政府的“誠意”深信不疑。于是,由前期的聯英策略轉變?yōu)橐灰饴摱?,并最終根據清廷的旨意,與俄訂立了中俄秘密盟約,承認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可以橫貫中國東三省北路,直達海參威。
濮蘭德說李鴻章:“作為辭令巧善的談判者,作為守護著通往北京外交通道的忠實衛(wèi)士,作為中國冤情的主要申訴者,作為試圖盡可能減輕因戰(zhàn)爭失敗而導致外國施予的階段性懲罰和折磨的周旋者,他明顯地成為清王朝唯一可藉以依托和不可缺少的人物。”[12]李鴻章的和戎自強思想,以及他的“遵循外交”、“以夷制夷”的做法對于推動晚清政府的外交現代化、消弭戰(zhàn)爭的災禍、維持中外相安的局面,保證自強運動的逐漸開展,都產生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他的外交策略在中國近代史上并未產生明顯的作用,這固然有個人因素,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腐朽沒落的清政府沒有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因此后人對李鴻章外交政策給出“賣國賊”的評價,只能說明后人把李鴻章當做晚清政府統治者的替罪羊。
【注釋】
[1]李文忠公全書・奏稿.卷19.44.
[2]梁啟超.李鴻章傳.白花出版社,2007.89.
[3][4][5]劉彬.李鴻章外交思想評析. 北方論叢,2000(3).
[6][7]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34.
[8]馮桂芬.校邠廬抗議.卷10.
[9]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卷21.21-22.
[10]魏源.海國圖志.卷2.1.
[11]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4.30;卷2.33.
[12]濮蘭德.李鴻章傳.J.O.P.Bland,Li Hung chang.倫敦,1917.126
李鴻章的近代史論文篇二:《對李鴻章的再認識》
【摘 要】時人所憶之李鴻章,都賦其以“賣國賊”的名號,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辦洋務如糊紙漿,倒富了外國奸人,可謂辦事不足,敗事有余。然而,李鴻章在大清朝卻是一位“能臣”,若不是時代的錯身,也不致招來一世的罵名。
【關鍵詞】李鴻章;科舉;洋務;時代
一、李鴻章少年是個有志青年
李鴻章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qū)磨店鄉(xiāng)祠堂村的一家低級官僚地主家庭。父親李文安時任京官,共有六子,李鴻章排行老二。李文安很注重對兒子們的教育,李鴻章和當時的少年們一樣,攻讀經史為科舉考試而搖頭呤誦數十載。終于他在科舉考試中層層突進。1840年,李鴻章考取了秀才,1843年被選為優(yōu)貢。除了才能,李鴻章少年時也很有遠大抱負的:“丈夫事業(yè)正當時,一誤流光悔后遲。壯志不消三尺劍,奇才欲試萬言詩。聞雞不覺身先舞,對鏡方知頰有髭。昔日兒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為。” [1] (李鴻章《二十自述》)這首詩是李鴻章于20歲寫的,足以見其雄心壯志,胸懷遠大抱負,也可見他當時年少方剛的血氣。然而,他的抱負卻與時代錯身了,他的志向和價值觀還停留在儒家的“出世”上,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國”,不懂什么是“民”,不懂什么是“臣”。正是根深蒂固的封建觀念的孕育,才導致他人生的悲劇。
二、李鴻章開始走向仕途
在那樣的時代,人民是國家的奴隸,科舉制正是選拔出統治者直轄的奴隸,而后者只是稍微比前者高一點,卻還悲劇地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人生之目標。
在李鴻章24歲時中了進士,被授予翰林院院士。但當時“太平天國運動”正在興起,朝廷派大批官員回鄉(xiāng)組織民團與太平軍作戰(zhàn),李鴻章也是其中之一,李鴻章的軍事天賦在平捻軍的過程中間漸漸顯露。巢湖之戰(zhàn),攻克含山,廬州,他功不可沒。但由于官場險惡,李鴻章立功卻被人陷害,他只有離職去投奔曾國潘。曾國潘是李鴻章父親李文安的同年進士好友,因此對李鴻章頗為照顧,而正是有了這樣一位老師,李鴻章的仕途似乎更加光明了。
曾國潘是晚清著名的儒臣,也是漢臣。他是具有“儒”性之人,通曉儒家經典,個性沉穩(wěn),剛硬。李鴻章為人帶有一股“痞氣”,狡猾,精明,內斂。正是曾國藩,交給他做人“忍”的原則,這也是他在日后能抗住那么多大風大浪的原因。
由于在平太平軍立下的赫赫戰(zhàn)功,李鴻章扶搖直上,坐上了北洋總督的職位,也正是這樣,他終于有機會大展拳腳,報國報民了。但是他不知,自己終于走進的是一個敲著喪鐘序曲,腐朽墮落,昏暗陰沉的末日王朝。悲劇,才剛剛開始。
三、李鴻章為帝國抓住救命稻草
當李鴻章在官運亨通,扶搖直上的成功頂點上看到的卻是一個國民蒙昧,迷信,缺乏理性,至于社會的中堅力量,那些舊知識分子,一個個自以為是,抱殘守缺。而在國外眾多國家紛紛順應潮流改革,或變強,或更強。但是,他還是清醒這點,作為那個時代少有的“孤獨者”他也想到改革。自1840年以后,列強用洋槍洋炮轟炸了這個還沉睡于“天朝上國”的巨龍,然而有多少人反省了國家的命運,以林澤徐、魏源等人為代表的倡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思潮仿佛給這個臨危的帝國以最后的救命稻草。在他們之后,李鴻章抓住了這顆“救命稻草”。然而,他所想到的“改革”,卻僅僅停留于“器物”上。
李鴻章的思想真如此狹隘么?他曾在與友人信中寫到:“書生們空談誤國,實在可嘆,外國猖獗到這個地步,不急切地求得國家富強,中國將何以自立?” [2]他深知中國之危亡,也知道只有國家富強了才能在世界中立足,所以他提出了“外和內”的方案,即是對外要求和,對內則需改革求富強。李鴻章清楚地認識到以中國當時的實力是根本無法與如虎狼的西方強國所抗衡的。他說:“當今所有外國都在實行一個接一個的改革,每天都在進步,猶如升騰的蒸汽機。唯我中國竟如此小心維護傳統制度,即使中國往亡了,保守派也不會感到惋惜。” [3]他深刻的意識到改革對一個國家命運的重要性,但也深刻地意識到中國傳統制度的腐敗。
他太了解中國傳統制度的精巧結構,還不足以以他個人的力量而改變。在倡導洋務運動之前,李鴻章曾經要求改革中國的考試制度。他認識到科舉制的毒害性,落后性,只求一些會讀死書的文人和傳統技能的“弱者”,根本無法使中國走向如西方科技文化發(fā)達的路。然而改革困難重重,沿襲了千年的科舉制度怎可能說變就變,朝廷中的官僚紛紛抗議他,使他不得不妥協,只求加一些其他考試科目。也許李鴻章曾經萌生過改革政治制度的想法,但他懼怕了,屈服了,在中國傳統的龐大的封建制度面前,畢竟,他自己也是這樣制度上的一根螺絲。
四、李鴻章的委屈:能臣還是“裱糊匠”
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能放手辦理?還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如裱糊匠東貼,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責?” [4]李鴻章對自己辦的洋務,可謂有自知之明。洋務不過是他在維護這個國家及清朝破亡之命運,生拉硬拽的方式,內政不可變,就干脆縫縫補補吧!李鴻章用“裱糊匠”來比喻自己,把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比作“破屋”,那么“破屋”里究竟是什么材料?不言而喻,看了李鴻章再清醒不過了,他知道自己在為什么樣的王朝賣命,而這種“愚忠”,恰好將這樣一位“能臣”推向悲劇的終點。
然而洋務真的如李鴻章所說只是“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嗎?歷史因素總是巧妙地在絕境中給予逢生的機會。歷史證明,洋務運動推動中國的近代化石功不可沒的,中國的機器制造,近代的采煤,鐵路,電報,輪船運輸,紡織等工業(yè),采礦和交通運輸及信息企業(yè),都是洋務開先化,并帶動以后的發(fā)展。開辦新式學堂和選派留學生出洋更是給近代中國帶來許多意外“驚喜”。
梁啟超曾評論李鴻章“史家之論霍光,惜其不學無術。吾以為李鴻章所以不能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鴻章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道,當此十九世紀競爭進化之世,而惟彌縫補苴,偷一時之安,不務擴養(yǎng)國民實力、置其國于威德完盛之域,而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挾小智小術,欲與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讓其大者,而爭其小者,非不盡瘁,庸有濟乎?” 【5】 李鴻章真的是不學無術嗎?,他的“不學”,可能只是對是西方知識缺乏系統的全面的知識,在政治價值上也缺乏先進的觀念,與時代落后,是他力圖挽救卻敗于終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2][3]趙焰.晚晴有個李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3-66.
[4]李鴻章.李鴻章全集・奏稿[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
[5]梁啟超.李鴻章傳[M].西安:陜西師范出版社,2008:172.
李鴻章的近代史論文篇三:《論李鴻章的洋務思想》
摘 要: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被迫與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李鴻章是清朝重臣,看到清朝的落后,他希望通過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努力發(fā)展國家經濟、改革教育和培養(yǎng)人才,以及弱國外交政策以實現洋務運動。但無可否認的是其思想有其缺陷和不足之處。然而這并不妨礙李鴻章洋務思想對中國近現代化所起的推動作用,其中部分經典理論對現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仍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李鴻章;洋務思想;現代化;借鑒
一、李鴻章洋務思想所形成的時代背景
清朝初期社會和經濟比較發(fā)達,經歷過“康乾盛世”的階段,然而從乾隆末期開始,社會的經濟政治日趨落后。社會階級矛盾日益加劇,生產力水平不斷下降,政治腐敗,社會的風氣每況愈下。當西方爆發(fā)工業(yè)革命的時候,清王朝開始“閉關鎖國”的政策,逐漸與世界脫軌。
二、李鴻章洋務思想其基本內容
(一)軍事自強
購置海外槍只彈炮、造器練兵、籌備海防等等是其軍事自強思想的主要表現。李鴻章認為:“國家百用可省,獨練兵設備萬不可省”。這之后,他著手籌辦西方槍炮,開辦軍事工業(yè),其中包括江南制造總局、金陵機器局和天津機器局。這些軍事工業(y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我國軍事近代化的發(fā)展。從19世紀70年代起,他開始積極籌備海防,并開辦近代海軍[1]。出發(fā)點則是防御國外侵略勢力。他的軍事自強思想還表現在革新軍制方面。他了解到旗兵、綠營軍的朽敗、武器的落伍,深感到實行變革刻不容緩。但由于一些客觀原因,變革的舉措大多沒有得到落實。
(二)經濟自強
“求強”是李鴻章洋務思想的主題思想,其實現的主要方法就是軍事強盛,他以為國力強盛、軍隊強大是實現經濟方面的自強與富有是的條件和根本。自19世紀60年代以來,機械煉鐵、交通運輸、紡織產業(yè)等民用企業(yè)都是其陸續(xù)成立的。他在這期間成立的民用企業(yè)分別是:一是輪船招商局;二是開平礦務局;三是上海機器織布局;四是天津電報總局。我們可以看出,他成立許多的民用企業(yè),粗略一看貌似是以幫助解決軍事方面的資本、燃料、拓展兵餉等矛盾為出發(fā)點,然而從細細挖掘和思考,更顯露了其經濟主張,他最后的目標是社會經濟可以富裕,財政可以豐盈。只有這樣才可以足夠有效的抵御外侮。
中國第一家海運公司出現即輪船招商局,建成了首條專業(yè)的軌鐵路即唐胥鐵路。我國內陸興辦最早的煤礦即開平煤礦建成,也出現了中國人自己的電報業(yè)。在他的領導下,中國推行了“官督商辦“的發(fā)展體制,并逐步嘗試進行對外通商、引進西方技術。這些改革辦法,符合我國近代經濟發(fā)展這一潮流,推動著我國近代經濟不斷繁榮。然而,這些措施是為了鞏固風雨飄搖的腐朽的封建統治,所以他的經濟思想和措施也多少會包涵著歷史的印記。
(三)文化自強
李鴻章以為西方的自然實證教育和中國的經書史籍教育有著很大差別,西方的自然科學教育醞釀了新的科學技術,發(fā)明了偉大的物質財富。他主張革新考查內容與方法,還給出了詳細的建議:一是在海防省份,創(chuàng)設洋學局,有格致、測算、兵法等門類,希望有選出有能力的人進入,依照他們工作的表現,奏獎升降。二是設立學館、報社,培植精通他國語言及精于算法、天文、測海、制船等精英。三是指派留學生出國研習。所以說李鴻章開辟了革新教育制度的開端,現代科學在國內得到廣泛宣傳,推動著我國近代教育的繁榮和興盛。
(四)外交自強
李鴻章在與西歐國家打交道中,漸漸明白清朝僅僅是世界浩繁國家之一。因此,處理好外交關系是清王朝安穩(wěn)進行洋務運動的前提條件。一個國家的話語權是由經濟和軍事實力決定的,然而中國的經濟和軍事都相對處于疲軟狀態(tài),李鴻章不得不實施弱國外交政策。在雙方交涉過程中采取求和姿態(tài),力求約法三章,不搭理其他國家的挑撥。盡量減少矛盾,不卑不亢,以防與列強產生沖突,保護本土的權益。
三、李鴻章洋務思想的特點及評價
(一)其思想的特點
1、它繼承并深化了“師夷長技”的思想
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一些地主階級的先進代表例如林則徐,魏源等意識到了歷史的大變革的來到即西學東漸。“閉門造車”的天朝上國于是走上了向西方學習的道路。飄搖的時代讓經世致用思想的意義有了新的改變。“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漸漸出現并逐步輻射全國。
2、將中國古老的封建文化同西方理性思想結合
李鴻章以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因而,他是在堅守中國傳統文化的前提和條件下學習和接受西方思想的。這便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二)李鴻章洋務思想的評價
1、李鴻章洋務思想的意義
第一,其洋務運動開始走向西方學習的自強之路,學習西方優(yōu)秀事物,設立了許多新式工業(yè),不斷開啟著中國人的民智。
第二,涌現了許多科技人才,近代科學文化知識在國內開始得到普及。李鴻章努力創(chuàng)辦洋務企業(yè),并且在國內設立新式學堂,培育科技人才,尤其是派遣人員趕赴國外留學,現代知識開始漸漸在中國得到傳播。
第三,中國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萌芽并得到發(fā)展。李鴻章創(chuàng)辦的許多洋務企業(yè),客觀上推動了國內資本主義的萌芽和成長。隨著自然經濟的經濟形式的解體,一些地主和富商開始投資洋務企業(yè)并獲得超額利潤的另一方面也推動了現代企業(yè)的萌芽和發(fā)展,客觀上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2、李鴻章洋務思想的當代意義
首先,正確的政治制度可以為促進變革的成功。政治體制有利于國家的穩(wěn)定和社會經濟的繁榮。雖然洋務運動以來,生產力大大提高了,經濟領域也贏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較少于政治方面進行變革。因此一定要重視制度領域的變革,變革不符合時代潮流的制度。
其次,注重人才的教育和培養(yǎng)??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國急需大量的精英分子和高端技術。因此我們既要引進外國的發(fā)達技術,又需要積極培育自己的精英科技,努力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提升科技研發(fā)能力。完全依賴于外國技術只能死路一條,所以一定要自主研發(fā),保證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避免受制于人,才能朝著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進程發(fā)展。
最后,養(yǎng)晦韜光的外交政策。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社會主義事業(yè)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排斥和欺凌,被迫只能采取“養(yǎng)晦韜光”的外交政策。要抓住機遇求發(fā)展是重點,絕不能意氣用事,爭鋒相對。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綜合實力得到了很大增強,國際地位也極大提高了,有了保護國家利益的實力,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維護國家權益和利益。
3、李鴻章洋務思想的局限性
我們從李鴻章洋務思想的產生,發(fā)展,及洋務實踐不難看出,盡管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但依然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一方面,他的改革建議不夠全面,改革的方案也僅僅局限于教育和人才方面,軍隊的建設和訓練,和鼓勵商人同外國競爭。另一方面,李鴻章的思想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并沒有觸到中國社會與政治最深層的根本問題,同時也未缺乏關心行政和政治改革的道德心理和情感。
四、結論
鴉片戰(zhàn)爭像平地一聲春雷,驚醒了睡夢中的自詡為天朝上國的清王朝。清王朝開始開眼看世界,發(fā)現已遠遠落后于時代。一些有志之士痛定思痛,發(fā)起了洋務運動,開始了尋求自強之路。其中,李鴻章起著主導地位。李鴻章的洋務思想涵括經濟、軍事、教育、外交四個方面,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地相聯系,互相促進,用以拯救滿目瘡痍的清王朝。雖洋務思想在某些方面有其歷史局限性,洋務運動最后也以失敗告終,然而李鴻章的洋務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加速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歷史意義不可磨滅。
參考文獻:
[1] 李鴻章.海軍函稿:卷3[A].李文忠公全集[C].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15-29.
[2] 李鴻章.譯署函稿:卷14[A].李文忠公全集[C].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72-101.
[3] 顧廷龍,戴逸.李鴻章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