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美國文學的論文發(fā)表
華裔美國文學發(fā)展至今已有數(shù)十個年頭,雖然在美國主流文化中華裔美國文學仍處于邊緣地位,但是近二十年來其發(fā)展勢頭卻日趨蓬勃。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華裔美國文學的論文發(fā)表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華裔美國文學的論文發(fā)表篇1
論華裔美國文學的華人族裔性
摘要:本文以華人族裔性為切入點研究華裔美國文學,提出三個問題:一、華人族裔性在華裔文學中有哪些表現(xiàn)?二、華人族裔性在美國主流語境的宰制下變得身不由己,它給華裔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解讀帶來哪些局限?三、除了負面效應之外,華人族裔性應是華裔文學保持自身文學特色的一種特質(zhì),若華裔作家運用巧妙,華人族裔性能給華裔文學帶來哪些益處?
關鍵詞:華裔美國文學;華人;族裔性
1970年代,趙秀健等人在編輯亞裔文學選集《哎呀》時提出了他們的核心概念――“亞裔美國感性”,力圖塑造一種既不同于美國白人,也不同于亞洲人的亞裔美國人的特質(zhì),以這種獨特性為亞裔爭取更廣闊的發(fā)言空間。“亞裔美國感性”所發(fā)起的挑戰(zhàn)與引起的爭議,至今仍值得我們反復思辨,此一術語的洞見與不見、主體與邊界、包容性與排斥性、歷時性與共時性,應因各個時代的意識形態(tài)、社會結(jié)構、文學場域、文化潮流而展現(xiàn)不同的面貌。本文在結(jié)合對趙建秀的支持與反對的兩種聲音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華裔究竟有什么獨特的族裔性,這些獨特的華裔族裔性在華裔文學中呈現(xiàn)出哪些面貌,對華裔文學帶來哪些利弊,以期對華裔的族裔性做出較客觀、全面的研究。
一.族裔性在華裔文學中的表現(xiàn)
徐宗雄的小說《美國膝》開篇提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雷蒙德,等你老婆的律師跟你辦完事之后,你連中國人都做不成了。’
……
雷蒙德想知道,一個中國人怎么能做不成中國人,就像一個天主教徒怎么能成為一個喪失信仰的天主教徒。如果達琳把一家人從他身邊帶走,他就失去了一個中國兒子安守本分的機會,那樣他就不再是中國人了嗎?”
此處問題的關鍵是“族裔性”,有什么本質(zhì)性質(zhì)讓華裔稱其為華裔?華裔的“族裔性”是可以改變的嗎?雷蒙德想象今后如何向別人介紹自己:“嗨,我叫雷蒙德•丁。我曾經(jīng)是華人,但我妻子保管了我的族裔性”。雷蒙德心想這是不是最糟糕的文化多元性。
“族裔性”是定義一個族裔的過程中,形成的先入為主、按圖索驥的思維模式?還是一個族裔在形塑自我的過程中,呈現(xiàn)的與生俱來、不可替代的本體特質(zhì)?換言之,“族裔性”究竟是在經(jīng)驗層面還是在本體層面,是形而下的抑或形而上的?具體而言,華裔何以稱其為華裔,華裔文學憑借什么使之區(qū)別于白人文學、黑人文學和其它族裔的文學?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既不落入虛無的相對主義,也不重復僵化的本質(zhì)主義?
以華裔文學最突出的書寫對象“飲食”為例,盡管湯亭亭、趙健秀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再現(xiàn)策略針鋒相對,見證同屬一脈的華裔文學也并非同質(zhì)同構,然而雙方的筆觸一旦涉及“飲食”,兩人同時變成個中老手,從古中國烹飪的匪夷所思,到唐人街餐飲的中西合璧,下筆細膩瑣碎,描述變幻離奇,雖不免自我東方主義之嫌,但卻能以最世俗的方式為美國主流社會接受,成就少數(shù)族裔文學的獨特風貌。華裔文學從草創(chuàng)到繁榮,飲食向來是其中的顯著標志。個人的飲食習慣是判斷種族背景、生長環(huán)境的重要依據(jù)。
盡管華人飲食對華裔的成長、華裔文學的素材選取如此重要,但我們要問,非華裔文學不可以寫華人飲食嗎?在主流文學中,華裔飲食一定沾染了東方主義的獵奇目光么?華裔飲食書寫只是一種載體,華裔或非華裔借由這一載體要表達何種訴求,這一載體對華裔文學文本的建構起到何種作用,背后的敘述欲望才是區(qū)別族裔性的標準。
飲食習慣對身份認同至關重要,食物不僅是歷史與文化語境的產(chǎn)物,同時也反作用于歷史與文化語境。換言之,當食物成為權力的象征,美學的實踐,社群的儀式,意識形態(tài)或身份認同的訴求,食物不再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修辭,無法自外于文本的建構與解讀,食物也就對文本結(jié)構起到了邏輯推動的作用,尤其對于少數(shù)族裔文學意義重大。華裔文學如此講究口腹之娛,物質(zhì)細節(jié)的豐富或重復,既難逃自我異國情調(diào)化的詬病,也難說不是以微妙的反諷來對抗主流文學微言大義式的詮釋模式,更是否暗示了感官的滿足與肉身的成長才是實踐各種意識形態(tài)最切實可行的途徑?Alicia Otano的結(jié)論值得三思:“假如想對華裔文化的生長軌跡與發(fā)展歷程做出既真實又連貫的敘述,華裔文學必須謹慎處理食物在文本中扮演的角色。”
用這樣的標準解讀華裔的“族裔性”仍然意猶未盡,“華裔飲食書寫”固然提供一種切實可行的敘事范式,但更深層的敘述動力與布局欲望能否起源于華裔的心理? 從最明顯的層面來看,華裔游移在身份認同的兩難之中,往往越是掙扎,越覺無力,“我是美國人”的夢想如同地平線,永遠看得到卻達不到。無論是趙健秀還是湯亭亭,在無限延宕、曲折反復、否定又否定的書寫歷程中,是什么樣的心理促成了華裔獨特的“族裔性”?
《美國膝》里另有一處情節(jié):
“在歐若拉公寓前的人行道上,一個亞裔女子迎面朝他(雷蒙德,筆者注)走來。她穿著一件T恤,T恤上寫著‘這是屬于亞裔的。你不懂。’她發(fā)現(xiàn)他在看她胸前的標語,于是對他笑了笑,好像他看懂了似的。一陣痛楚向他潮水般涌來,連周遭的空氣都滿溢著絕望。”
歐若拉和雷蒙德是一對亞裔戀人,他們發(fā)現(xiàn)分手的原因是歐若拉不能變成雷蒙德夢想的那種亞裔女人。迎面同胞的微笑轉(zhuǎn)瞬而逝,似乎心有靈犀,又似乎不屑一顧,雷蒙德因為亞裔特性的問題而分手,此刻觸景生情,他究竟看懂沒有?他是痛感于愛情的破碎,還是絕望于不為人知的隔膜?這種痛楚與絕望是否是陳安琳所說的“種族的憂郁”?受弗洛伊德的文章《悲傷與憂郁》的啟發(fā),陳將種族的屬性與身份的認同歸結(jié)為憂郁的形成,失落綿延著無止的憂郁,讓人耽溺其中無法自拔,甚或認為憂郁是安身立命之必要。作為一種形成自我的方式,憂郁代表了一種促人深思的比喻,顯現(xiàn)在美國,種族化如何運作,美國文化的形成可說是在合法的排除某些歷史,也是在誤憶某些被排除的歷史。憂郁也是克莉絲蒂娃所說的“不堪”,當不堪的意識在華裔的心頭縈繞不去時,各種心理紛至沓來,對人我的關系殊難確定,從而有了自暴自棄又自救自贖的矛盾沖動。不堪是莫可明狀的時刻,也是身不由己的處境,非此非彼,非表非里,是己身之錯位,還是外物之誤置,讓人無言以對。
華裔族裔性在華裔文學中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飲食與心理只不過是近乎形而下與形而上的兩端。本文再以“拳擊”為例,看華人族裔性如何滲透到這種典型的西方男性運動中。一般而言,武術代表了純粹的東方傳統(tǒng),拳擊代表了十足的西方傳統(tǒng)。李健孫的《支那崽》和Don Lee的《黃》均以成長小說的模式,描述兩個亞裔男孩如何在美國夢的召喚下,學會用拳擊自衛(wèi)、成長,從男孩變成男人的過程。
《支那崽》的主角丁凱失去生母的保護后,深受后母的歧視、虐待,在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中被逼學會了拳擊,贏得了自己的空間,最后進入西點軍校。《黃色》的主角丹尼在童年是丑小鴨,為了強身健體,跟白人拳擊教練學會了拳擊,變成了深受女性青睞的亞裔男性。他們都憑這種既暴力又健身的方式完成了從身體到心理的改觀,似乎達成了他們立志做一個地道美國人的夢想。大致說來,兩篇小說符合黃秀玲的“從必須到奢侈”的概念,“必須”和“奢侈” 代表存在與行動互為參照的兩種模式,前者承受生存的壓力而思想保守,后者滿懷自由的憧憬,向往感情的宣泄與藝術的自為,兩者的角力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主題,用以凸顯一種理想的亞美行為準則。丁凱學會拳擊是生存壓力下的無奈選擇,為了自衛(wèi)實屬必須;丹尼學會拳擊是自慚形穢中的偶然選擇,為了魅力可謂奢侈。
更深層的問題是如何理解“拳擊”所代表的暴力。Nguyen辨析了暴力在華裔小說中的運作機制。在美國國內(nèi),亞裔由于訴諸暴力被美國主流蔑為他者,而亞裔又因為受益于暴力,躋身美國主流。亞裔越來越清楚美國的暴力,進而分辨暴力的合法與非法――合法是白人為自己編造的神話,非法是白人對黑人強加的指控。據(jù)此,我們可知趙健秀的“大男子主義”外衣與“唐人街牛仔”形象,不只是他的素材與姿態(tài),也是他謀篇布局的驅(qū)動力,且根本是他的創(chuàng)作不得不如此的理由。趙斷言,借助暴力,男性身體可在言說上轉(zhuǎn)化為宏大的種族與民族共同體的代表,并且陽剛十足的男性身體正是暴力的產(chǎn)物。經(jīng)由男性身體的暴力演出,讓種族恢復男性特征,成為華裔男作家主要的政治、美學抱負,而成長小說無疑最能展示華裔男性學會暴力的轉(zhuǎn)化歷程。暴力的身體政治因此展現(xiàn)三重維度:亞美男性身體因暴力獲得公民權的資格;美國男性在經(jīng)典的成長小說中被典范化,傳諸后世;集各種暴力于一身的國家,成為最龐大的身體政治。
但暴力再怎樣強大,它最終解決的是美國公民身份的問題,而非美國人的問題。從鉤沉舊作到踐行創(chuàng)作,趙健秀念茲在茲的既不同于亞洲人又不同于美國人的“亞裔美國感性”,透露出強烈的目的論傾向,難逃美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網(wǎng)羅。以暴易暴的書寫策略越是激進,越是暴露自身的無力,暴力書寫有政治參與的渴望,但表現(xiàn)出的解決方法又因為亞美作家的邊緣地位而一再受挫,因此亞美文學深陷矛盾之中,它想建構一種抵抗的共同體屬性,但主流文化卻要求可被主流接受的文化生產(chǎn)與自我再現(xiàn)的形式。
問題還不只于此,為什么“拳擊”一定代表西方屬性?美國早有華裔拳擊選手。華裔文學寫到“拳擊”、“牛仔”、“好萊塢”等美國大眾符號時,為什么會格外引人注意?同理,當讀到“功夫”、“飲食”、“唐人街”等代表華裔刻板形象的時候,為什么馬上聯(lián)想到華裔?如果把華裔小說中的華裔換成白人,這個故事依然成立嗎?
二.難以穿透的族裔性
再看《美國膝》里的第二處引文,那個亞裔女子胸前的標語是此處的關鍵,什么是屬于亞裔的?你是誰?亞裔是不可理解的代名詞嗎?你是主流還是非主流?你是指非亞裔還是亞裔?此標語是亞裔對主流霸權的強烈抗議,還是亞裔對邊緣處境的無奈反諷?
大多數(shù)華裔文學的封面或封底介紹,無不大力推薦此書出自華裔作家之手,不僅對其文學價值充滿了溢美之詞,而且不忘強調(diào)它獨特的東方韻味。凸顯華裔的“族裔性”對書籍的暢銷幾乎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族裔性彷佛具有魔力的商標,消費者在消費至上的時代往往是沖著商標而來,華人族裔性在東方主義的商業(yè)包裝下幻聲幻影,商業(yè)利益的驅(qū)動與居高臨下的俯視是華人族裔性難以穿透的第一層原因。
但大同小異的商業(yè)宣傳正是造成了華裔文學在讀者(特別是非華裔讀者)腦海中的刻板印象?!杜率俊贰ⅰ断哺分惖娜A裔書寫大行其道之后,它們創(chuàng)立的風格被廣為復制,華裔文學的寫作模式、出版管道與營銷理念帶給讀者一種錯覺,認為華裔文學是一種風格明確、格調(diào)單一的少數(shù)族裔文學。在諳熟出版市場的經(jīng)紀人的幕后操作下,黃玉雪、譚恩美、黃哲倫等暢銷作家,不管他們的初衷是不是想糾正主流臆造的刻板形象,他們反復書寫的主題逐漸變成華裔文學的幾大母題,如母女關系、父子關系、唐人街敘事,于是母題積淀了濃厚的華裔族裔性,形成讀者對華裔文學的前理解。譚恩美自《喜福會》之后難以突破,一邊倒的中美對比,模式化的母女關系,在在說明了作者的想象與主流的規(guī)范,一時間華裔小說仿佛就是家世文學。而《華女阿五》、《女勇士》的影響力,顯示了華裔的自傳與成長小說為什么蔚為大宗。就是一向以反主流自居的趙健秀等人,當年編輯《哎呀》時也不得不聽取資深白人女作家Kay Boyle的意見,該書中堪稱“亞裔文學獨立宣言”的緒論,其結(jié)構與力度均受惠于這位非亞裔專家,從另一個側(cè)面說明華裔/亞裔的族裔性之癥結(jié)。
是以在這種氛圍之中,華人的族裔性成為界定此文學為華裔文學的前提和基準,族裔性成為一種顯性符號,從作者創(chuàng)作到市場營銷,從讀者接受到學院研究,構成解讀華裔文學的核心密碼,既展開了與其它元素(諸如性別、政治、文化)對話的空間,也難免不預設了這些元素(由某些思維定勢看來)“理所當然”應該具有的獨特內(nèi)涵,最后統(tǒng)統(tǒng)為我所用。鑒于此,“族裔性”因其難以穿透,在某種程度上了改變“諷喻”式的解讀。諷喻是指在表面意義之外,還有另一寓意,能指與所指之間存在明顯的差別,有極其明顯的“轉(zhuǎn)喻化”傾向。譬如,西方經(jīng)典文學中種種“疾病”,在主流闡釋系統(tǒng)中,不管是作者刻意為之,還是讀者有心細讀,都認為作者不會就疾病寫疾病,疾病絕非作品的主題,而有將“疾病”轉(zhuǎn)喻為各種意義的可能。然而對華裔文學而言,尤其是心理疾病,往往歸結(jié)為“種族的憂郁”,是兩種文化夾縫中的分裂人格,無所依歸的身份困惑。
那么,回避“族裔性”是否是條出路?也未見得。張燦芳的小說除了《愛在邊疆》,其它幾部小說的主角幾乎都是非華裔。林英敏指出,對張來說“做華裔是不夠的”,張認為“異國情調(diào)”會阻礙她在主題中尋求的“普遍性”。但林要問,為什么中國人或華裔不能同樣的具有“普遍性”,張說因為生活在美國,所以每個人都是“白人”。林卻認為,雖然少數(shù)族裔作家不必一定要寫他的族裔,就像一個女作家不必非要塑造女主角或采用女性主義觀點,但當“自我”成為一個作家書寫的主要主題時,長期回避和自身最親近的部分,是很難立住腳的。但若寫《哈利波特》之類的純幻想小說,華裔的族裔性是否依然有效?博爾赫斯式的幻想小說虛實不分,這一文類卻在華裔文學中缺席,個中原因值得深思。
三.族裔性所能抵達的深度
當主流用“族裔性”這種微妙的符號將“他者”重重編碼,褫奪弱勢族裔闡釋自我的權利,一方面樹立了自身宰制社會、歷史、文化的權威,另一方面卻無法控制弱勢族裔將這種符號反其道而用之,將主流不欲為人知的黑暗之心層層解碼。
謝耀的戲劇《瓷器》有一段華裔對白人的拷問:
“你跟其他人一樣,安穩(wěn)的坐在墻的那一邊。觀察我們。研究我們。看著我們。你從來沒有從那一邊走過來加入我們,或理解我們。你不想這樣做。在你們眼里,我們神秘兮兮。我們是你們感興趣的歌妓、戴眼鏡的會計和牙醫(yī),你們當?shù)氐闹袊赓u餐館。你們的幻想。你們怎么會爬過來與我們?yōu)槲?難道你們害怕發(fā)現(xiàn)你們其實和我們是一樣的?發(fā)現(xiàn)我們也有跟你們一樣的感情與畏懼?我們怎么這么相像?你和我怎么這么相像?”
“墻”是種族隔離的隱喻,是區(qū)隔“優(yōu)劣”的屏障,白人從不肯也不敢,更遑論推倒。華人借這堵墻道出了白人最隱秘的心事,《瓷器》借力使力,迫使主流和邊緣正視雙方深層心理,華裔種種自我貶抑的說辭,其實是用“族裔性”折射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與思維模式。
美國標榜的“民族大熔爐”與“多元文化主義”看似公允,實則充滿陷阱。美國主流越是宣揚“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國夢,越是不堪回首當年對黑人、印第安人犯下的種種暴行。“民族大熔爐”把各個弱勢族裔的歷史一鍋煮,企圖消融曾經(jīng)的罪惡,從而開啟一扇集體建構美國歷史的大門,讓白人與弱勢族裔的發(fā)展史盡可能相互混淆、通用,以似是而非的“情感共鳴”掩蓋弱勢族裔的“個體控訴”。而“多元文化主義”帶來的眾聲喧嘩,貌似兼容并蓄的百家爭鳴,實則改頭換面的霸權回音,它表面樂于接受一切差異,卻將負面現(xiàn)象歸結(jié)為弱勢群體自身的局限,暗中為權威掩蓋謊言、推卸責任。尤其在后現(xiàn)代解構權威的語境中,華裔文學必須認清“差異”的重要性,對“雜糅”不可迷信。正如黃秀玲所言,若一味追隨雜糅的文化,將使弱勢族裔更加弱勢,雜糅所帶來的流動性,將使本處于夾縫中的亞裔無所適從,失去僅有的話語空間。甚且,相對獨特的族裔性有助于保持華裔文學的活力,華裔再怎樣白化,但華裔的潛能或許最終需要中國的傳統(tǒng)元素才能啟動?!冻砸煌氩琛防锏哪兄鹘琴e來因為白人女性而性無能,最后因中國妻子的一劑古老而神秘的中藥恢復了男性的能力,此中象征華裔要成長為獨立的個體,似乎宿命般的與中國傳統(tǒng)結(jié)下不解之緣,“族裔性”亦為華裔文學帶來畫龍點睛之筆。
結(jié)語
華人族裔性在華裔文學中表現(xiàn)多樣,本文之所以選取飲食、心理和暴力,因為它們對故事的發(fā)展脈絡具有有機的推動力,是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族裔性所具有的多面性讓華裔文學呈現(xiàn)出既迎合主流讀者又保持自身特色的雙重效果,但華人族裔性又不能僅以二元對立的模式來辨析,其復雜性值得更深入的思考。
華裔美國文學的論文發(fā)表篇2
淺談美國華裔文學中的儒家思想
摘要:作為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在美國華裔文學中看其解構與呈現(xiàn)實際上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它。本文將依據(jù)不同階段美國華裔文學批評的主要文本,梳理美國華裔傳統(tǒng)文化的儒家文化是如何被再現(xiàn)的,反思差異的發(fā)生及其與當時的社會文化語境之間的互動關系,并結(jié)合批評的個案分析,探討儒家文化在華裔美國文學中是如何在不同的語境下被呈現(xiàn)、解構或重新書寫的。
關鍵詞:華裔文學;儒家思想
一、美國華裔文學的研究綜述
美國華裔文學批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發(fā)展階段和90年代后期至今的多元化時期。
第一階段,美國華裔文學批評的萌芽期(自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這一時期的發(fā)展主要局限在國外,國內(nèi)研究尚未起步。1972年趙健秀、陳耀光的《種族主義的愛》一文引發(fā)了學界對華裔文學的關注。1982年出版的首部批評著作《美國亞裔文學作品及社會背景介紹》標志著美國華裔文學開始進入學術領域。這一時期的批評話語比較零散,多散落在這一時期出版的文學選集中在這些選集的前言或序言中,編者對于編纂內(nèi)容的選取,編排所作的說明構成了早期華裔文學批評的主要話語,并引領了美國華裔文學的社會歷史批評范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74年趙健秀、陳耀光、徐忠雄和美國日裔詩人稻田等人合編的《啊咦!美國亞裔作家文集》,趙健秀等人對于作家身份的界定突出了華裔作家和作品的特殊性一一族裔性。 華裔情感不僅成為判斷真?zhèn)稳A裔作家的標準,也成為建構美國華裔文學身份的重要依據(jù)。在研究方法上,華裔文學與主流文學或文化的二元對立成為批評的方法論基礎,突出了華裔文學的政治功用。但將華裔情感作為界定作家身份的標準卻很有爭議。
第二階段,美國華裔文學批評的發(fā)展期(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一方面國外這一時期涌現(xiàn)出一批女性批評家,并出版多部華裔文學批評著作和研究論文集。林英敏的《世界之間:華裔女作家》是一部專門以華裔女性作家為研究內(nèi)容的著作,該作品不僅將本土出生的女性作家納入研究視野,也將移民作家的創(chuàng)作納入研究范圍,超越了族裔性建構對于性別和出生地的限制。為了彌合性別造成的身份認同的差異,華裔批評轉(zhuǎn)向主題研究,批評重心從作家和社會背景研究轉(zhuǎn)向文本分析,為美國華裔文學批評的文學性轉(zhuǎn)向奠定了基礎。另外,華裔美國學者凌津奇的《敘述民族主義》從文化研究與后現(xiàn)代、后結(jié)構主義、社會史學及新實用主義視角等多種方法協(xié)商的角度,將“意識形態(tài)”關注與“形式關注重新糾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在國內(nèi),與國外研究相比,國內(nèi)美國華裔文學批評起步略晚,江小明在1951年第1期《外國文學》首次介紹了華裔作家湯亭亭:《新起的華裔美國作家馬克辛・洪・金斯頓》,標志著國內(nèi)華裔文學引介的開始。從90年代末開始,一批美國華裔文學作品被翻譯成中文出版,加快了美國華裔文學批評的發(fā)展,美國華裔文學不僅得到英語語言文學研究者的關注,也得到中文學者的重視。
第三階段,美國華裔文學批評的多元化時期(90年代后期至今)。一方面國外研究受后現(xiàn)代理論影響,美國華裔文學批評在這一時期表現(xiàn)出明顯的跨界特點。女性批評不僅跨越了性別界限,也超越了民族疆界,性別研究和酷兒批評均突顯了性別身份的建構特征。這一時期批評的主要特點是形式研究開始受到重視。蒂娜・陳(TinaChen)的《雙重主體》則突出了作品人物身份的雙重性,再現(xiàn)(representation)與假冒(impersonation)在作品中交織在一起,模糊了作品內(nèi)容的真實性與虛構性的界限,作品的內(nèi)容的虛構性和虛構類作品得到更多關注。另一方面國內(nèi)研究趨向繁榮。2003年1月,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中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成立標志著美國華裔文學在國內(nèi)學術地位的確立。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內(nèi)美國華裔文學批評也呈現(xiàn)多元化趨向,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吳冰教授,南京大學的張子清教授,程愛民教授成為美國華裔文學批評的領軍人物。2003年程愛民教授主編的《美國華裔文學研究》是國內(nèi)出版的首部華裔文學批評文集,該書收集了該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標志著美國華裔文學批評進入新的階段。另外以華裔文學作品為研究內(nèi)容的博、碩士論文不斷呈上升趨勢,以博士論文為基礎的研究專著也相繼問世,其發(fā)展速度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
國內(nèi)外研究趨勢及局限性:第一,研究多仍集中在湯亭亭、譚恩美等幾位主要作家及其作品方面,新移民作家的作品在批評界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受美國亞裔文學研究范式的影響,研究者往往把美國華裔文學與主流文學對立起來。第三,研究多集中在具體作家或者文本方面,對于批評著作的系統(tǒng)研究比較缺乏。
二、美國華裔文學中的儒家思想
(一)研究儒家文化在華裔美國文學中的解構與呈現(xiàn)的重要性
首先,研究儒家文化在華裔美國文學中的解構與呈現(xiàn),從中國視角來看,有助于探索我們中國本土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語境中發(fā)展與革新。其次,在我們追求全球性差異文化政治,反對文化霸權與文化本質(zhì)主義的過程中,華裔美國文化因其與中國文化的特殊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追求文化多元化與民族文化身份建構的范例,對我們正在探索的中國文化如何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具有深刻的啟示與有益的借鑒意義。再次,超越民族情感,以疏離的態(tài)度對待美國華裔文學中表現(xiàn)出的中國文化,有助于我們從“他者”的視角審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對于弘揚中華先進文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亦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美國華裔文學中儒家思想基本內(nèi)容
首先,儒家核心思想“孝”在華裔美國文學中的呈現(xiàn)與解構。首先明確“孝”這一儒家核心思想在中國封建社會演繹出的父權等級觀、家庭經(jīng)濟關系以及性政治方面的內(nèi)涵;然后,進而探討“孝”的這些內(nèi)涵在華裔美國文學中的呈現(xiàn)與解構,即“孝”具體表現(xiàn)在美國夢、家庭觀和婚姻和性取向自由這三個方面的沖突和協(xié)商;最后揭示孝文化在這幾個方面遭遇的文化沖突和解構是與其包含的封建等級觀念和專制特征分不開的。其次,儒家思想“言”在華裔美國文學中的呈現(xiàn)與解構。運用米歇爾・福柯的權力話語理論和儒家思想對“言”的規(guī)范和表述,分析華裔美國文學中表現(xiàn)出來的“言語”政治。通過分析“沉默”、“秘密”、和“謊言”三個主題,指出華裔美國文學中的這些言語策略實際上是美國社會種族、性別政治的一面鏡子。再次,儒家思想與模范少數(shù)族裔。追溯模范少數(shù)族裔理論的起源和發(fā)展,指出了將儒家思想與模范少數(shù)族裔形象聯(lián)系背后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種族主義偏見。通過解讀相關作品,揭示模范少數(shù)族裔理論族裔化背后的種種真相。
參考文獻:
[1]程愛民.論美國華裔文學的發(fā)展階段和主題內(nèi)容[J].外國語,2003(6).
[2]張瓊.從皈依到尋找傳統(tǒng)――美國華裔文學發(fā)展軌跡的思考[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4(4).
[3]陳愛敏.表征與反表征――兼論美國華裔文學的表征實踐[J].外語研究,2008(6).
華裔美國文學的論文發(fā)表
上一篇:華裔美國文學方向的論文
下一篇:美國文學論文選題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