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邊城》課文解讀
高三語文《邊城》課文解讀
《邊城》是我國著名作家沈從文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的出現(xiàn)在我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上書寫了優(yōu)美的一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呷Z文《邊城》課文解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語文《邊城》課文解讀
兩省接壤處,十余年來主持地方軍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輯①保守②,處置還得法,并無特別變故發(fā)生。(①安輯:使協(xié)和安寧。輯,和睦。②保守:維持現(xiàn)狀。)水陸商務既不至于受戰(zhàn)爭停頓,也不至于為土匪影響,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發(fā)生別的死亡大變,為一種不幸所絆倒,覺得十分傷心外,中國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掙扎中的情形,似乎就還不曾為這邊城人民所感到。[20世紀的30年代,中國外侮入侵,軍閥紛爭,戰(zhàn)亂頻仍,人民正處在“不幸掙扎”中,但湘西邊城卻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小說虛寫內(nèi)地,實寫邊城,以虛襯實,為邊城營造了一種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的境界。]
邊城所在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過年。三個節(jié)日過去三五十年前,如何興奮了這地方人,直到現(xiàn)在,還毫無什么變化,仍能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義的幾個日子。[通過這段文字自然地引出小說重點描寫的“端午,中秋和過年”這三個特定節(jié)日,課文節(jié)選自《邊城》第三至六節(jié),具體描寫了三個端午節(jié),第三節(jié)從眼前的第三個端午節(jié)寫起,第四節(jié)插敘了兩年前的第一個端午節(jié),第五節(jié)插敘上一年的第二個端午節(jié),第六節(jié)又回到眼前現(xiàn)實,承第三節(jié)開始敘述第三個端午節(jié),一直寫到第十節(jié)。]
端午日,當?shù)貗D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①。(①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民間傳說用雄黃蘸酒畫個王字可以除病去災。雄黃,礦物,也叫雞冠石,成分是硫化砷,橘黃色,有光澤,可用來制造煙火、農(nóng)藥、染料等,中醫(yī)也用做解毒殺蟲藥。雄黃酒,就是攙有雄黃的燒酒,民間在端午節(jié)時飲用。蘸,zhàn,用物沾染液體。)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穿新衣,畫王字,吃魚肉,體現(xiàn)了端午節(jié)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大約上午十一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腳樓①門口邊看,不然就站在稅關門口與各個碼頭上看。(①吊腳樓:一種臨水用木頭或木板搭建的房子,臨水一面多懸空。)河中龍船以長潭某處作起點,稅關前作終點,作比賽競爭。因為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shù)赜猩矸莸娜?,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賽龍舟,在我國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是自古以來楚地民間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傳說是為了紀念五月五日投淚羅而死的楚國大夫屈原。但據(jù)說,湘西苗族農(nóng)歷五月舉行盛大的龍船比賽,主要是為祭祀祖先盤瓠。苗族《漫水神歌》中唱:“人家賽舟祭屈原,我劃龍船祭盤瓠。”小說在這里描寫邊城百姓觀看賽龍舟的熱鬧場面,萬人空巷,官民同樂,表現(xiàn)了一種歡樂和諧的氣氛。]劃船的事各人在數(shù)天以前就早有了準備,分組分幫,各自選出了若干身體結(jié)實、手腳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練習進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體一律又長又狹,兩頭高高翹起,船身繪著朱紅顏色長線,平常時節(jié)多擱在河邊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時,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個到十八個槳手,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①為節(jié)拍,把船向前劃去。(①緩促:快慢。)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支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只的進退。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蓬蓬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劃槳水手調(diào)理下槳節(jié)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聲,故每當兩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時水戰(zhàn)擂鼓①種種情形。(①梁紅玉老鸛河時水戰(zhàn)擂鼓:事見《說岳全傳》第四十四回“梁夫人擊鼓戰(zhàn)金山 金兀術敗走黃天蕩”。小說描寫金兀術為韓世忠擊敗,陷入黃天蕩中,后掘通老鸛河,引秦淮水得以逃命。梁紅玉,宋朝大將韓世忠的妻子,封安國夫人,世稱“梁夫人”。趙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韓世忠與金兀術戰(zhàn)于黃天蕩,梁夫人親自擂鼓助戰(zhàn),金兵終于沒能渡江,小說所敘故事本于此段史事。黃天蕩,即今南京東北長江干流。老鸛河,一名鸛河,在今江蘇省淮安西北,北通淮水,南接運河。鸛,ɡuàn。)凡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必可在稅關前領賞,一匹紅,一塊小銀牌,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都顯出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好事的軍人,當每次某一只船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些表示勝利慶祝的五百響鞭炮。[詳細地介紹賽龍舟的風俗。作者用梁紅玉擂鼓老鸛河來類比,突出賽龍舟的激烈場面,表現(xiàn)了邊城人所向披靡的無限生命活力;而比賽完了,勝利的隊伍可以得到一匹紅,一枚小銀牌,“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沒有誰計較功勞大小、名利得失,個個“都顯出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表現(xiàn)了邊城人的憨厚淳樸。“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shù)赜猩矸莸娜?,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 好事的軍人,當每次某一只船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些表示勝利慶祝的五百響鞭炮”,表現(xiàn)了官民同樂、軍民同樂的和諧氛圍。]
賽船過后,城中的戍軍長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jié)日的愉快起見,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膊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盡善于泅水的軍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趕鴨子。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于是長潭換了新的花樣,水面各處是鴨子,同時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賽龍舟之后出現(xiàn)了另一個軍民同樂的有趣場景,成群的鴨子,跌落水中,翻筋頭,拍翅膀,許多男人躍入水中,競相追搶,在人與人的激烈競爭之后,我們又看到了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激烈競爭的場面。這使人自信,自豪,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同時也有使人感到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喜悅。端午節(jié)流行搶鴨的游戲,不僅湘西有,其他地區(qū)也有。搶鴨的游戲也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古人認為養(yǎng)鴨吉利,可以不斷香火。《邊城》描寫這個風俗畫,為下文描寫翠翠和儺送的愛情埋下伏筆。]
船與船的競賽,人與鴨子的競賽,直到天晚方能完事。[通過這個句子巧妙地煞住對邊城風俗的敘述,轉(zhuǎn)入對邊城人事的敘述。]
掌水碼頭的龍頭大哥順順,年青時節(jié)便是一個泅水的高手,入水中去追逐鴨子,在任何情形下總不落空。但一到次子儺送①年過十二歲時,已能入水閉氣汆②著到鴨子身邊,再忽然冒水而出,把鴨子捉到,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們說:“好,這種事情有你們來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們爭顯本領了。”(①儺送:意為儺神送給的,因排行老二,故小說中也稱二老。又因為健壯俊美,人們給他起了個渾名叫“岳云”。儺,nuó,儺神是驅(qū)除瘟疫的神。②汆:漂浮。這里是潛泳的意思。汆,cuān。)于是當真就不下水與人來競爭捉鴨子。但下水救人呢,當作別論。凡幫助人遠離患難,便是入火,人到八十歲,也還是成為這個人一種不可逃避的責任![這一段主要介紹掌水碼頭順順,同時引出儺送,為第四節(jié)描寫儺送水中捉鴨,翠翠和儺送在河邊相識張本。小說第二節(jié)曾描寫順順是當?shù)馗缓溃?ldquo;大方灑脫”,“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是邊城德高望重之人。這里又贊美他“幫助人遠離患難,便是入火”,也責無旁貸的美德。從順順的為人見出邊城民風的善良、淳樸,這里沒有貧富貴賤的分別,人和人之間互相幫助,和睦友愛,大有人人景仰的古代君子遺風。]
天保、儺送兩人都是當?shù)厍鏊畡澊眠x手。[以上是對以往端午節(jié)的一般介紹和敘述,下面轉(zhuǎn)入現(xiàn)實,具體敘述今年的端午節(jié)。小說通過這個句子收束上文,又巧妙地帶出了天保,為第五節(jié)描寫天保捉鴨埋下伏筆。]
端午又快來了,初五劃船,河街上初一開會,就決定了屬于河街的那只船當天入水。天保恰好在那天應當向上行,隨了陸路商人過川東龍?zhí)端凸?jié)貨,故參加的就只儺送。十六個結(jié)實如牛犢的小伙子,帶了香燭鞭炮,同一個用生牛皮蒙好、繪有朱紅太極圖的高腳鼓,到了擱船的河上游山洞邊,燒了香燭,把船拖入水中后,各人上了船,燃著鞭炮,擂著鼓,這船便如一支沒羽箭①似的,很迅速地向下游長潭射去。(①沒羽箭:語出王維《塞上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這里是形容船行速度像飛箭一樣極快。)[本段描寫端午來臨,河街準備賽龍舟的情況。文中特地交代“天保恰好在那天應當向上行,隨了陸路商人過川東龍?zhí)端凸?jié)貨”, 為第九節(jié)寫儺送來渡口邀翠翠和爺爺去他家里看賽龍船,儺送和翠翠相識相戀埋下伏筆。]
那時節(jié)還是上午,到了午后,對河漁人的龍船也下了水,兩只龍船就開始預習種種競賽的方法。水面上第一次聽到了鼓聲,許多人從這鼓聲中,都感到了節(jié)日臨近的歡悅。住臨河吊腳樓對遠方人有所等待、有所盼望的,也莫不因鼓聲想到遠人。在這個節(jié)日里,必然有許多船只可以趕回,也有許多船只只合在半路過節(jié),這之間,便有些眼目所難見的人事哀樂,在這小山城河街間,讓一些人開心,也讓一些人皺眉![此段文字描寫河兩岸龍舟在正式比賽前的預賽,鼓聲給邊城的人們帶來了“節(jié)日臨近的歡悅”。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只是描寫節(jié)日的歡樂,還描寫了節(jié)日給邊城人們帶來的親人遠行未歸,不得享受天倫之樂的憂戚,讓歡樂的節(jié)日也蒙上一層淡淡的傷愁。]
蓬蓬鼓聲掠水越山到了渡船頭那里時,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黃狗。那黃狗汪汪的吠著,受了驚似的繞屋亂走,有人過渡時,便隨船渡過河東岸去,且跑到那小山頭向城里一方面大吠。[這是一段極其巧妙的過渡文字,作者別具機心地由鼓聲把節(jié)日的氣氛從城里的大河傳到城外小溪的渡頭,再由聽覺敏銳的黃狗傳給天真爛漫的翠翠,自然地回歸到對書中主人公翠翠的描寫。]
翠翠正坐在門外大石上用棕葉編蚱蜢、蜈蚣玩,見黃狗先在太陽下睡著,忽然醒來便發(fā)瘋似的亂跑,過了河又回來,就問它罵它:
“狗,狗,你做什么!不許這樣子!”
可是一會兒那遠處聲音被她發(fā)現(xiàn)了,她于是也繞屋跑著,并且同黃狗一塊兒渡過了小溪,站在小山頭聽了許久,讓那點迷人的鼓聲,把自己帶到一個過去的節(jié)日里去。[翠翠被蓬蓬的鼓聲迷住了,眼前端午節(jié)的鼓聲使她引起了對兩年前端午節(jié)的回憶,小說由此帶入第四節(jié)。]
第三節(jié)介紹茶峒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風俗,敘述了第三個端午節(jié)邊城人們緊鑼密鼓地籌備著龍舟競渡的熱鬧場面,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古風猶存,民風淳樸的邊城風光,為第四節(jié)描寫翠翠和儺送于第一個端午節(jié)在河邊相會作好鋪墊。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高三語文《邊城》課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