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調節(jié)月經不調 治療月經不調的穴位
月經不調是女性常見的一些婦科病,很多人一直都被月經不調影響,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月經不調的治療方法。
治療月經不調的穴位1、三陰交
位置:位于小腿的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小腿內側骨)內側緣后方凹陷處。
作用:三陰交穴屬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三經交匯之處,有調和氣血、補腎養(yǎng)肝的功用,又稱為“調經要穴”。三陰交穴可以有效治療各種婦科疾病,例如月經不調、手腳冰冷、痛經、更年期綜合征等等。
操作:痛經或月經不調者,在月經開始前一周左右,每天花1分鐘刺激此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癥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婦不宜刺激此穴。
治療月經不調的穴位2。關元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3寸。
作用:培補元氣、腎氣、暖下元,治病范圍廣泛,包括婦科類的白帶病、痛經、各種婦科炎癥。
操作:每天堅持點按或灸此穴30分鐘,有助提高性功能,對腰部發(fā)冷、體質虛弱者效果更好。還有個在家比較可行性的操作方法,是買個有一個或兩個孔的艾灸盒,每個孔放一截艾條,點燃艾條后把灸盒放在下腹部(離肚臍大約4個手指頭)的位置進行熏灸,每次30分鐘左右,注意防止燙傷。
治療月經不調的穴位3、血海穴
位置:位于大腿內側,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
作用:補血養(yǎng)肝、止癢潤膚,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貧血、腹痛等。
操作:每天上午的9~11時,這個時辰是脾經經氣運行最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正處于上升趨勢,所以直接進行按揉就好了。每一側3分鐘,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覺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脹感即可。
治療月經不調的穴位4、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
作用:足三里為保健要穴。具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操作: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fā)熱的感覺。
治療月經不調的穴位5、太沖穴
位置: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作用: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操作:容易生悶氣的人可以每晚睡前按壓此穴位5-10分鐘,用拇指指腹從此穴往腳趾頭方向按壓,注意按壓力度可稍大,但不要過大,以免引起皮下淤血,以有酸脹痛感為佳。
猜你喜歡:
4.減少月經疼痛方法
怎么調節(jié)月經不調 治療月經不調的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