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課文山市課程練習(xí)題
在七年級語文課文山市的課堂即將結(jié)束,教師們要準(zhǔn)備哪些課堂練習(xí)題供學(xué)生們鞏固知識點(diǎn)呢?接下來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七年級語文課文山市課堂練習(xí)題,希望會給大家?guī)韼椭?/p>
七年級語文課文山市課堂練習(xí)題:
一、理解運(yùn)用
1、解釋加點(diǎn)的詞語的意思。
(1)始悟?yàn)樯绞? ) (2)居然城郭矣 ( )
(3)以億萬計(jì) ( ) (4)城市依稀而已 ( )
(5)惟危樓一座( ) (6)則明漸少 ( )
(7)遂不可見 ( ) (8)故又名“鬼市”云( )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寫出它的本字。
(1)一切烏有
(2)裁如星點(diǎn)
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
(1)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 塵氣莽莽然 ( )
(2)一行有五點(diǎn)明處( ) 又聞有早行者( )
(3)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 層層指數(shù) ( )
4、翻譯下面句子。
(1)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2)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3)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jì)其層次矣。
(4)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
(5)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二、拓展閱讀。
望洋興嘆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若,海神名)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
(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 ) (2)不見水端 ( )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4)望洋向若而嘆曰 ( )
(5)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 ) (6)始吾弗信 ( )
2、辨析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
(1)聞道百 ( ) 我嘗聞少仲尼之聞 ( )
(2)始吾弗信(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3)堂若者 ( ) 以為莫己若者 ( )
3、翻譯下面句子。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4、這段文字描寫了哪兩種景物,有什么作用?
5、你知道“望洋興嘆”這個成語的本義和比喻義嗎?
6、你是怎樣看待文中的“河伯”的?
三、問題探究
古詩中的回文詩是一種很有意思的詩歌形式,也是我國古代詩歌特有的藝術(shù)現(xiàn)象。下面就是一首回文詩,是唐人所作,你能讀出來嗎?(提示:是一首七絕)
堂
朝
西
馬 走 龍 山照 月 光
水
茫
茫
四、表達(dá)交流。
蒲松齡是我國清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其作品《聊齋志異》是有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不僅是蒲松齡的“孤憤之書”,也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是清代文言小說的代表,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課外閱讀《聊齋志異》,可以寫一些讀書心得,然后與其他同學(xué)交流心得體會。
七年級語文課文山市課堂練習(xí)題答案:
一、理解運(yùn)用。
1、(1)是(2)竟然是(3)用(4)罷了(5)只,只有(6)就(7)接著,于是就(8)因此,所以 2、(1)“烏”同“無”;(2)“裁”通“才”,僅僅。3、(1)然而,但是;……的樣子。(2)一行,一排;行路(3)多,幾;數(shù)著 4、(1)大家面面相覷,驚疑不定,暗想這附近并沒有這種佛寺。(2)只見一座高高的城墻,上面有入齒狀的矮墻,連綿不斷有六七里長,竟是一座城郭模樣。(3)再往它的上面數(shù),就更加昏黑,若有若無,以致不能數(shù)出它有多少層了。(4)再看那樓上人來人往,身影晃動,有的倚著欄桿,有的站著。(5)又漸漸地像高高的屋舍,忽地像拳頭大,又忽地似豆子般小,接著就看不見了。
二、拓展閱讀。
1、(1)灌注(2)對岸(3)抬起(4)對著(5)曾經(jīng)(6)不 2、(1)聽說;見識(2)開始;才(3)像;比 3、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門口就太危險了,我將永遠(yuǎn)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4、描寫了河水上漲,兩岸不能辨別牛馬和海水浩瀚、不見水端這兩種自然景色;襯托了河伯與海仿佛有兩種不同的認(rèn)識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本文的主旨。5、本義是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6、能夠認(rèn)識自己的不足,值得肯定。
三、問題探究。
堂朝西山照月光,光月照山水茫茫。茫茫水山龍走馬,馬走龍山西朝堂。
四、表達(dá)交流。(略)
看過七年級語文課文山市課堂練習(xí)題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