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三歸納
人們很難接受與已有知識和經驗相左的信息或觀念,因為一個人已有的知識和觀念都是經過反復篩選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二歷史必修三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歷史必修三1
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知識梳理】
一、李贄的離經叛道
(1) 內容:
①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滅人欲”的說教, 強調人正當?shù)乃接?/p>
(2) 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二、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1) 內容:
①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義: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1) 內容:
①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了解, 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張到實踐中求真知, 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xiàn)實問題。
(2) 意義: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內容:
①世界是物質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②物質的發(fā)展變化有規(guī)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
④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2) 意義:啟示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學習探究】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歷程及階段特征
階段 時間 地位、特征
產生形成 春秋戰(zhàn)國 (1)由孔子創(chuàng)立,經孟子、荀子的改進,體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統(tǒng)治者重視。(2)具有古典人文主義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擊 秦朝 “焚書坑儒”,遭受沉重打擊
確立正統(tǒng) 西漢 (1)把道家、陰陽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當中,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2)趨向官方化、神學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學從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內容, 理學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產物。(2)由理學發(fā)展到心學,完成更為理論化、思辨化過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現(xiàn)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啟蒙思想。(2)批判理學,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進步性。
對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歷程認識:
儒家思想之所以從“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正統(tǒng)思想,并不斷自我調整,是因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長,不固步自封,更在于他們能夠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使之進一步發(fā)展。
高二歷史必修三2
第5課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知識梳理】
一、智者學派
l. 產生背景
(l) 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
(2) 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題
(l) 探索主題:人和人類社會。
(2) 關注對象:關注人們之間關系、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和倫理規(guī)范等。
3. 思想主張
(l) 強調人的價值, 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樹立人的尊嚴和,體現(xiàn)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2) 反對迷信, 強調自由。
(3) 在社會道德方面, 主張個人應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不應強求一律。
二、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蘇格拉底
(l) 主張
①關注人的倫理道德,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主張重建道德價值觀。
②重視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2. 柏拉圖
(l) 思想主張
①關注的焦點是人類社會。
②在《理想國》里根據智慧品德把人分為幾等, 各盡其責。
(2) 地位:為理性主義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3. 亞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張
①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②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級的。
(2) 地位:成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進一步發(fā)展了人文主義思想。
【學習探究】1、比較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
(1) 相同點:都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都否定神的意志, 強調人的價值。
(2) 不同點:
①智者學派:強調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fā), 忽視道德, 追求功利。
②蘇格拉底:強調道德哲學, 認為人生的目標是追求正義和真理;強調人的理性, 重視教育。
2、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比較:
(1) 相同點:都是公元前5世紀東西方思想巨人;都強調人的價值,重視道德和秩序。
(2) 不同點:
①服務的政治體制不同:孔子維護“周禮”,推崇君主;蘇格拉底用美德維護民主政治。
②對道德來源認識不同:孔子強調人的自律和社會約束作用;蘇格拉底更強調知識的意義。
高二歷史必修三3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知識梳理】
一、意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
1.十四五世紀,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業(yè)城市,紛紛采取鼓勵發(fā)展工商業(yè)的政策,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
2.新興的資產階級希望創(chuàng)造財富,追求現(xiàn)世的享樂,對當時統(tǒng)治文化思想的教會不滿。一場思想變革首先在意大利出現(xiàn)。
二、文藝復興
1. 背景
(l) 經濟:意大利的一些工商業(yè)城市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
(2) 政治: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追求現(xiàn)世的享樂。
(3) 文化:接觸到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和典籍。
2. 本質: 是以人文主義沖擊宗教神權的束縛,解放人們的思想。是一場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3. 核心:人文主義,即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4. 成就:
(l) 文學三杰:
①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談》 , 抨擊了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 主張發(fā)展人的個性。
②但丁:代表作是《神曲》,對教會的丑惡現(xiàn)象表達了憎惡。
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 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2) 藝術;達?芬奇等大師(美術三杰)創(chuàng)作了許多杰出作品。
5. 擴展:16世紀, 從意大利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
6.影響:使更多的人開始更多地關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略)
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進一步傳播了人文主義,動搖了羅馬教皇的統(tǒng)治。
【學習探究】人文主義有哪些特點 ?
提示:
(1) 重視現(xiàn)世生活, 追求物質幸福, 反對宗教禁欲主義。
(2) 主張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 反對消極的、無所作為的人生態(tài)度。
(3) 文學藝術上表達人的真實感情, 反對虛偽造作。
(4) 重視科學實驗, 反對經驗論。
(6) 以人為中心, 強調個人“才能”和自我奮斗, 贊揚英雄史觀, 表現(xiàn)了樂觀主義精神。
局限性:過分強調人性而掩蓋了階級社會中人的階級性,造成人的私欲膨脹。
高二歷史必修三歸納相關文章:
高二歷史必修三歸納
上一篇:高二歷史必修三小總結
下一篇:高二歷史必修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