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條烹飪粵菜的技巧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yuǎn)流長,烹飪歷史悠久。世界上中國一直都享有“美食大國”的稱呼,不僅各色美味的佳肴布滿國內(nèi),更是風(fēng)靡海外。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推薦了20條粵菜烹飪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用。
以下為粵菜烹飪的技巧20條:
炒畜肉 速滑油后煎制
炒牛肉、豬肉、牛仔骨、羊肉等是每個廣東菜館都會烹制的菜肴。很多廚師在初加工環(huán)節(jié),是將腌漬好的肉滑油后直接炒制。而大多數(shù)廣東師傅則不然,他們采用的方式是先滑油后煎制,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以牛肉為例):腌好的牛肉先用燒至120℃的色拉油快速滑制5秒,讓熱油將肉的表面封住,然后放入炒鍋內(nèi)小火煎至七八成熟,最后快速翻炒成菜,這樣處理的肉炒出來才能干香、有鍋氣。具體應(yīng)用可見“黑皮雞土從爆炒牛仔肉”一菜。
2. 配料頭 也有規(guī)范原則
制作小炒菜首先要選好料頭。常見的料頭有:蔥、姜、蒜和干蔥頭,但是炒制不同的菜肴使用的料頭也是不同的。比如炒海鮮,我們會選擇蔥段、蒜片、姜片作料頭;炒素菜我們會選擇使用胡蘿卜花、蔥段和香芹段;炒畜肉,一般會搭配蒜米、姜米和蔥段;如果是炒牛仔骨、鵝肝和羊肉,我們則搭配干蔥頭末、蒜末、圓蔥末和鮮辣椒。
3. 炒料頭 煸至金黃是原則
有了合適的料頭,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激發(fā)它們的香味。很多廚師認(rèn)為,只要是用油將料頭炒香即可,其實這個要求有點(diǎn)低,何謂爆香料頭呢?我給出一個標(biāo)準(zhǔn),那就是蒜頭(也可以是蒜末、蒜片)一定要煸炒至金黃色,這是最容易掌握的一個標(biāo)準(zhǔn)。有些廚師為了讓料頭能有更好的風(fēng)味,會將大地魚放入烤箱內(nèi)烤干水分,粉碎成末,搭配蒜頭、蔥段、姜片一起烹調(diào),這樣菜肴的香味會更加濃郁。
4. 炒素菜 淡鹽水先“復(fù)蘇”
蔬菜放置一段時間后,水分就會流失,炒出來的菜肴自然沒有那么靚麗。我的處理方法是:取清水5千克放入大盆內(nèi),倒入食鹽100克輕輕攪拌至鹽完全溶化,然后將原料放入水中略微浸泡即可使它們恢復(fù)“活力”。
5. 炒蜜豆 先滑油再焯水
在炒蜜豆、百合或蘆筍時,我們采用的方法是先滑油再焯水。具體方法:鍋內(nèi)放入色拉油,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原料,小火滑10秒至五成熟,使它保持應(yīng)有的顏色,撈出后再放入沸水中,大火焯5秒,即可烹調(diào)。
6. 焯原料 底味配比有要求
像蔬菜、海鮮之類的原料在炒制前多是需要焯水的。焯水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它們有一定的熟度,而是幫助它們提前入味,因此底料的配方也是很關(guān)鍵的。如果焯制蜜豆、百合、蘆筍、蓮藕之類的素料,我們一般會選擇鹽、白糖、味粉和色拉油(配比為鹽10克,白糖5克,味粉8克,色拉油25克)。如果是焯海鮮,那么要在以上四種調(diào)料的基礎(chǔ)上再加入姜汁酒。
7. 炒菌菇 四步處理味道足
菌菇的初加工方法較其他食材要復(fù)雜很多。將改刀后的原料放入120℃的色拉油中快速滑油,其表面有點(diǎn)結(jié)殼時再放入不粘鍋內(nèi),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再放入沸水中大火速焯水,去掉菌菇表面多余的油分,最后放入鍋內(nèi),加入料酒、鹽、少許白糖和蠔油,以及水或者湯料,小火煨至入味,離火浸泡即可??腿它c(diǎn)菜時,取出菌菇,用干毛巾吸干水分即可。
8. 烹澳帶 微火浸至七成熟
澳帶是比較難處理的海鮮原料。首先,我們要將它一片為二,加入鹽、味精、雞蛋清拌勻入底味。一般2500克澳帶需要鹽15克、味精20克、雞蛋清3個,拌勻后再加入濕淀粉抓勻。鍋內(nèi)水燒至95℃-98℃時,放入澳帶微火加熱至七成熟,再放入120℃的色拉油中快速滑油,撈出,用不粘鍋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9. 北極貝 不拉油只焯水
北極貝洗凈后,加入少許調(diào)料和濕淀粉抓勻;鍋內(nèi)水燒至95℃時,放入北極貝微火加熱至七成熟(耗時10秒左右),撈出后吸干水分,再用來快炒即可。
10. 炒花枝 腌制時加濕淀粉
花枝片的纖維是略粗的,所以在腌制時除了要加入常用的調(diào)料外,還要加入少許濕淀粉抓拌均勻,然后放入燒至三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滑油至其開始打卷,離火即可。
用這種方法處理螺片,效果也很棒。
11. 炒鵝肝 低油溫慢慢煎
鵝肝的處理方法是有很多個版本的。有些同行喜歡將鵝肝切成丁,拍上一層薄薄的生粉后放入燒至六七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表面收緊,取出再炒。我認(rèn)為用這種初加工方法處理的鵝肝內(nèi)在雖然細(xì)嫩,但是含油量較高,吃起來就會有油膩感。所以,我的方法是:取不粘鍋放入微量的黃油或橄欖油(油量一定要少,因為鵝肝本身含有的油脂就很多),當(dāng)油溫達(dá)到60℃時,下入鵝肝,用小火慢慢煎制,待其大概有六七成熟時取出,即可用來炒制。
12. 先勾芡 海參炒制效果好
炒海參時,我們都是采用先勾芡,后下入煨至入味的海參翻炒的方法進(jìn)行烹調(diào)。因為海參本身含水量多,表皮也非常細(xì)滑,如果炒制時間太久,一是容易出水,二是表皮出現(xiàn)小裂紋,影響菜肴的賣相。
13. 炒生菜 勾芡有小竅門
“蠔油生菜”是一款很受歡迎的菜肴,但是生菜不是炒熟的。首先,生菜焯水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好,在5秒左右即可,而且焯水前,水中一定要加足鹽和味精;其次,焯好后一定要控凈生菜的水分,再裝在盤中。如果水分控不凈,上桌后菜肴水分太多。最后,淋汁。運(yùn)用澆粘上芡法來給生菜上芡,即鍋中炒香蒜蓉,下入蠔油等調(diào)味料調(diào)味,下入濕淀粉勾芡,然后澆在生菜上。
14. 烹香酒 菜肴味更香濃
在炒海鮮、牛肉、豬肉、羊肉時,當(dāng)菜肴快要出鍋前,沿著鍋邊將花雕酒(也可以是廣東米酒)烹入原料中,讓灼熱的鍋將酒的香味完全激發(fā)出來,達(dá)到增加香味的效果。
15. 快炒汁 有標(biāo)準(zhǔn)味道美
為了讓菜肴有鮮美且標(biāo)準(zhǔn)的口味,在制作小炒菜時我們會提前制作快炒汁。這里給大家分享兩種快炒汁的制作方法:
豉香快炒汁:家樂香辣醬10克,鮮露、雞粉、豉油各3克,白胡椒粉0.5克混合均勻即可。用它來炒雞腿菇、紫甘藍(lán)、藕尖,味道都不錯。
酸辣快炒汁: 酸辣鮮露25克,鮮露、醪糟、家樂海真醬、雞粉各5克,混合均勻即可,可以炒鵝腸、炒螺片。
16. 黃油炒 香味超級濃郁
炒制牛肉、鱈魚、羊肉等原料時,添加少許黃油,菜肴的香味更充足。
17. 炒素菜 粉水比例1︰5
蔬菜類原料炒制后容易出水,所以必須經(jīng)過打芡,才能保持“良好狀態(tài)”。經(jīng)過多次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蔬菜原料芡汁粉和水的比例為1:5。這個比例調(diào)出來的芡汁不稠不稀,剛好用來制作芥藍(lán)、百合、廣東菜心、蜜豆等爽脆的原料。比如廣東菜心,炒時要掌握二點(diǎn):一是要掌握好勾芡的時間。一般待菜心炒至梗還有一點(diǎn)兒白心時,下入濕淀粉。此時,菜心大概為七成熟。如果菜心全部變成透明的再勾芡,就肯定炒過了。二是要注意濕淀粉的用量。濕淀粉太多,炒出的菜太黏、太少,菜肴上桌后容易澥湯。一般濕淀粉的用量是正常勾芡狀況下的三分之一為好。
18. 炒海蜇 關(guān)注四個細(xì)節(jié)
海蜇含水量非常多,所以在焯水、炒制和勾芡方面要格外注意。焯水時,我總是將燙過水的海蜇放入笊籬內(nèi),用手勺擠壓海蜇,使其脫水,然后放入鹽、味精等調(diào)味料拌制。鹽的存在,又會使海蜇再出一些水分,所以拌味后一定要用手勺再壓一下,而后炒制,這樣做出的菜肴不出湯。勾芡時,要勾得稠一些,濕淀粉比正常情況多1/3,這樣才能鎖住海蜇的水分。同時,淋油量也要大一些。菜肴裝盤前,一定要將菜肴放入笊籬內(nèi),控湯后再裝盤。
19. 大火促 增加鍋氣效果好
在菜肴出鍋前5秒,我們可以將煤氣的火開到最大,同時用鍋鏟翻動原料,這樣可以增加菜肴的焦香味。
20. 調(diào)粉芡 勾芡厚薄有差別
炒不同菜肴,勾芡的厚薄是有差別的。如“西芹墨魚仔”,在炒西芹時,應(yīng)選擇薄芡,即生粉50克時,加清水250克。炒百合、蝦仁、鱔絲等脆性原料時,也應(yīng)該采用薄芡。炒貝類原料,如花甲,應(yīng)選擇厚芡,即生粉50克時應(yīng)該加清水約200克。炒豬肉、牛肉、兔肉等禽畜類原料時,應(yīng)選擇介乎于厚薄芡之間的生粉芡。